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0盤/百花齊放的餐飲:細說香港美食的歷史與文化

聯合新聞網 王瑞瑤

香港美食是何時深入台灣人心? 在我家是從一串Hand Carry的上湯焗龍蝦開始。

1987年11月,兩岸開放探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BBC News於2017年10月「開放探親30年」的報導中有一段描述:

「大批從未坐過飛機、沒換過外匯的老人手持大包小袋地到達了香港的啟德機場,忐忑不安卻又近鄉情怯地等待出關到市區換火車準備回到暌違多年的家鄉探親。

當年香港和中國大陸之間的交通遠遠沒有現在那麼方便,而且必須在香港的中國旅行社領取證件(台胞證),所以返鄉探親的外省老人都得要經過香港,當時在九龍的旺角等地就出現了不少專門以台灣返鄉探親客為對象出售各種禮物的店家⋯」,而我父親就是急急返鄉的其中一人。

香港在初期是台灣人返鄉必經,漸漸變成故意滯留,最後則是專程前往,父親頻繁返鄉,不但帶回山東土產,也攜回香港美食。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串上湯焗龍蝦,父親嗜食海鮮,在香港大快朵頤,又不願獨享,於是每每在前往機場返回台灣之前,專程跑去海鮮酒家買幾份上湯焗龍蝦,塑膠袋裡疊著五個保麗龍盒,就這樣拎著過海關,祭了全家人的五臟廟。

我也喜歡香港的上湯焗龍蝦,港人對海鮮的要求特高,料理火候拿捏精準,最吸引人的是,明明是上湯焗,卻有一抹奶油香,是西風東漸的具體滋味。

香港的上湯焗龍蝦是香港美食西風東漸的具體滋味。圖/報系資料庫

我家是上湯龍蝦,別人家扛回整隻鏞記燒鵝,或是五花大綁的陽澄湖大閘蟹,在管控還不太嚴的年代,獨特的香港美食就這樣勾住了台灣人的心。

聯合報2017年「思念熟悉到矛盾」專題報導中,有一張台灣赴陸旅遊人數圖表,2007年為462萬人次,隔年兩岸開放直航,赴港人數不降反升,延續多年持續成長,台灣人前往香港旅遊興趣濃烈,也與港旅局順勢而為的積極推廣有關。

根據台灣第一位美食記者,錢嘉琪回憶,應該是民國78年(1989年),首次受邀赴港採訪美食嘉年華和烹飪比賽(香港食品節中西美食大獎),前華視董事長易勁秋,烹飪泰斗傅培梅也先後擔任評審,參與年度盛會,炒熱美食話題。

港旅局自2001年起再接再厲,打造香江美食競技大擂台—香港美食之最大賞,無形中督促餐飲業開發新菜並精益求精,連續多年赴港採訪,見識到港人的認真較勁。

我聽見新同樂總經理仇溢興因為評審不識古法油浸魚而在場外嘮嘮叨叨無法服氣,看見深夜許多人衝到鴻星酒樓想吃剛剛拿下至高榮譽金獎的海棠炒野菌,順便來隻鴻星獨門的石頭魚。

的確,香港美食在先天條件與後天刺激的積累下變得精彩萬分,不光是臍帶連著廣東,潮汕(首富李嘉誠)和順德(首富李兆基)等移民的落地生根,家鄉味豐富了香港味。

英國治理香港長達152年,形成了中西文化融合與族群經濟優越,加上歷史人物來來去去,獻給逃亡宋帝吃的盆菜,蔣介石與宋美齡定情的紅燒乳鴿至今依舊飄香,小漁村邁向國際城如同灰姑娘大變身,東方明珠熠熠生輝又如此引人垂涎。

孫中山,蔣介石都愛的紅燒乳鴿,是美食氣氛和歷史的融合。圖/王瑞瑤提供

2009年港澳米其林指南問世了,香港美食的能見度與消費水準更上一層樓,觀光客聚焦高檔次的精緻餐飲,但也沒忘記平價的粥粉麵飯等街邊食肆,如同首屆香港100盤的得獎名單,大班樓的雞油花雕蒸花蟹連中三元,家全七福的烤乳豬與一樂的燒鵝亦不遑多讓。

雲吞麵,生滾粥,魚蛋粉和通心粉是到港必食小吃,別處可是吃不到,但還有更多票投給香港繽紛多彩的甜品,即使蛋塔,奶茶,楊枝甘露在台灣也吃得到,但香港味硬是不一樣。

魚蛋粉是到港必食小吃。圖/高琹雯提供

想念香港美食,但是否依然如昔?路邊的大排檔,菜市場的拉腸粉,街角的糖水鋪,夜半亮燈的生炒臘味飯,許多回憶隨著香港的發展逐漸改變中,例如老派飲茶餐廳蓮香樓。

曾經消失過,在一陣唏噓後又回歸了,等到新冠穩定,出國正常,定要再訪,對著牆邊一整排琺瑯痰盂倒茶水,擠在出菜口搶雞球大包,與大嗓門的推車大嬸比手畫腳雞同鴨講,跟不認識的在地人併桌,偷瞄他手上的報紙,我就是想念,香港這些點點滴滴的滋味。

2022【香港100盤】特別報導

官網|香港100盤美食評鑑:從Fine Dining 到街頭小食 美食家念念不忘的好滋味

香港100盤|雙料冠軍「大班樓」的美味哲學

香港100盤|令人難忘的香港美味:評審帶路看榜單

香港100盤|從精緻餐飲到庶民小吃:香港的美食印象

香港100盤|百花齊放的餐飲:細說香港美食的歷史與文化

香港100盤 香港美食 香港 旅遊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