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藝術對談:正是冒險精神推動我持續創造藝術!
2024年8月底,香奈兒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一場藝術對談,邀請藝術家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主講、曼徹斯特Aviva Studios創意總監劉祺豐主持、導演阮鳳儀、音樂人王希文擔任與談者,帶來一場難得的文化對談,為年輕世代創作者,面對藝術與自我追求開展不同的思考面向。
❏ 劉祺豐:香奈兒女士憑藉自己的力量,透過時尚為媒介,為女性帶來各種突破與改變並放眼未來,而蒂妲身為藝術家、哲學家、思想家與策展人,擁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很好奇,妳來到台灣這幾天,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 蒂妲·史雲頓:香奈兒品牌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支持亞洲表演藝術的發展,創建這個難得的平台,不但可以真正支持表演藝術,也可以思考下一代藝術家和我們所做的工作。這裡的觀眾讓我感到非常的意外,透過他們觀看表演的樣貌,讓我意識到他們有一種對藝術的渴望,並相信藝術是一種可以滋養生命的存在,對他們來說,藝術不是一種奢侈品,我認為這無論對於整體文化或社會而言,都是絕對必要的涵養。我真的很羨慕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也欽佩你們對於藝術的喜愛,這一切讓身為表演者的我,覺得備受鼓舞。
我的演出,一直有賴於團隊的協助以及支持我的觀眾們,讓我能專注於自己的表演,但一路走來的改變/變數也很多,但生活不就是這樣。香奈兒女士對我來說是一個典範,在那樣的年代中總是站在最前線推動變革,並思考未來以及改變帶來的意義,因此記得在心態上,要讓自己擁有接受改變的彈性,還要有親人、朋友支持的後盾,就會有十足的底氣面對改變。回應祺豐一開始提到的香奈兒女士,她自信、義無反顧的向前開創新局,因為她的努力,讓大家可以站得更高、跳得更遠。
❏ 劉祺豐:我們需要大量的跟藝術家們學習,幫助我們去反思與拆解,同時也是一種滋養,而改變常會帶來不確定和焦慮,但這也能讓我們更確定要往哪個方向走,也想和在座的年輕創作者說,我們都不該害怕改變,有時候改變,反而能激發更多不一樣的新思維。另一方面,我們也想了解,阮鳳儀和王希文你們創作之路,經歷了哪些有趣的事,可以與我們分享?
❏ 阮鳳儀:我是一個同時在美國與台灣長大,姑且稱之為第三文化族群,我的人生經歷各種文化衝擊,我常覺得自己處於半內局內人或半局外人的狀態,也因為這種獨特的視角,讓我想成為一位創作者。在學生時期,書本給予知識,而從同學的第一視角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作品被理解的程度,都是很好的學習。曾經不確定方向的時候,教授推薦我看了蒂妲演出的《奧蘭多》的電影,對我產生強大的衝擊,也更加相信可以嘗試如此不同的東西。
❏ 王希文:我和阮鳳儀有不同的文化衝擊體驗,當我在紐約大學攻讀研究所時發現,當我們談論電影音樂時,文化符碼或個人背景真的很重要,因為電影音樂或戲劇,不只是譜出動人的樂章,更是挪用作曲人的文化底蘊、講述只有作曲人才能講的故事,所以音樂本身就像是另一個角色。所以我一直想弄清楚自己作為一位作曲者、一位台灣藝術家的角色,我也認為這是多數台灣藝術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身份感到掙扎,這不僅是政治問題,是更深層的、在混合式文化中,企圖尋找確切的認同。所以我一直企圖從音樂中,讓大家認識台灣過去曾經發生過那些美好的事,了解我們擁有什麼、我們是誰?然後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事。
❏ 劉祺豐:印度的寶萊塢音樂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音樂的本質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流動,取決於你欣賞的角度,文化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傳統面我們需要好戶與保存它,但在不同文化的滋養之下,它也可以有不同的變化,就像我在曼徹斯特聽的寶萊塢音樂,是混合了電音元素,不失它的傳統性也有新的可能產生。
❏ 蒂妲·史雲頓:我們都經歷過在分裂混亂中尋找某種平衡、尋找身份、尋找關於自己的定義。我是蘇格蘭人,但時常被稱為英國人,說實話我真的很介意,你們都知道我在表達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經驗。有些人會假裝他們不在意、反而說我們這樣很奇怪,但我要告訴大家,像我們這樣的怪人才是多數。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常會面對定義自我的壓力,這種壓力讓人感到沮喪、困惑,甚至很多人因此而放棄,但請不要忘記當初懷抱著那個飽滿的自己的創作初衷,也不要忘記,你一點也不孤單。事實上,我們走訪澳洲、北京、曼谷各大城市面對年輕創作者的對談,他們其實都有相同的焦慮。
