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近年來,雲南普洱在拍賣場上以每餅破億元高價成交的事跡,早已不是新聞。然而,鮮有人知的是,這些「可以喝的古董」之所以能從「飲品」躍升至帶有藝術性的「收藏珍品」,背後的關鍵推手之一,卻是一位來自台灣的茶人。而他,便是素有「普洱茶傳統石磨工藝復興之父」美譽的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
走進雲南深山裡,拾起因文革斷裂的製茶技藝
創立陳遠號之前,陳懷遠曾是一名醫療工作者,也是一位專業攝影家與紫砂茶具收藏家,閒暇之餘熱愛品茶,烏龍、綠茶、普洱皆有涉獵。然而,九〇年代的普洱茶市場,品質參差不齊,不少茶葉因存放不良而發霉,甚至被戲稱為「臭普茶」(tshàu-phú-tê)。「但我那時候就覺得,普洱茶應該不只是這樣而已。」陳懷遠說道。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1994年時,陳懷遠受邀前往雲南昆明參加國際普洱茶研討會,更在會議結束後順道走訪西雙版納,並在那兒認識了正在編寫《易武鄉志》的鄉長張毅,從中了解各個老茶莊的故事,也聽見那些因文化大革命而斷裂的製茶記憶。與此同時,陳懷遠也結識了曾在知名茶莊同慶號、宋聘號工作的張官壽老先生,這才慢慢從張官壽口中,了解瀕臨失傳的古老普洱製茶技藝。
深受打動的陳懷遠,也在同行眾人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時,選擇留在易武,跟著高齡82歲的張官壽學習,重建起失落的工序,也復興悠遠的普洱製茶工藝;更在多數茶廠為求效率選擇以機械而非傳統石磨壓製,且老樹茶、拼配茶難以區分的時代裡,開啟了普洱茶的傳統工藝復興。
堅持古樹、古法,傳承真正的工藝與文化
然而,跨入普洱的世界並不容易。「隔行如隔山,剛開始我完全喝不懂台地茶與古樹茶的分別,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理解它。」他回憶,當時茶山條件艱苦,農民泡茶時沒有精緻的茶具,甚至是用壺身被熏得漆黑的茶壺泡茶。那樣粗獷的方式,讓他初時根本喝不出所以然。
於是,他給自己訂下一個嚴苛的練習,要求員工每天收集二十泡茶給他,早上十泡,下午十泡,日復一日地喝,只為了搞清楚普洱茶到底是什麼。「我們台語說出師要『三年四個月』,就是要學那麼久才能真正懂門道。那時我也是用了三年,從春茶、夏茶喝到秋茶,慢慢了解普洱的風味變化。」陳懷遠說道。
超過1,000天的密集學習,讓陳懷遠深深察覺到古法製作的古樹茶,湯色深沉,香氣悠長,入喉圓潤且帶著清甜,是新樹或機械製茶無法媲美的境界。為此,他也在2001年創立品牌「陳遠號」,並堅持陳遠號每一片茶餅皆來自雲南百年以上的古樹原葉,遵循古法製程,以石磨壓制完成。
「我不是要做商品的茶,而是想把真正的工藝和文化留下來,讓普洱茶成為藝術品。」陳懷遠如此說道。
現在做的茶,要比如今喝到的古董茶更好
二十四年來,陳遠號延續這份執著。從選茶到製茶,再到最終包裝,陳懷遠與家人總親自把關。每到製茶季,他少則一季、多則半年駐守山頭。「當茶農把茶樣送來,我們不只當天喝,三天後、五天後還要再喝,確認它的變化。」他的兒子陳皇易補充,「下訂之後,每袋茶都要反覆檢視,才能確定符合標準。」
不只如此,由於普洱茶製程分為採摘、殺青、揉捻、乾燥、篩撿、蒸茶、揉茶、壓製、陰乾、包裝等步驟,每個步驟都會影響茶湯滋味,因此陳懷遠與家人也會親自在場確認製程。像是揉茶時,得讓茶餅厚薄均勻,普洱茶餅反面凹洞「窩窩」夠深,才能確保美觀並避免發霉;至於壓製普洱茶時則得鬆緊適中,太鬆茶餅易散,太緊則發酵不易,總總眉角都是陳懷遠關注的細節。
