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と內臓10/3南美館開展!10位日本女性藝術家開啟從感官到時間的探問

聯合新聞網 編輯|詹筱苹

臺南市美術館/南美館推出「皮膚と內臓」展於2025年10月3日至2026年1月18日開展。「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由前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直島藝術計畫推手秋元雄史擔任策展人,集結10位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以4大子題,透過玻璃、漆藝、陶藝、織品、纖維等多元媒材,展現對生命、感官與存在的探問,「皮膚と內臓」展的每件作品都是對自我、世界與時間的深度思考。邀請大家走進南美館欣賞「皮膚と內臓」展的精緻工藝,從中得到個人感官啟發。

臺南市美術館「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圖|南美館

▍當藝術家們做自己喜歡的事

參與展出的10位日本女性藝術家,受到草間彌生在自由中求生存的精神鼓舞,草間彌生在自傳《無限之網》中曾寫道:「不應該受到舊道德的束縛,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皮膚と內臓」展的隱喻

「皮膚と內臓」以動漫《葬送的芙莉蓮》中主角打敗魔王後的旅程故事為隱喻,觀者可透過作品審視自我,重新建構與他者及「來世」的關係。展覽也藉此引導觀眾從過去與幻想中追憶與懷舊、體會靜謐與內在情感,並啟發想像力。觀者透過感官體驗,感受自我與世界的連結,探索存在的意義。策展人秋元雄史及參展藝術家代表佐佐木類表示,展覽並不艱澀難懂,只要以自身感官去體會,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

臺南市美術館推出「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展。圖|南美館
(左)展覽策展人秋元雄史老師、(右)藝術家佐々木類。圖|南美館

▍皮膚と內臓的四大子題

01|記憶與情感:過去與幻想

藝術家|牟田陽日、小林萬里子、綿結

牟田將陶瓷傳統圖像結合個人想像,投射自然觀;小林以「生命的循環」跨越人類與動植物的界線;綿結透過原始技法,追尋超越時代與地域的根源之美。

藝術家小林万里子的作品《無盡的喜悅》。圖|南美館
藝術家牟田陽日《某時某地 一對一》。圖|南美館

02|旅程:探索超越界限

藝術家|佐佐木類

關注旅程與他者的相遇,成為藝術家靈感泉源。佐佐木類透過植物採集展開《植物的記憶》系列,直面土地與旅行的感受,重新發現自我。

藝術家佐々木類透過旅行中採集到的職務,將其封印在玻璃中進行燒製的特殊技法作品。圖|南美館
藝術家佐々木類透過旅行中採集到的職務,將其封印在玻璃中進行燒製的特殊技法作品。圖|南美館

03|邂逅:與他人的共鳴

藝術家|三嶋律恵則、中田真裕、佐合道子、留守玲

藝術家三嶋律恵則與義大利穆拉諾島的工匠合作,在玻璃工藝中引入新表現,使作品隨光線展現不同姿態。中田真裕以時間沉澱記憶,透過色層堆疊留下製作過程的軌跡;佐合道子則在觀察與造形之間探問生命本質。留守玲從日常素材挖掘並顯現其新質地與特性。

藝術家留守玲用金屬熔接與熔斷技法進行創作。圖|南美館
藝術家佐合道子用瓷土創作。圖|南美館
三嶋りつ惠在玻璃燒製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創造出作品的多樣性。圖|南美館
展覽室C第三子題「 邂逅:與他人的共鳴」陳列了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圖|南美館

04|生與死:生命的律動與心理

藝術家|山下茜里、宮田彩佳

回到「生命本質的追尋」山下茜里剝除皮膚的表象,以鮮烈色彩描繪人類的身體,探問「人」的本質;宮田彩佳將MRI影像轉化為藝術,將原本帶有死亡預兆的影像,化為面對身體不確定性的心理回應。

藝術家宮田彩加本次展示的創作靈感源自於自身在醫院檢查所進行的MRI核磁共振檢驗報告圖片。圖|南美館
藝術家宮田彩加〈核磁共振 SM20110908〉系列作品。圖|南美館
藝術家山下茜里的蠟染作品《超越肌膚》。圖|南美館
藝術家山下茜里的蠟染作品《超越肌膚》。圖|南美館

皮膚と內臓-自己、世界、時間

日期|2025年10月3日至2026年1月18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至18:00、週一休館,國定例假日若適逢星期一,照常開放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展覽室 A-D

票價|普通票200元;敬老、學生、台南市民票100元

2025展覽 台南市美術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