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衡量家的基準,超越言語的表達——聲子蟲柯明
柯明一向話少,但自從學會吉他以來,他始終沒有中斷表達。作為成團17年的搖滾樂團「聲子蟲」主創吉他手,近年柯明也參與不少影視作品的配樂工作,如為《疫起》主題曲〈是我的海〉、洪佩瑜〈你是自由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配樂作吉他編曲。他不以複雜的彈奏技巧填滿樂句,而是用空間感營造氣場,傳達悠遠長流的演奏風格,無論什麼曲風、有無人聲,死忠樂迷應能從細微處察覺,那把吉他是柯明發出的聲響。 
	
今年7月,聲子蟲發行第三張專輯《遺心病》,由六首歌、40分鐘構成聆聽,創作起點是柯明父親2022年罹癌,他把陪病歷程用吉他寫成曲,加入團員的創作,由盧律銘製作而成。《遺心病》從專輯名稱到歌曲命名,給出一種直白卻保留抽象空間的表達,他們在搖滾樂器與電子聲響的張力與壓迫堆疊裡,滲入柔軟。
問專輯完成後有分享給父母嗎,柯明搖搖頭:「從高中玩吉他以來,一直都沒有。」他的顧慮包含擔心後搖曲風對家人來說太強烈,但追問下去,就連兩年前聲子蟲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樂團,他都鮮少直接跟父母說起自己的創作成果。
「可能有聽到吧,妹妹會傳連結給他們。」出身屏東南州傳統大家族,身為家中獨子、也是大哥的柯明,始終在衡量家的距離。他說父親也是話少的人,母親因為負責打理家中大小事靠得比較近,但自從大學考試失利,內心留下不符合家人期待的自責,直到如今年過40,他依然感覺自己與家、尤其與父親相隔遙遠,兩個個體之間有深刻埋藏的不被理解。
《遺心病》很像柯明校準距離感的尺度。父親患病後,有段時間他固定往返台北屏東,身體行動了但心理上還是彆扭,「很想為他們做些什麼,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他看得出放射線治療遺留的難受,但因為父親的一貫不多說,那種無法觸及的感覺,似乎也在他身上留下副作用。
  把陪病寫成歌,是柯明給自己的解藥。創作上遇到的困難是思考用什麼曲式、音色、旋律來描述感受,讓表達不那麼理所當然;而內在的糾結是複雜且難被言說的,因為無論生病或陪病者,在那段必須做決定、相信、承擔的時間裡,各種大小的磨難都悄悄留下痕跡,他們必需在恐懼中騰出位置,安放希望與肯定的力量,後遺症是每個人的心多多少少磨損的傷。 
	
問陪病期間印象深刻的畫面,柯明回想有一次在家吃飯,父親治療後的狀況吃得很慢、也吃不太下,「那個眼神是我很少看過的,小時候覺得爸爸很壯很高大,面對吃飯這麼簡單的事情,他變得要花很多力氣,甚至做不太到。」就連父親閉上眼睛,他都看得見眼裡的無力。
柯明還是沒有開口,「他應該沒注意到我在看他,這也許就是我們很像的地方。」他覺得人越長大,越能看清楚自己與父母相似之處,聊到這裡關係終於拉近了,從小學鋼琴、玩吉他、看小說,創作旋律之前要先擁有建構畫面的想像力,那都來自母親的影響。
  陪病後的他覺得自己更能妥協,以前心裡比較多執念,衝突矛盾常常發生,現在的他不僅願意面對家人的情緒,還開始有很多問題想問——想知道父親為何一生虔誠面對信仰、在廟裡總是那麼熱情,想知道父母還有沒有想做的事情、想過怎樣的生活,有沒有未曾去過但很想抵達的地方。 
	
《遺心病》是柯明在自己病歷表加上的一筆紀錄,是一件幸福也幸運的作品,他臉上浮現難得喜悅的表情,似乎超越了陪病或陪伴,更像一個內在小孩始終沒有放棄建立衡量家的基準,不被理解的感覺並未因此消失,只是隨著音樂表達,從他悶住的心裡找到開口流向他方。
  訪談後,我們向柯明索取與父親有關的照片,他傳來一張過年拜拜時偷拍的父親小腿,寫上註解:「某次過年返家,意外發現爸爸穿著我的樂團聲子蟲的襪子,有點有趣。」如果可以寫出另一種版本的圖片說明,那或許是柯爸從未開口給出兒子的肯定,超出言語的表達,是這對父子一直以來相連的默契。 
	
演出時間|2025.9.20 ㊅ 20:00
演出地點|Legacy TERA
票價|9.19預售票1200元、9.20現場票1500元
本文選自《500輯》Issue141「家的模樣」家是原點,映照一個人的本來面目。本期收錄五位不同世代男性談論家與自身關係的視角,他們以電影、表演、繪畫、音樂、書寫表達,無論是否直接說愛,相距多遠,家始終在他們心中駐足,成為與世界連結的基礎。家的模樣不斷變形,伴隨著柔軟與堅毅,始終存在你我身上。

◎圖片提供:柯明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登場!集多國藝術家一揭當代社群觀看現象2025/10/30
-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2025/10/30
- 
					
						
							  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2025/10/29
- 
					
						
							  臺灣首場國家級教育會展多元主題展現教育新風景 共創AI世代學習新願景2025/10/29
- 
					
						
							  兩無罣礙的柔軟自在 蔣勳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正式發表2025/10/29
- 
					
						
							  梵克雅寶Perlée台北101開展!Perlée系列的夢幻限時體驗空間2025/10/28
- 
					
						
							  蜷川實花海外最大規模展覽《彼岸之光,此岸之影》明年1月台北華山登場2025/10/28
- 
					
						
							  舒淇首度編導《女孩》本週正式上映!獻給所有受過傷仍勇敢成長的女人2025/10/27
- 
					
						
							  樹火30特展「歸根」!發現「紙」的萬種面貌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