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複身犯》的人性思辨,失去社會連結的當代孤獨
繼《麻醉風暴》後首度回歸醫院場景拍戲的導演蕭力修,在電影《複身犯》中運用色彩強烈、節湊快速的運鏡手法,刻畫一場懸疑與倫理交織的科幻故事。《複身犯》改編自台灣作家洪子詠2016年榮獲優良劇本獎首獎的作品《193往月球路》,大膽挑戰未來科技可能引發的兩難議題。
劇中為解決兒童綁架的社會案件,警方與醫界攜手將5位嫌疑人的意識,植入代號「193」的死刑犯(楊祐寧飾)腦中。在分開、共同偵訊的過程中人格開始交雜,包含193公車路線司機(林哲熹飾)、尋死女孩(王淨飾)、中年房仲(陳以文飾)、神秘年輕人(劉修甫飾),觀眾隨著劇情窺探他們記憶的同時,也帶出個人隱私、生命權等議題。
「明明是這世界病了,憑什麼是我要吃藥?」在一場映後座談中,編劇透露《複身犯》一開始是沒有這麼多角色的,而是死刑犯、王警官(李銘忠飾)、博士(張榕容飾)三個人想要尋找孩子的故事。他們各自的動機不同,但迷失的孩子實是孤立無援。當代社會不僅是成年人,連孩子也深感孤獨,或許在網路社群上有上千好友,遇到困難時卻孤立無援,這已非個人層次,而是家庭、社會的共同課題,但我們往往在遺憾發生後,才又重新關注孤獨所帶來的問題。
《複身犯》的六個意識/身份共存一個身體,但「他們」彼此間卻更為分歧、互不了解甚至容易發生衝突。據《孤獨世紀》一書指出,人們每天平均查看手機221次,年用量將近1200小時(50天),「科技操弄生命」的倫理議題與「孤獨」在當代同等重要,科技不能解決的問題,需要人們透過情感的交流與體會,才能瓦解藩籬。
不可逆的科技手術,使得劇情僅能以「193的死亡」合理作結;然而複身諧音「附身」、「復生」,實是叩問角色、也是觀眾的我們,若有再一次重生的機會,你心中最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無論答案是不再社會冷漠,或多一點科技倫理的思考,都期盼走出電影院的你,將這樣的體悟帶到社會的更多角落。
最新文章
-
9月九檔新展覽!台北、台中、嘉義藝術空間總整理
2023/09/23 -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23 -
專訪任賢齊/永保年輕的赤子之心,人生一直「在路上」
2023/09/23 -
賴俊廷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以「似人非人系列」打開電幻知覺的藝術探索
2023/09/22 -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的奇幻世界
2023/09/22 -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文中】沒有標準,才能衝 撞出藝術的火花
2023/09/12 -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不是只有漂亮的動作,才叫跳舞
2023/09/1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