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5/17登場!集22組國內外藝術家跨域創作探索土地與時代的故事

2023/05/05 陳宜慧

國家人權博物館當代藝術雙年展「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5月17日至9月17日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登場。本屆由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獨立策展人陳韋綸與蔡秉儒協同策畫,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集結22組國內外跨媒材類型的藝術家,其中更有15件全新創作亮相。讓旅人們造訪綠島、遊覽壯麗山海景觀之外,也能透過藝術為媒介,探索更多關於時代與土地的故事。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邀大眾以藝術為媒介感受土地與時代的故事。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邀大眾以藝術為媒介感受土地與時代的故事。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透過藝術重釋複雜的歷史維度

綠島人權藝術季自2019年首度舉辦,今年為第四屆,在策展的脈絡上,以「傾聽裂隙的迴聲」為題,透過「傾聽」這個看似被動、柔軟的姿態,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總策展人蔡明君表示,當代藝術如何站在歷史的借鏡,觀察、認識與重新詮釋複雜的歷史維度,是人權藝術季在重述故事以外,觀眾如何藉由藝術重視人權議題的重要命題。

Candy Bird〈一切順心〉。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Candy Bird〈一切順心〉。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今年透過「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與「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三大子題,囊括裝置藝術、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22件多元作品類型。同時亦結合共學講座、工作坊等活動,讓大眾藉由藝術的觀點與創作的轉化,不只能探索這座島嶼住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時代的痕跡,同時也能更貼近這片土地。

接下來先帶大家搶先看今年的七件亮點作品吧!

歐陽文〈沿海岸線——海潮拍響島嶼的過去〉。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歐陽文〈沿海岸線——海潮拍響島嶼的過去〉。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1:與受難者前輩的共同創作

抵達綠島看到富岡漁港後,將迎來首個藝術季作品。這件作品,最初是陳孟和(前輩)於服刑期間拍攝的一系列綠島風景,被後來造訪的旅人再一次循跡重拍一遍後,又加入藝術家劉紀彤以書寫回應風景,所展開的多重對話。

這不只聚焦藝術的再詮釋,也是與受難者前輩的共同創作,劉紀彤也將政治受難者陳孟和在1962年拍攝的綠島全景,結合2010年後人循此影像再翻拍的作品,印製成民眾可從綠島寄回的明信片,期待以人權故事的傳遞開展對話。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2:以詩性作品重現「被消失、被缺失」的時光

來到園區,曾獲金音獎肯定的音樂人王榆鈞登島駐地創作全新作品〈行方不明〉,以受難前輩家屬的訪談為線索,透過歌曲連結談話、歌唱與島嶼上各種記憶與情感的碎片。此作將當年「被消失」的時代印記以脈絡獨特的詩性作品重現,同時也向受難者前輩在被監禁的時光中,僅能組織小型管樂團聊以抒懷的心境致敬。

王榆鈞〈行方不明〉。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攝影蔡美娟
王榆鈞〈行方不明〉。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攝影蔡美娟

亮點作品3:不該被埋沒的無聲抗議者

來自南韓藝術家鄭庾陞的作品〈黃金洞女子們〉,主要探討在光州民主化運動中,運用呼叫裝置為抗議活動提供無名支援的女性們,因為娼妓身份的汙名化,使她們成為無聲的抗議者。為此藝術家挪用官方的紀念形式與光州的不義遺址,藉由聲音、物件、記憶等日常元素帶來一種反思。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4:以藝術直面反思

來自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吳瑪悧為藝術季帶來的全新作品〈我是高草〉,作品呈現於八卦樓參展區,她以廊道白牆上呈現的三組標語,以及兩間禁閉室內,各別擺放的燈箱,呈現白恐受難者高草最後的血書,並邀請觀眾理解和反思身處白色恐怖年代的處境。

吳瑪悧〈我是高草〉。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吳瑪悧〈我是高草〉。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5:傾聽當代移工人權的聲音

榮獲2022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的蔡崇隆與妻子阮金紅,以及聲音創作者史旻玠共同創作的〈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主要聚焦歷史建築裡的隱密角落,內容涵蓋國家發展、人權承諾、工廠勞動、工安新聞等,各種現實又紛雜的矛盾異音。同時也藉此揭開當代移工人權的景況。

蔡崇隆+阮金紅+史旻玠〈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蔡崇隆+阮金紅+史旻玠〈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6:一睹三件臺北美術獎得主新作

羅懿君、張紋瑄、郭俞平三位年輕的臺北美術獎得主皆提出新作,郭俞平將織品、雕塑、重製的檔案等進行編組,敘寫多篇視覺故事;張紋瑄則以檔案攝影與藝術影像的不同類型,思考同一物件在個人生命經驗與客觀敘事的差異;羅懿君以潛水活動探索象鼻岩、將軍岩、三峰岩一帶的礁岩海岸,結合島上拾得的素材製作潛水裝備,提取海底暗湧下的身體經驗,呈現曾經禁錮於此的受難者的自由靈魂與精神抵抗。

羅懿君〈潛行者〉。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羅懿君〈潛行者〉。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張紋瑄〈File_新秩序_普通生活_火燒島〉。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張紋瑄〈File_新秩序_普通生活_火燒島〉。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亮點作品7:年僅11歲、本屆年紀最小創作者的視角

本屆年紀最小的創作者即為11歲的澎科萌與他的媽媽蔡宛璇,透過母女兩人的共同創作,我們可以從即將邁入青少年時期的當代兒童視角,重新爬梳這一段沉重但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

澎科萌+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澎科萌+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澎科萌+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澎科萌+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為期四個月的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將在綠島觀光最盛的時節展開,當旅人們到此一遊的同時,不妨也能造訪位於綠島東北角的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藝術的爬梳下,感受這段看似遙遠,依然存在於當代且不可抹滅的往事。

阮芬林〈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阮芬林〈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 圖/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提供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

日期:2023年5月17日至9月17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

官網:https://gihraf.nhrm.gov.tw/

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GIHRAF

(相關策展人導覽、工作坊等活動可從社群上查看報名細節)

◾ 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

Candy Bird、王榆鈞、阮金紅(越南)+蔡崇隆+史旻玠、阮芬林(Phuong Linh Nguyen,越南)、利羅伊.紐(Leeroy New,菲律賓)、吳瑪悧、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波蘭)張卉欣、張恩滿、張紋瑄、郭俞平、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曉朋、測不準工作室、勞麗麗(香港)、鄭庾陞(Yooseung Jung,韓國)蔡宛潔、蔡宛璇+澎科萌、蔡郁柔+吳克威、歐陽文、鄧兆旻、羅懿君。

最新文章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