為「無用」而讀,讓生命充滿好奇:獨角獸計畫李惠貞╳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
「無用不是真的無所事事。對我來說,無用是種宣示,是對主流價值觀的反抗。」與作家李惠貞、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在國家級的音樂廳,面對著巨大的管風琴坐下來聊「無用」——若這是一部電影的開場破題,強烈的反差或許會被誤以為是荒謬喜劇,劇情展開後實則是一場自我對話與哲學思辨,燈亮後留下令人再三思考的的深長餘韻。
當下的看似無用,或許正影響未來
李惠貞喜歡文學也愛看漫畫,享受帶著一本書走進郊山的日常留白。傳統社會氛圍定義的「無用」,在李惠貞的眼裡扼殺了想像力與品味生活的能力,失去了問「為什麼」的好奇心,也錯過了追尋答案時的自我對話。「社會某種程度上還是功利先行,做決定都要先思考有沒有用?有什麼用?卻都忘了問自己喜歡什麼,會因什麼歷程感到悸動。」她創立「獨角獸計畫」提倡為自己而讀、為無目的而讀、為純然的愉悅而讀,翻開書本可以是不為了成績,不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就探索自己所愛的,在文字中與他人經驗碰出火花。
過去走過傳統升學路線的劉怡汝感觸特別深,年輕時她常自我懷疑能否成為有用之人,大學唸外國文學系時焦慮文學對未來職涯的幫助,進入了藝術職場更為自己訂下洋洋灑灑的KPI。「年輕的自己比較沒有自信,好像不去談用途,別人就無法量化職場成就。就像大家總說藝術無用,久了好像也會覺得那我要去強調它的功用,有一年的文案甚至寫下:聽古典樂有助於孩子大腦發展。好似不說一個功用,藝術就真的淪為他人心中的閒事。」
一直到邁入中年,劉怡汝才真正把腳步放慢,尤其經過大疫,被迫暫停再重新出發,那段時間的空白對藝術好似也起了幽微的變化,如今年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有成熟的科技創作站上舞台,如坂本龍一與Tin Drum合作開發的《鏡:KAGAMI》,以展覽與MR混合實境技術,帶領觀眾走入坂本龍一最後的獨奏會,觀賞時彷彿坂本龍一正為自己一人專屬演奏。今年TIFA節目中有許多作品都在漸趨成熟的科技中,討索過去與未來,而處在交會點的現在,彼此的靈魂如何再次相會。
「人生有了歷練,漸漸感受無用的空白有時來得恰到好處。」當下不用立刻尋求答案,有天驀然回首,劉怡汝發現無用之事已讓生命的質地起了變化。
一場伴著音樂閱讀的行動藝術
談到無用,文學與藝術鐵是榜上有名。「當這兩件事在同一個場域發生,會是怎麼樣的場景?」
2021年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重新對外開放,劉怡汝就曾邀請李惠貞對談閱讀與劇場如何啟發創造力。今年他們更將閱讀搬進表演廳,聯手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打造「在無用之中閃耀光芒」,邀請所有人選一本書,在浩瀚的管風琴聲中,享受一段都市裡的離線時光。
李惠貞並將活動冠名「獨角獸行動閱讀日」;在某一天的某個時間,所有人約好帶著一本書,走進音樂廳,當樂聲響起,大家一起翻開手上的讀冊,「像一種宣示,我們選擇為自己留下這片空白,讓閱讀與藝術進來。」不只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全場的閱讀人一起完整了表演,這是一場行為藝術。
本次的活動策展空間A Reader更贊助每位觀眾一本選書,但李惠貞還是建議大家思考後選一本書進場,呼應無用與有用的定義是自我意志的抉擇,而非他人的賦予。
劉怡汝分享她的選書,光野桃所著的《打扮的基礎》,作者用穿搭切題,不教你如何穿最好看,而教你從穿搭的細節閱讀人生哲學。「這本是我的療癒系選書,不管看了幾次,都覺得好好看!」
「這本書超好看,而且它其實很有用!」李惠貞回應,「我常常跟別人聊書,明明是同一本書,每個人看到的觀點,共鳴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你的無用可能是我的有用,很有趣!」
李惠貞拿出她的選書《追尋寧靜:一場顛覆聽覺經驗的田野踏查,探索聲音的未知領域》,作者深受噪音所擾,為了尋求內心與精神的平靜,展開一場追尋寧靜的旅程。從修道院到大賣場,愛賞鳥的他走進森林,當沒有了社群,沒有複雜的聲音與光影,人的感知與所屬空間的關係竟是如此奇妙,就像《一平方英吋的寂靜》書中所說「寂靜不是什麼都沒有,是什麼都存在」。
「在無用之中閃耀光芒」對劉怡汝來說還有一層令人期待的含義;大部分台灣人看兩廳院,是站在自由廣場的中央,看著兩棟華麗的中式建築,有些人知道兩廳院,卻極少走進場館看演出。宏偉的擘劃有了難以消弭的距離感,希望透過輕鬆閱讀,吸引平常對藝術有興趣卻步的人,邁開那一步。今年來閱讀,明年可以看舞台劇,後年會有更多藝術參與的可能。
「我最近愛上手作漬物,因為急不得,總得等上兩週或一個月,才會散發陳釀。」劉怡汝最後分享自己的新興趣,漬物撫平了她生活中匆忙的步調,無用之時的閒適無法量化,卻讓她有再次往前的動力。
下次若有再有人問,藝術與文學有什麼用?不妨先別急著站邊,只要開始這場旅程,生命就會給你答案。
2024TIFA ✕ 獨角獸行動閱讀日「在無用之中閃耀光芒」
時間:2024/2/25 (日) 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攝影:Dingdong Lee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