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布拉瑞揚舞團

2025/07/28 採訪、撰文/廖昀靖

布拉瑞揚舞團成立十年了,從臺東一間舊倉庫起家,這個夏天,他們即將啟程第一趟北美26天巡演,踏足五座城市、六個藝術節及美術館,其中包含紐約中央公園的Taiwanese Waves音樂節。藝術總監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說:「我沒有一天不想著,將要再踏上紐約這件事。」這座他曾來回奔忙了十年的城市,二度改變過他的生命。「一次是自我認同,另一次是創團。」因為看到紐約百花齊放的包容力,他第一次放下的身為臺灣原住民的壓力與自卑;因為牽起瑪莎葛蘭姆舞團舞者的手在台上光彩謝幕,他內心浮出部落,決定回去把原住民舞者的手牽起來。

布拉瑞揚舞團由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於2015年在臺東成立。舞團創作與團員訓練是走進山裡勞動,臨岸吟唱,不斷挖掘自身蘊含的傳統與文化。
布拉瑞揚舞團由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於2015年在臺東成立。舞團創作與團員訓練是走進山裡勞動,臨岸吟唱,不斷挖掘自身蘊含的傳統與文化。

上一次在紐約是13年前,以雲門2編舞家身份登台。他一直記著當年林懷民的話:「出去當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你準備好了嗎?」那份準備,是舞團用了十年探索「我是誰」。如果早點去紐約,他還是會帶著打仗的心態,不能輸。但此刻不同了。這趟巡演更多的是相信。布拉瑞揚想起創團初期,帶著舞作《漂亮漂亮》前往雲門劇場演出時的不安。當年大家都睜圓眼想看那名國際編舞家,從那麼高的舞台回到臺東土地後,會長出什麼作品時,他讓舞者講話、穿著高跟鞋,在舞台上打鬧——觀眾卻看得淚流不止。

在Taiwanese Waves音樂節,舞團將和阿爆合作,唱跳不間斷。先以舞作《#是否》的金曲串燒,把部落卡拉OK的熱力實況搬進中央公園,也會演唱舞作《路吶》中布農族傳統歌謠。2016年舞團到山上向布農族耆老請教歌曲,91歲的耆老曾經託付期待,有一天要讓舞團把歌帶出國。不久後,耆老離世。但歌還是繼續唱下去。布拉瑞揚說,每個人對作品有自己的偏好,但所有人都渴望去看見他人。「在我們舞團,你會真實地看見一個人,聽他唱歌、看他的身體、聽他說他來自哪裡,看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我們不去想作品偉不偉大,而是我們踏上舞台,演出,唱了那些歌,我們就代表臺灣、我們就代表原住民——那這件事,就是成功。」

創團初期於雲門劇場演出《漂亮漂亮》。
創團初期於雲門劇場演出《漂亮漂亮》。
《我・我們》第二部曲聯手ABAO阿爆與磊勒丹一同創作。
《我・我們》第二部曲聯手ABAO阿爆與磊勒丹一同創作。

Taiwanese Waves|嚴敏(Mia)在紐約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祭舉辦臺灣之夜「Taiwanese Waves」已經第十年。這波從音樂出發的浪潮,原是想上岸,把臺灣音樂帶往世界;如今,經過姿態各異的暗礁歷練,浪已成花,通往各方,在紐約形成一股探索的力量。2025年8月3日,以「Celebrate Friendship」為主題,臺灣的舞蹈、音樂、飲食與多元文化族群,將融合並以創新的姿態在中央公園登場。Taiwanese Waves成為一種凝聚的精神,慶祝每一刻源於臺灣的創造,在紐約在世界各地輕盈卻強大地綻放。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37「臺灣自信,蔓延紐約」

臺灣之於紐約、之於世界,看似渺小,但衡量的尺度從不該只有一種。真正的尺度,是我們如何定義自己,如何走向世界。當越來越多臺灣創作者走進紐約、踏上世界舞台,也有更多人帶著臺灣的文化與性格,在海外長期發展。深入其中,你會發現:臺灣從不微小——它靈活、堅韌、富有創造力,積極呈現自身的樣貌。本期專題從臺灣與紐約的對望出發,《500輯》首次以雙語製作,並於8月3日在紐約中央公園夏日音樂祭隨「Taiwanese Waves」演出發送,讓這份刊物的編輯與設計,化為一次跨文化的連線行動。

◎圖片提供:布拉瑞揚舞團

◎責任編輯:胡士恩

Issue137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2025/07/28

最新文章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重新理解家,是成為自己的依據——《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演員曾敬驊

2025/09/19
圖/索卡藝術提供

《尚未命名的抵達》梁凱棋×溫晉豪雙個展台南索卡藝術9/20登場

2025/09/19
羅大佑以EP致敬鄧雨賢,兩代音樂巨匠跨時空對話。記者王聰賢/攝影

音樂傳承的使命 羅大佑致敬鄧雨賢 兩代音樂教父跨時空對話

2025/09/19
「聲子蟲」主創吉他手柯明,擅以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

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2025/09/19
從小就被鼓勵透過各種創作方式玩耍,畫畫是鄭敬儒隨性私密的個人筆記。

拿著畫筆互看,帶著家的安心感創作——deca joins 鄭敬儒

2025/09/19
一嶼ISland 呈獻臺灣攝影家「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以老相...

「李雨軒 Viewfinder 攝影展」一嶼登場!以老相機觀景窗捕捉光影記憶

2025/09/18
國際重量級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到屏東,10月4日11點在恆春文化中心舉辦講座。圖/...

2025南國漫讀節來到恆春 重量級作家金英夏、吳若權歡慶建城150周年

2025/09/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