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2
《美國女孩》導演阮鳳儀:學習一位導演的思路,就去讀他喜歡的作家
文藝視角
-
2022/05/22
樂評人左光平/「水逆」:在變化中找進化 鄭宜農的奮力破繭
質青評論
-
2022/05/22
屏菸1936文化基地,富有品牌思維與永續視野的非典型改造
風格商業
-
2022/05/22
屏菸1936文化基地,大博物館計畫的核心館所
質感生活
-
2022/05/22
來到屏菸1936文化基地,絕不能錯過的三個展覽
文藝視角
-
2022/05/22
屏東菸葉廠的過去和現在,交融職人們的記憶與技藝
質感生活
-
2022/05/22
20年之後,屏東菸葉廠變身城市藝文心臟
質感生活
-
2022/05/22
【優人物】聞天祥 傾盡一生書寫悸動 用文字守護電影殿堂
優人物
-
2022/05/21
頻率對了只要一本就夠了!音樂人LINION:閱讀不是找靈感,它讓我保持舒服的創作狀態
文藝視角
-
2022/05/20
吳哲宇NFT生成藝術個展《混沌實驗室》:一場音像藝術沉浸體驗,串連50件作品與聲音創作
文藝視角
-
2022/05/20
灰藍色的沉浸之所,開啟多重想像方式:北美館 X-site 計畫《藍屋》登場
文藝視角
-
2022/05/20
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帶來的改變需要時間,它無法立即見效
文藝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