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撰稿/林唯哲

我們不一定能全然理解一個視覺設計的做法,因為除了傳達訊息的理性機能外,視覺表現也是感性的,是設計師經驗、想法、意志甚至是個人品味的反射。觀看高田唯的作品時,試著用「直覺的感受」去欣賞——你感覺到什麼?再透過想像,嘗試用五感去描述,就能發現更多他設計中的巧妙之處。

01《高田唯・潛水平面設計展》2018

白底上的黑色不規則塊狀,鋸齒邊緣和厚重量體,給人硬派而前衛的神秘感,巧妙構成引導觀者視線的空間。紅色書法字與螢光粉色星星,充滿八零年代感,高飽和色調彷彿塑料,兩種截然不同的材質感並置,直接的衝突感,呼應了展覽主題「潛水」的未知。透過不尋常的構圖,與材質的假想觸感,暗示這不是一場規矩的展覽,而是一次充滿驚喜的觀看。

02《JAGDA 東京》2016

使用「拼貼異材質」的手法,讓色塊變化出獨特的視覺語彙,呈現像是色紙剪貼而成的隨性感。色塊自成一格,獨立而自信,不規則的對齊打破了傳統設計的工整與對稱,這種數位卻帶有手工感的質地,傳達了反叛的態度,也讓作品跳脫了冰冷精準的數位感,顯得更具生命力與個性。美感不一定要看起來完美,有時保留不經意的細縫,反而能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03《ジョルジョ‧モランディ展》2016

畫面以大面積的米色和淺灰色塊為主,呼應了畫作的沉靜和細膩紋理,讓人產生畫布的聯想。高田唯將畫作中油畫顏料的厚重筆觸與下方平靜的色塊質感相結合,創造出和諧而內斂的視覺,透過材質的質感與色彩的協調,傳達出藝術品本身的寧靜與優雅,讓觀者自然進入安靜的情緒裡。好的設計不一定是複雜的堆疊,而是對本質的深刻理解和應用。

04《高田唯展:形形色色》2018

畫面中四個物件都帶有明顯的黏土感和紋理,像是剛塑形完待乾燥的準完成品。設計師運用「不完美」的材質,挑戰設計的精緻與精準,這種童趣、隨性而富有想像力的表現,與展覽主題「形形色色」完美契合,創造出自由歡樂的氛圍,鼓勵觀者以開放的心態欣賞設計。透過視覺上的異材質模擬,將展覽的「玩心」與「多元」,透過手作感轉化為可以直接感受的樂趣。

05《高田唯展 遊泳グラフィック》2017

混合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覺質地,上方模糊且帶有顆粒感的攝影圖像,中間光滑圓潤的充氣文字,虛實與動靜的對比,巧妙模擬了「游泳」時那種光影晃動、物體變形的感受,將無形的「動態」轉化為有形的「質感」,觀看時彷彿能感受到畫面正在不斷地變化,傳達關於「流動性」的思考,鼓勵觀者不要只追求清楚的表面,而是去感受那些模糊、變動中的美感。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42「迷惘,是好事——高田唯」

帶上留白的企劃,抵達東京與設計師高田唯相遇。

對偶然懷抱好奇,對現況充滿疑問,使我們都渴望對未知世界的新景色,盡可能做出觸動人心的表達。本期專題試圖靠近高田唯的本質與現況,同時在北京、日本、台灣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身上,看見不「標準」卻迷人的動機、試錯、混沌和想望。設計因而存在各種生活場景,在細微的差異中帶來真正的樂趣。

◎圖片提供:Allright Graphics

◎責任編輯:胡士恩

Issue142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