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如如》Harper Ouk╳ 蔡宜芳以創作詮釋動靜間稍縱即逝的詩意風景
在既有軌道運行、周而復始的尋常日子,有時需要一種安靜的力量,不是遠離現實的避世,而是對日常的溫柔注視;8月1日至9月14日在台中養心藝術展出的《如如AS IT IS》,精選兩位女性藝術家以不同媒材詮釋的藝術創作。從藝術家Harper Ouk融合東亞傳統美學的柔和色彩調性,所映照出與自身對話後呈現的女體的姿態,到陶藝家蔡宜芳透過陶器形塑各種時間與身體交會下的作品溫度。讓觀者藉由不同的凝望,捕捉到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光影、氣息與情緒。
「如如」一詞,源自禪意,指涉萬象變動中一種不動不擾、如實而存的境界。它不求超脫,也不執著於形式,而是在日常的流轉中,以一種恬淡平靜的姿態,靜觀萬物自顯、自明。此次展覽以「如 如」為題,展出兩位女性藝術家、兩種不同媒材詮釋下的藝術創作,並邀請觀者放慢步伐,透過藝術家輕柔的筆觸,或是層層堆疊的質地,捕捉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光影、氣息與情緒。
Harper Ouk呈現「靜物都曾是生活一瞬」
曾旅居在馬德里,如今定居台南的Harper Ouk,擅於以色彩溫差與空間留白創造情感距離,讓觀看成為一場緩慢的過程,其作品融合東亞傳統美學柔和、典雅的色彩調性,並藉由多層交疊的大面積漸層色澤與局部的飽和亮色,沉澱出靜態中的生命力。
在 Harper 多數作品裡,女性角色的描繪,往往也是她與自身對話的過程。她以女體的姿態承載情緒,在安坐、臥躺、入夢的片刻裡,傳遞一種安然自得的接納感。特別是,去年Harper 經歷了愛貓 KiKi 的離世,透過創作療傷,將思念化為筆下的形象,重新體悟愛的形式,其實存在於每一個當下的發生。為此,當觀者在作品裡看見蜷縮成團的「貓球」,或許也會想起身邊,或曾經觸動心底柔軟的陪伴。
因為對 Harper 來說,作畫的過程就像與記憶中的某片光景重逢,透過「在生活的動與靜之間,再次觸碰、並進入那份安穩,而感到一種似曾相似的滿足。」因此,在她的畫裡,沒有被明確界定的空間,只有抽象的色彩堆疊出的流動氛圍,蘊載著對「靜物都曾是生活一瞬」的親密呼喚。透過反覆凝視,讓真正重要的事物變得明確。
蔡宜芳以陶訴說來自土地的低語
對蔡宜芳而言,陶土是一種會回應的材料。它不僅僅是塑形的媒介,更是創作過程中最真實的對話對象。每一次推壓、捏合、旋轉,土都會用細微的變化回應施力的方向與力度。這種互動,讓創作成為一場關於平衡與信任的練習。
她並不刻意追求形態,而是讓形在手中慢慢出現。過程中,土的濕度、重量與可塑性都會參與決定作品的樣貌。正因如此,許多成品保留了些許自然的痕跡,這些不對稱並非疏忽,而是材料在製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方式。因此藝術家所創造的器物有時是茶具、有時為花器,有時則無需命名。只因她不執著於對稱與完美,而是讓幾何形體在掌中自然生成,形塑出器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因此,她的創作,是一種對「使用」與「存在」的溫柔凝視,不是為了功能的實踐,而是一種可被安放於日常中的靜謐風景。
如 如展期 | 2025年8月1日—9月14日
地點 | 養心藝術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五路一段395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