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年度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於6月21日至9月2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登場!此展由北美館與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共同策劃,不只呈現藝術家自1990年代以來逾30年創作歷程,更精選17件代表性作品,橫跨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等多樣媒材。從單色房間裡的黑白沉思,到看著無色的水霧因光而產生了彩虹,或是透過一面苔蘚牆感受與自然共同呼吸的美好。此展聚焦身體感知、參與協作、生態與非人類視角等重要主題,不只讓觀者近距離感受其創作魅力,藝術家也邀請大眾藉此視角一同留意日常生活中未曾察覺的面向。
從自然出發、挑戰感知
出生1967年、現工作及居住於柏林的奧拉弗‧埃利亞松,在冰島與丹麥成長,並於1989年至1995年間就讀於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其父親曾在漁船上擔任廚師,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母親則是一位裁縫師。埃利亞松自小受到自然環境的啟發,1980年代中期對霹靂舞的興趣也形塑了他對空間與感知的思考。
1995年畢業後,他搬到柏林並創立了「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SOE)」,其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埃利亞松以挑戰感知、強調環境共創的作品享譽國際。2003年曾代表丹麥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同年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天氣計畫》,透過黃色燈光及鏡面創造出如同太陽般的沉浸氛圍,運用藝術探索氣候變遷的議題。
以好奇心為起點,擁抱不安、充滿變化的藝術旅程
此次埃利亞松也親自來到台灣參與展覽開幕,藝術家表示自己在這次的展覽中,特別喜歡「旅程」這個字,「因為在旅程當中,可以感受到很多新的變化,人通常都是習慣安定的,而這些規律讓我們覺得安心。然而,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的話,它其實是不斷在改變、前進的。如果我們能接納這樣的一個不安的情況,就有機會去擁抱更多不同的可能。因為藝術原來就是一種不安的力量,它可以影響、改變你的心情,也會挑戰你原本對既定事物的認知。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在這個旅程中,以好奇心去接受各種藝術所帶來的刺激。」
特別是談到「旅程」的概念,不僅意味著觀者與作品的移動,也象徵思想與探索的過程。因埃利亞松一向擅於運用自然元素、光線、色彩與運動,提高大眾對自身周遭環境的感知。特別是,他的作品並非靜態的物件,而是需要透過觀眾的參與才得以啟動的動態實體,這樣的行動也鼓勵著每個人重新思考慣常的觀看方式,並在空間中創造共享的經驗。
此外,藝術家也希望大眾走進展覽後,會感到驚喜。「因為對我來說,美術館並不是一個讓我們逃脫世界的管道或空間,而是透過進入美術館,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台北的一切。很多感覺是我們原本看不到的,或是我們原本沒有預期會見到的,但都是非常重要的驚喜。我也很好奇觀眾進來後的體驗會是如何?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感。」
七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展覽,呈現出藝術家一貫對環境的關注,並持續透過光線、色彩、自然現象與動態元素,引導觀眾重新思考感知、空間與環境的關係,重新觀看世界,思索我們與環境之間的連結。
▍亮點作品1| 《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2009)
此作同樣挑戰知覺的,透過頻閃燈規律性的閃爍,使噴泉水流看似凝固在空中,其作品挑戰我們對「動」與「靜」的視覺認知,提供我們窺見「當下」的獨特體驗。
▍亮點作品2《美》(1993)
此件早期作品在幽暗空間內呈現彩色水霧光幕,隨著觀眾視角的變化,不同波長的色彩會依角度而顯現,每個人所見的彩虹都是截然不同的樣態,取決於光線、水滴與觀者眼睛之間的相對關係,觀者不妨穿越其中感受視覺以外的另一種體驗。
藝術家表示,「水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它能以氣體、液體、固體三種型態存在,是個完美的自然元素。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空間,透過特別的燈光技術,讓水「看起來」像是停止了。而當無色的水與光結合時,就能看到原本看不見的奇幻的彩虹視覺效果。」
▍亮點作品3《單色房間》(1997)
這是巡迴展中空間最為寬廣的一站,此作亦曾於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丹麥館展出。作品透過單頻率的黃光籠罩場域,抽離其他色彩訊息形成灰階對比,使眼睛感知的色覺範圍受限制,空間中只剩下明暗對比,從而重新思考視覺經驗的本質和可塑性。因此,藝術家邀請所有人走入這個「黃色房間」,「那裡只有你和黃色的光——沒有作品,沒有物件,只有你自己與顏色。請試著感受,當你就是作品的時候,心裡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亮點作品4《多重影子屋》(2010)
藉由多色光源與投影的交錯運作,創造出錯位而繽紛的多重剪影。當觀眾走入作品中,隨著身體移動產生光影變化,使參與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激發感知與互動的樂趣。
▍亮點作品5《苔蘚牆》(1994)
氣候與自然變遷的議題亦貫穿展覽核心,喚起觀眾對環境共生的思索。此面牆體將北歐的馴鹿地衣大規模展現在美術館室內空間中,讓觀眾以嗅覺感受大自然所賦予的生命力,隨著環境溫濕度改變其深淺變化,在這裡可感受到活著、呼吸著的美好。
藝術家亦表示,「現在看到的這些『極地苔蘚』,它們是「活的苔蘚」(moss),沒有根主要依靠空氣中的水氣生存,當我們把它們打包運送時,它們會進入『休眠模式』,一旦你把它們掛在空間中,它們會重新開始「呼吸」,重新甦醒。因此這面牆不只是藝術裝置,更是一面「活的牆」,正在與我們共享這個空間。
▍亮點作品6《冰河的最後七天》(2024)
此為近期新作,透過青銅雕塑呈現冰川融化的不同階段,這些造型取自埃利亞松與團隊在冰島鑽石沙灘上發現的冰塊碎片。為了保留冰塊消融前的形狀,團隊將冰塊進行數位掃描,並在七個青銅冰塊旁各配一顆透明玻璃球,象徵融化後的水量,提醒我們氣候變遷與全球升溫正加速冰川的消退。
▍亮點作品7《立方結構的演化計畫》(2004)
此次巡迴展中唯一在新加坡及臺北展出的作品,主要以協作的參與形式,邀請觀眾透過白色樂高積木,一同構築對未來城市的想像。這件作品沒有預設的結局,而是在每位參與者的創造下不斷演變。此作品可以自由堆疊、改建甚至拆解先前的結構,鼓勵觀眾在共構過程中感受參與連結的力量,並思考「未來」可能如何被形塑與改寫。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這是一場跨越國界與感官的藝術探索,由5座城市美術館共製,並與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合作策劃,為埃利亞松開啟東南亞與紐西蘭地區的首次大型巡迴展。首站自2024年於新加坡美術館展開,隨後至紐西蘭奧克蘭美術館掀起熱烈迴響,北美館於2025年迎來巡迴展規模最大的第3站,接著將續航至印尼雅加達努桑塔拉現當代藝術館,並於2026年秋季在菲律賓馬尼拉當代藝術與設計美術館畫下句點。這3年間持續擴大與不同觀眾、美術館在當代藝術中的對話與連結。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展期:2025年6月21日-9月21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