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浪人私評論】因應疫情急速成長的台灣畢展群像
四年前,成大工設率先獨立新一代設計展之外辦展獲得廣大迴響,後來也出現以台科為首的三校聯展,松山文創園區甚至有畢業展季,我認為可歸功台灣近年策展文化興盛且質量俱佳。2020年新一代設計展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加速獨立展覽品質升級,各校紛紛效法新一代設計展開設線上展覽外,像實踐媒傳主視覺非常好看,還請到重量級講師如尹國賢導演等開設講座;台科大設計系開設直播頻道,讓同學可以在鏡頭前介紹自己作品;輔大應美每組畢製都設計了IG濾鏡鼓勵網友下載使用互動,得到偌大宣傳效果,如何活用網路宣傳畢展已是時勢所趨。
不過今年最讓我激賞的仍是成大工設。他們redesign畢製流程,依各組題目特性邀請數十位業內講師進行工作坊,讓同學跟老師深度討論,甚至大膽向學校建議給分比例,系上老師只針對平時表現給分,上下學期加起來僅三次的發表評圖由外部講師給分,大膽程度讓我瞠目結舌。這樣的過程仰賴同學高自主性之外,老師也要有足夠的勇氣與信任,才能達到一場教學相長的雙贏結果。
據說成大工設系上有冊獨立策展心法,每年累積經驗後傳承,讓後人可以站在前人的終點起跑。今年新一代設計展終於開設粉絲專頁,並開始累積台灣畢業製作資料庫也是同理,讓未來進行畢製的同學有大數據參考。當台灣畢製經驗也能傳承,期許未來畢製評選不會再讓人覺得呵欠連連,而能看到具有獨特面貌的「真.新一代」。
責編/楊偉成
最新文章
資深企畫葛大為:為自己的人設負責,讓創作成為他人的動能
2021/03/04Clubhouse熱潮下,創作者過度關注「當下」的危險
2021/03/04旅法作家陳穎Ying C./甜點與酒的甜蜜邂逅:台北這些地方推薦給酒迷
2021/03/03樂評人袁永興/聲音傳播新面貌:同步共感、深度參與的Clubhouse
2021/03/02文化觀察者于國華/來自市場的情味:在台東 Icifa 感受從自然到餐桌的食材旅程
2021/02/28文化觀察者李清志/社區的客廳:街角咖啡店
2021/02/25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第一代法國美食家布西亞.薩瓦蘭: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人
2021/02/25策展人梁浩軒/你青春裡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來過了嗎?
2021/02/23旅日作家張維中/語音社群 Clubhouse 讓我想起的事:Twitter 崛起前的日本社群軟體 mixi
2021/02/18美食作家張聰/AKAME新品牌MATHARIRI是一間餐廳,還是一個趨勢的開始?
2021/02/15創意人李擴/疫情時代,人們何必守在擁擠城市?宅家經濟再定義
2021/02/15張家齊/把愛人還給她的家人,是一種現代的體貼
2021/02/09【閱讀與思考派對】李惠貞談薩古魯智慧:從日常開始練習回應的能力,那就是一種自由
2021/02/07【閱讀與思考派對】李惠貞╳葉肇元:善用AI,也能讓人類智慧更精進
2021/01/30旅法作家陳穎Ying C./經此一疫,甜點店是未來餐飲業新希望?
2021/01/29文化觀察者李清志/談大和頓物所、驛前大和旅社:屏東咖啡香與老建築再生
2021/01/29文化觀察者于國華/被低估的農業國家隊,走訪西螺延平老街「永豐米糧行」
2021/01/29策展人梁浩軒/藝術與潮玩:「大人的玩具」與「小孩的收藏品」
2021/01/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