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工藝中心70週年/擇木雕一事,執一生木雕—木雕藝術家陳啟村

2024/07/09 文/翁珮恒

「13歲第一天當學徒時,我就從師兄的桌上拿了一塊小木角,含在嘴中吞掉。我告訴師兄,我這一輩子就是要從事木雕。」年輕時對自己血氣方剛的承諾,木雕藝術家陳啟村這一遵守,就是50年。當時還是只能做做打雜的學徒,在半世紀的堅持不懈下,如今已被文化部登錄為傳統木雕重要匠師保存者,並於2020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是歷年來最年輕的「人間國寶」。到底是什麼驅使著陳啟村投身木雕創作?「其實就是一個很純然的信念:擇一事,執一生。」

木雕藝術家陳啟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木雕藝術家陳啟村。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將生命情境帶入木雕創作

1963年出生於臺南,小學時因國語不佳聽不懂上課內容,陳啟村經常在上課塗鴉,塗著塗著就塗出他對藝術的興趣。父親病逝前,希望他國小畢業後學一技之長,受到布袋戲影響的他立即回答:「想學刻佛仔!」因緣際會之下,他成為了雕刻學徒,學習的前三年卻總是在做開店打掃等雜事,曾經也萌生放棄的念頭,「不過後來,我告訴自己,當學徒也是傳統藝術之路上,非常重要的環節,再辛苦也要待下!」眼淚擦乾後,當時的陳啟村還是堅持下來了。

專精雕刻技藝之餘,陳啟村花了很多時間走遍全臺漂亮的廟宇,觀摩經典的佛陀作品,「就去給人家偷拍佛像啊,還被追著打呢!那時候也不懂這在學術上叫作『田野調查』,就是懷著一股滿腔熱血,想要親眼看到全臺最好的木雕作品。」因為有了親身體驗,親眼看見,陳啟村能夠投入到所要雕刻的情境中,才能如此匯聚出脫俗的作品。

以木雕承載藝術千秋

「很多人都會問我創作『靈感』,其實沒有所謂的靈感,好的作品是要去規劃的。」陳啟村認為,作品所流露出的情感,是需要融合藝術家的專業素養與經驗的累積,其實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浪漫。就如同他的作品《媽祖》中所蘊含女性的柔軟、慈悲而又有尊嚴,媽祖身上的披肩、纓絡,到長袍的紋飾,接近現實比例的身形,是經過他多年對於佛像的觀察以及木雕技藝的紮實積累,才能夠在一塊木頭上表現出媽祖姿態的柔美與尊榮。

雕刻木頭,也雕刻人生,回望自己一路走來的木雕藝術之路,陳啟村毫不猶豫地說:「我的生活因藝術而豐富,我的生命因創作而永恆。即使哪天離開了,我的作品可以代替我留下。」

他說,沒能從兒時就有這樣的生命經驗,是沒有辦法真切地講出這一句話,「執了一生木雕的創作,我一直都有遵守著承諾,像當年那位在選擇木雕、嘴裡含著木角的13歲孩子。」

工藝中心70週年

工藝中心70週年/用傳統織布實踐Gaya信仰—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國寶張鳳英

工藝中心70週年/用傳統織布實踐Gaya信仰—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國寶張鳳英

2024/07/10
工藝中心70週年/在經緯間編織著責任—竹籐編織工藝師張憲平

工藝中心70週年/在經緯間編織著責任—竹籐編織工藝師張憲平

2024/07/07
工藝中心70週年/用針線刺繡當代故事—刺繡工藝師粘碧華

工藝中心70週年/用針線刺繡當代故事—刺繡工藝師粘碧華

2024/07/11

最新文章

攝影/陳婉寧

黃韻玲:自由,是創作的開端

2025/07/08
77巧克力共和國!捷運巧克力站、桃園八德巧克力街的美味療癒島。圖|彡苗空間製作

77巧克力共和國!捷運巧克力站、桃園八德巧克力街的美味療癒島

2025/07/04
「接海之島」展區示意圖。透過時間、空間與觀點的交錯,引領觀者思索社會結構與文化記...

2025臺灣文博會「水風景」8月登場!4大主題館一展水文化多元想像

2025/07/02
徠卡百年特別版!4款經典機型向徠卡I型相機深情致敬。圖|徠卡

徠卡百年特別版!4款經典機型向徠卡I型相機深情致敬

2025/07/01
2025台灣設計展首次移師彰化,10月10日正式登場!今年以主題「彰化行」打開百...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永真急制操刀主視覺、三大展區10/10登場

2025/07/01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亮點空間搶先看! 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7/31首波開館!6大古蹟建築修復空間、8個展覽亮相

2025/06/30
影后舒淇。圖/Bottega Veneta提供

Bottega Veneta無Logo美學 以工藝為載具 Intrecciato低調邁向50周年紀

2025/06/27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至11月16日開展。圖|馬祖國際藝術島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主視覺公布!馮宇以馬祖人的手感受島民生命力

2025/06/25
圖/好感空間展提供

「2025好感空間展」7/3-7/6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以6大展區探索理想生活

2025/06/2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