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玫舞團/「林投姐」虛實跨界前進德國威瑪藝術節
擅長打造超現實幻像的「何曉玫MeimageDance」,繼去年結合VR科技,推出《林相繽紛—從肉身到虛擬的極相與無相輪迴》VR—林投~姐ㄚ之後,今年受到德國威瑪藝術節的邀請,更進一步延伸出虛實整合的全新演出。
透過VR 360度零死角的視野,以林投姐女體作為肉身創作的發想主體,將舞者身體巨大化為表演空間,時而如肉塊、時而如藤蔓,邀請觀眾以8K VR新技術與體感蛋椅的連動裝置,遊歷於林投姐的幽冥世界。
在體驗完VR演出、拆下頭戴式裝置之後,何曉玫設計讓觀眾圍繞著圓形的米藝,映入眼簾的是遍地的米,埋住舞者,讓舞者慢慢在米中甦醒與舞動。
何曉玫表示,在農業立國的臺灣,「米」有著祝福、重生的意涵,再現了臺灣傳統農業社會敬天謝地的感恩之心。從而帶領觀者從VR巨觀下的肉身風景來到眼前,進而反思身體與真實的意義。
擔任這次演出的舞者何亭儀則表示,演出的最大挑戰其實是「要怎麼開始動?」在觀眾入場前就潛伏在米堆裡的她,在開始第一個動作之前,就持續感受周遭的氣氛、米粒的溫度、空氣濕度,甚至觀眾呼吸的起伏,亭儀的感官覺察力必須放鬆與覺知,感受身體當下與環境的狀態。因此,每一次的演出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有機、流動的。「我給自己的挑戰就是每次都要嘗試不一樣的動作,挑戰極限的不可能,在螺旋運動模式中自然流暢地完成整個演出。」
除了虛實場景呼應,為了徹底打破性別、身體部位的界線,這次林投姐的演出,加入了「特化藝術家」盧玫璇的視覺創意。何曉玫說,在臺灣的民俗信仰裡「換花」,認為性別是可以選擇的,因此我們想到打破原本人體器官的配置,胸部變成屁股、脊椎用鼻骨置換,跳脫性別,錯置、重整,你以為的裸並不是真的裸,而是一個不被定義的有機生命體。
何曉玫強調,許多人認為新科技的出現,讓表演藝術競爭環境變得更辛苦,但她認為,科技不該被藝術排除在外,應該融入作為新的創作手法。鏡框式的舞台表演形式,創作者有很大的支配權,但在VR虛擬空間裡,是無法完全控制觀眾的視角,觀眾的主控權較高,同時也因為VR的私密性,讓人可以更卸下心防去感受整個表演。
舞團受邀將前往德國威瑪藝術節表演「林投姐」,將臺灣傳統文化故事呈現在外國人面前,會不會擔心有文化隔閡?何曉玫一派輕鬆地表示,「語言會有隔閡,但身體演出反而更能跨越國界,端看觀眾是否打開感官去感受、與表演者連結,更期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國外觀眾的反饋。」
最新文章
-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
2025春節展覽推薦!17檔藝術場館、燈節、藝術季的文化散策
2025/01/22 -
驚喜製造《如果城市,是座樂園》限期登場!以15個互動裝置翻轉日常
2025/01/22 -
2025月津港燈節1/18開展!4大燈區、66組作品交織年度最美鹽水夜晚
2025/01/21 -
台大畢業的女孩與街頭流離者的交會 社工楊小豌:期待一個不落下任何人的世界
2025/01/21 -
春節去哪玩?高美館初一至初五以展覽、市集、工作坊「藝」起賀新歲
2025/01/21 -
「歷史的結舌」北美館登場!托瑪斯.德曼:相較紀實我更在乎照片裡的故事
2025/01/20 -
我們需要的傳記:從威爾史密斯、坂本龍一到亞裔自傳,出版社的10本私心推薦
2025/01/19 -
蔡康永讀《死亡專門戶》:在與死亡共處中,看清生命本質
2025/01/19 -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