對我來說,表演所反映的表演者文化、性格都來自於表演者,而不是其他地方,學院的訓練可能可以強化我們某些表現這些內在的自信與能力,而過去40年來,我也一直在學習,從街上、片場、朋友等,這些都是我充實我的養分。
1985年我第一次參與德瑞克·賈曼電影《卡拉瓦喬》演出,當時我的外型與主流價值截然不同,甚至大家會對我的外型感到困惑,但我的自信,讓我能無視於這些質疑,也幫助我度過難關,這些都是在學校的訓練裡不會有的現實考驗。你必須拋開各種不必要的神經質,時刻讓自己保持在豐盈飽滿、安全自在的狀態下面對各種問題。
❏ 王希文:我一直記得好萊塢作曲家亞倫·紐伯恩曾告訴我,他在47歲時才得到第一部電影配樂的機會,他告訴我,要把握每一次挑戰的機會。如果你欠缺技術,現在線上學習資源很多,想辦法學會。作為創作者就是必須具備這種開放性和樂於面對挑戰的態度。
❏ 蒂妲·史雲頓:其實工作上我不是太積極的人,時常我最想做的事,是在蘇格蘭海邊,赤腳走在沙灘上享受人生,但有一股動力促使我不斷創作、有一群像家人的團隊互相支持著。身為創作者,要將孤獨、時運不濟、時而自信心受挫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都會堆疊、累積並成就你的樣貌,要勇於感受這些困頓。要保持好奇心、懷抱著追求的渴望。藝術家不能只是被動的接受,需要對這個世界有熱情,甚至可以不用期待自己成為藝術家,而是要從內在發現藝術性,感受各種事物帶來的愉悅感,如果不快樂,反而要思考,為什麼不快樂?如果整晚在家彈吉他,讓你快樂,這件事就能餵養你。你要探索自己的內在,一切都在你的心中,從中喚醒的力量就是藝術的種子。當你覺得有壓力,可以學新東西,或是做一點別的事,試著深呼吸,讓自己慢下腳步。藝術創作源自於欲望、興趣和好奇心。而正是冒險精神推動我持續創造藝術。
關於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與香奈兒品牌有著深厚緊密的關係,她的獨特風格和卓越的時尚感使她成為香奈兒品牌的完美代表。長期投入文化藝術領域,涵蓋了戲劇、電影、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等,展現了她的多才多藝和不斷探索的精神。自2021年成立香奈兒文化基金會 (CHANEL Culture Fund)以來,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擔任第一屆Chanel Next Prize總評審與第二屆的評審委員,並於威尼斯雙年展中與獲獎藝術家交流與互動;2022年參與香港M+開幕節目《電影課程:女人拍電影》聯合製片,在Chanel 贊助支持的電影之夜擔任重要的與談人;接著也參與香奈兒品牌支持、於清萊舉辦的泰國雙年展「Cinema For All Pavilion」系列活動。豐富且專業的演員背景與多元的藝術參與,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也是「英國電影協會與香奈兒品牌電影人獎」的評審團成員之一,傳承Gabrielle Chanel本人對於文化藝術所實踐和宣揚的傳統。
最新文章
-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
新北市美術館4/25開館!全新亮點展覽「基進城市」、「新店男孩」搶先看
2025/01/10 -
田中達也三度來台 人氣新作首度亮相台灣 展出逾160組全新藝術微型
2025/01/10 -
想與不想之間,不斷修行:陳懷恩談優人神鼓紀錄片《非想非非想》
2025/01/09 -
用聲音打開舞台的邊界:王榆鈞談《明 Dawn to Dawn》
2025/01/09 -
高雄金馬賓館《天穹之眼》開展!鎌田治朗:人類都有穿戴光的慾望
2025/01/09 -
泰國樂團強勢席捲全台 YONLAPA、FOLK9、KIKI、H3F帶來聲音奇幻之旅《Buzzing Tour in Taipei》
2025/01/09 -
嘉義《+1+1+1》第三期亮相!鄒駿昇操刀封面以細筆插畫勾勒魔幻小城
2025/01/09 -
「誠品生活台南」空間3D圖首曝光!全新6000坪有機綠建築獲世界設計大獎
2025/01/08 -
「XR互動式:奇幻大冒險」精選5部國內外作品挑戰感官沉浸體驗
2025/01/08 -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橫跨兩大展區、百場活動、表演、市集、展覽
2025/01/07 -
開箱《Animage 雜誌和吉卜力展》!上百件雜誌篇幅、手稿、模型一次看
2025/01/07 -
2025屏東燈節1/11登場!4大燈區54+組作品點亮屏東
2025/01/07 -
林懷民重出江湖!台灣首齣馬戲帳篷定目劇《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3月首演
2025/01/06 -
「走自己路的」李明則個展以11米六聯屏展現神話與現實的交會
2025/01/06 -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2/12開展!2大展區、13行政區攜手響應帶來12天限定光影展演
2025/01/06 -
《人類與動植物關係學》伊日藝術計劃展出!以多重媒材詮釋人與自然共生
2025/01/03 -
雙重視角的色彩交融 塚本曉宣與杉野ギーノス聯展《Beautiful Oblivion》
2025/01/0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