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amping Asia 台上台下,當代表演藝術的世代對話

聯合新聞網 林穎
班吉・瑞德《Find Your Eyes 即席寫真》。 圖/©Benji Reid

「如果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創作語言,那Gen Z的藝術語言會是什麼?」策展人林人中拋出的這個提問,成為 2025 年Camping Asia的策展核心,在藝術語彙快速演化的當代,年輕創作者以何種身體、語言與美學,在排練場、觀演現場中,不斷探索與回應他們所處的世界?

今年五檔作品,從身體技術的拆解出發,拓展至服裝、影像與語言等跨域元素的介入。創作者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回應策展命題:有些以強烈能量衝撞觀者感官,有些採取冷靜、疏離甚至剝離敘事的方式,將創傷、凝視、身份與存在拉到舞台中央。這些作品並非平行並置的展示,而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構成一個摩擦場,而是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形成張力場,讓不同創作思辨相互牽引,書寫出此時此刻的藝術氣候。

在這個框架下,觀看也不再被簡化為審美判斷,而成為一種方法,一種透過作品重新理解世界的路徑。作品如何觀看社會?如何折射生命經驗?如何生成新的主體敘事?Camping Asia的舞台提供的不僅是展示,更是測試、推演與擴張的可能。創作與觀演在此交會,形成一種正在被書寫的語言——屬於此世代、此時刻的藝術發聲方式。

▍《崩世光景》:當舞蹈變成一種末日語言

由馬賽國立芭蕾舞團與藝術總監團隊狂徒((LA)HORDE),攜手法國電子音樂家Rone打造的《崩世光景》(Room with A View)。圖/©Maria ...

由馬賽國立芭蕾舞團與 LA(HORDE) 團隊攜手電子音樂人Rone共同製作的《Room With A View(崩世光景)》,或許是本屆最具爆發力的作品。整場演出彷彿是世界末日前的總彩排:舞台如大理石崩塌的斷垣殘壁,聲浪牆持續沖刷著觀眾的聽覺,一群舞者在場上不斷摔落、聚合、衝撞——如同一場集體性的身體動亂。

由馬賽國立芭蕾舞團與藝術總監團隊狂徒((LA)HORDE),攜手法國電子音樂家Rone打造的《崩世光景》(Room with A View)。圖/©Maria ...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舞者年僅二十出頭,卻以極高強度的肢體衝擊,建構出一種近乎「末日寓言」的當代表演語彙。他們以暴動式的動作本能回應世界崩塌的現實,將焦慮、混種、脆弱與呼救赤裸地攤開在觀者面前。

馬賽國立芭蕾舞團《Room with a View 崩世光景》 圖/©Maria Baranova

正如策展人林人中所言:「這群舞者的身體語言,本身就是Gen Z的特徵。」將破碎的世界觀內化為舞台上的殘響,動作不是說服觀眾,而是為了讓觀眾無法視而不見,舞蹈不再是美的象徵,而是處於危機中的存活方式。

​​▍《即席寫真》:創傷敘事如何被觀看?

與《崩世光景》的劇場震撼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英國藝術家Benji Reid的《Find Your Eyes(即席寫真)》。他在舞台上身兼影像紀錄者、對話者與即興引導者,與舞者共同創造出一種交互式、現場生成的舞台風景。

班吉・瑞德《Find Your Eyes 即席寫真》。 圖/©Benji Reid

每位舞者逐一走到他面前,在創作者自述記憶中的創傷語音時,也演繹出身體動作語彙。他同步拍照,並即時將影像投影至後方螢幕。舞台上形成一種私密與公開、凝視與被看之間的交叉時空——身體的重量,在語言與影像之間被重新構築,也被觀眾共同見證。

Benji Reid讓影像成為創傷與記憶之間的中介,並透過即興語言與眼神接觸,在台上與舞者建立短暫但真實的信任關係,也在作品的開放度裡,邀請觀眾們一起進入這樣的信任結構之中。

《即席寫真》作品的重量來自於一種安靜卻堅定的凝視——不再追求突破觀演形式的奇觀,而是在影像與敘述的交會處,重新定義舞蹈能夠成為什麼樣的關係。

▍創作不是重複,而是打開發現的眼睛

今年五檔作品的價值並不僅在於其風格差異,而在於它們共同展示了「身體如何回應當代」。創作者不再依附於權威語彙,而是主動建構新的感知方式;不再單純繼承既有風格,而是從對經典創作者的觀察中發展屬於當下的對話語境。作品所呈現的,既是一種身體美學的生成,更是一種時代如何在動作、凝視與舞台空間中留下痕跡的過程。

在此脈絡下,觀看的方式也被重新定義——當代表演藝術往往被視為需要預備知識的領域,但Camping Asia 所示範的,是另一種更具開放性的觀看姿態:以身體感受為入口,以觀察為方法,讓作品與觀者在同一個現場共同產生意義。下一世代的創作語言與觀看方式,正是在這樣一場場持續推進的實驗中逐漸成形。

▍關於Camping Asia

2025 Camping Asia是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N D)與香奈兒品牌共同合作推出的「Camping Asia」秉持「跨領域、跨文化、跨世代」對話精神,透過課程、展演與互動,持續為亞洲舞蹈界引入新的視野與能量。

Camping Asia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香奈兒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