說起自己對茶幾乎全方位的嚴謹要求,陳懷遠表示,自己同時作為普洱茶藏家,從1980年代起便開始長年收藏各年代的普洱茶,包含清末民初的同昌號黃記、鴻泰昌、同興號、敬昌號、宋聘號、五〇年代的紅印圓茶、藍印圓茶等如今在市面上極為稀少,且具有博物館等級文化價值的經典老茶,都在他的收藏之列。然而,他也發現,有些老茶受限於昔日政府禁止以上等「芽茶」為原料,因此風味上並非至美至美。如今,陳懷遠選擇遵循古法,更以昔日進貢皇室的頂級「貢茶」來製作。「所以我們做的茶,等到50年、100年後,茶湯風味一定比現在的古董茶還要好。」陳懷遠自信地說道。
而這種以超越現有茶品自許的標準,也讓他對於普洱茶製作工藝,可說是方方面面無不講究。像是陳懷遠也特意選用台灣的桂竹筍殼作為筒包用材,比起雲南筍殼更能防蟲、防潮;本身也是知名攝影家的他,更從對於美學的堅持出發,在扎帶過程中透過中國結綁法,綁出音符般的曲線,為普洱茶在風味之外,增添視覺上的美感。
啟動品牌轉型,讓普洱茶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裡
而在陳遠號創立24年的里程碑上,陳遠號除了從選茶、製茶到品牌推廣,每個環節持續由家族親力親為,也正式展開品牌再造計畫(Rebranding),攜手Foodie Amber 與果多設計,重新定調品牌支線、品牌精神、包裝設計,從只為茶人與藏家服務的B2B體系,走進更廣泛的生活場景,讓普洱茶被更多人理解、感受與親近。「茶不該只有懂的人才能喝。」陳懷遠如此說道。
為此,陳遠號因應不同客群需求與飲茶習慣,將產品分為「匠心之選」、「精選山頭」、「御品級上」三大類型。其中入門系列「匠心之選」精選海拔1,300至1,500公尺的名寨茶品,每餅價格約在一萬元新台幣之譜,適合剛接觸普洱茶的人們;中階系列「精選山頭」選擇易武刮風寨等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頭、茶地出品的茶款,部分品項甚至具有陳年價值,品飲收藏皆宜,每餅價格約二至四萬元新台幣;至於高階系列的「御品級上」則來自海拔1,500以上,超過百年的貢茶核心產區,採摘時講究「一槍一旗」(意指一芽一葉的幼嫩狀態),每餅價格可能超過六萬新台幣,展現了極致工藝與珍稀性,極適合作為收藏之用。
而在茶餅之外,陳遠號也同步推出易於攜帶的小龍珠與茶包,茶包中的茶葉同樣源於百年茶樹且存放至少十年,成為市面上唯一使用十年以上老茶製作普洱茶包的品牌。透過這樣的設計,陳懷遠期待讓普洱不只停留在茶館或拍賣會上,而是能真正融入常民生活中,成為一種隨手可得的日常體驗。
從1994年初入雲南茶山,2001年創立陳遠號,再到2025年的品牌再造,陳懷遠用三十載光陰,讓一度瀕臨失傳的普洱茶工藝,從昔日傳奇重現為當代精品。他也期待透過品牌的梳理與轉型,讓普洱茶不僅是今日的至寶,更能成為人們未來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美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陳懷遠以茶葉為引,串起的文化記憶,如是芳香撲鼻。
台北|串⾨⼦茶館|台北市麗⽔街13巷9號1樓|02-23563767台南|台南市南區⽂南路77號|02-2615737
最新文章
-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
小店永豐故事展3日吸1.4萬人 參與小店激讚:看到全台灣的美好
2025/10/05 -
小店學系列講座/林凱洛 X MIZZY CHEN:好企劃讓品牌走入人心
2025/10/05 -
小店學系列講座/蔡孟仰 X 葉忠宜:爆紅秘訣 一把金剪刀翻轉小文具世界
2025/10/04 -
周日永豐小店市集華山最後一日 講座、工作坊、DJ表演以創意翻轉社會
2025/10/04 -
好咖啡、醜蔬果、潮間帶的海之味一次到齊!永豐小店傳遞在地好味道
2025/10/04 -
「金喜檸檬」所得捐花蓮災區 永豐小店聽故事、呷在地「以愛傳愛」
2025/10/04 -
第三屆永豐小店市集華山開展 DA BOSS出攤助小店經營過關、輕鬆圓夢
2025/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