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能效法西方,不如建立特有型態:從「三年展」與「戶外藝術展」,看日本現代藝術展的祕訣

2021/07/10 古賀太

綜觀2019年的現代藝術

就2019年日本的現代藝術展來看,包括在「愛知三年展」出現爭議,「現代藝術」似乎引發前所未有的話題。譬如一月在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池村玲子展」,從夏季到秋季在同館展出的「克里斯提安.波坦斯基――Lifetime」,以及同樣位於六本木的森美術館「塩田千春:撼動的靈魂」等大型個展陸續推出,這幾位現代藝術創作者在國際間擁有相當高的評價。

尤其塩田千春展吸引了許多年輕族群,造就難得的盛況,在週末等待入場參觀都要一個小時以上,最終締造了超過66萬入場人數。當然一方面是歸功於森美術館開放自由拍攝、透過社群網站引發話題的手法,而且塩田作品的視覺效果特別強,「很適合曬IG」,不過現代藝術能吸引這麼龐大的觀眾群,的確令人意想不到。這三檔展覽都出於對人類與自然、世界的深刻洞察,讓許多參觀者長時間流連其中。現代藝術能讓人覺得如此容易接近,或許也是前所未見的例子。

這三檔展覽無疑都是先由藝術家充分考量展覽會場的條件,再決定展出的內容。波坦斯基展在國立新美術館登場前,曾先在大阪國立國際美術館展出,但是兩處給人的印象似乎差距很大。若不是藝術家與學藝員花了大把時間準備,也無法呈現出這樣的展覽吧。

「愛知縣三年展」雖然出現一些波折,不過將愛知縣美術館與名古屋美術館等各會場的參觀人數加起來,據說超過68萬人,創下目前為止最高的參觀人數記錄。向社會揭示「現代藝術」富批判性的一面,以結果來看意義更重大。雖然文化廳取消了內定的補助金、藝術文化振興基金的規定也立刻遭到修改,為日後留下問題的根源,不過引發爭議這件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作者:古賀太,譯者:嚴可婷,麥浩斯出版 圖/麥浩斯出版提供、500輯設計
《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作者:古賀太,譯者:嚴可婷,麥浩斯出版 圖/麥浩斯出版提供、500輯設計

「TeamLab」所揭示的展覽型態

藉由音樂與光展現未來的空間,「TeamLab」應該也是現代藝術的一種形式吧。自2018年起,策展團隊同時在台場與豐洲推出兩種不同展覽,現場一直維持絡繹不絕的參觀人潮。運用數位科技,讓展出內容與參觀者的動作產生互動,這也是在其他展覽看不到的特色。位於佐賀縣武雄溫泉的展場,則利用野外的森林或水池讓參觀者樂在其中。刻意直接運用古老的大型浴場遺跡,塑造出的展場相當洗練。展出內容既是現代藝術,娛樂性也很高,從小孩到老年人都能體驗其中的樂趣。

而香川縣、高松市與倍樂生公司合作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也越來越盛大。我目前造訪過三次,每次都注意到當地的恆久設施又增加了,前往豐島美術館或地中美術館都必須事先預約。雖然舉辦這樣的活動更像是為了振興地域,勝於舉辦展覽,但如果藉由這樣的形式,可以讓以前從來不去美術館的民眾接觸現代藝術,倒也不是壞事。

在參觀歷史悠久的威尼斯雙年展與四年一度的卡塞爾文獻展時,我注意到有很多一般民眾前往觀賞。當然其中也有蘊含強烈反社會意識的作品,但是大家都各有所好。進入21世紀以後,三年展與野外現代藝術展在日本各地逐漸成形,培養出樂於欣賞的民眾,參加的義工也很多。

相較於日本的報社或電視台向國外支付鉅款舉辦「某某美術館展」,運用本身的影響力鋪天蓋地宣傳、吸引人潮,這類展覽正好形成對比。因為展務相關人員會尊重藝術創作者,提供協助完成佈展,參觀者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獲得樂趣。

這類三年展或現代藝術展也能吸引許多人參觀,現場感覺很熱絡,或許是日本獨特的現象,我想其中存在著新希望。在日本,效法西方的美術館、博物館始終沒有真正落實,今後或許仍無法達成,媒體也可能終究會放棄舉辦展覽。但是在如何欣賞現代藝術這方面,說不定日本可以建立特有的型態,成為全世界參考的典範,以上就是我在2019年歸納的想法。

◎本文節摘自《展覽的表裏:解析日本美術館、藝術祭的特色與策展幕後》,作者:古賀太,譯者:嚴可婷,麥浩斯出版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跨國合作再現聲音藝術新篇章!國立臺灣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聯手推出「無序樂章:聲音藝...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2022臺北獎首獎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堆疊日常飲食消費微景...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第17屆主題以文房四寶中的「紙」為主角,主辦單位在展場和作品中藏有許多相關元素,...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展覽以基隆的城市地景為展覽靈感,隨著城鎮依山勢起伏,與海洋緊密相連等因素,塑造了...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遠東大馬戲團在曾經的中山兒童樂園體育館演出。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當代馬戲創作者、女子馬戲平台創辦人梅芷菱。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馬戲表演者的專注會感染現場觀眾。圖為「時間的風景」演出景象。攝影/吳伽莉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南方珍珠耀眼綻放!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登場!...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