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生活本事】泛科學鄭國威/人類必須節制,才有未來可言

2020/08/13 鄭國威

2020年讓地球人學到很多新的事情:原來奧運是會延後的;原來油價可以低於零;原來口罩可以貴到讓人戴不起,以及要人戴上口罩可以這麼難。還未見盡頭的疫情持續教我們新事情,許多人因此稱之為「黑天鵝」。這詞泛指那些起初沒人能預料到會發生,發生後卻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乍聞下,把疫情稱為黑天鵝也合理。但細思後,我想與其說它是黑天鵝,不如說是「房間裡的大象」,巨大且早已存在,只是一直被忽視。

還未見盡頭的疫情持續教我們新事情,鄭國威認為,與其說它是黑天鵝,不如說是「房間裡的大象」,巨大且早已存在,只是一直被忽視。 圖/鄭國威提供
還未見盡頭的疫情持續教我們新事情,鄭國威認為,與其說它是黑天鵝,不如說是「房間裡的大象」,巨大且早已存在,只是一直被忽視。 圖/鄭國威提供

這麼問好了:我們知不知道野生動物身上有陌生的病菌?知道。知不知道人類一直在加速砍伐森林,抹除野生動物的棲地、有時還抓牠們來加菜?知道。

我們知不知道全球化至今,病菌要從世界上任一角落傳播開來,只差一架班機?我們知不知道貧富差距擴大跟經濟分配不均,讓許多國家人民對政府的治理手段越來越反感?我們知不知道社群媒體跟搜尋引擎已把每個使用者塞入量身訂製的資訊繭房裡,只看也只信自己認定的真實?我們知不知道全球暖化正在逼熱帶病媒朝高緯度地區蔓延、同時也使凍原裡的古代病菌重現人間?

我們都知道。既然房間裡的大象已成群,又何必為了讓自己好過點,硬將疫情冠上黑天鵝之名?

知名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在《人類大命運》裡一針見血地指出,儘管人類一邊搞出很多新麻煩,也的確在短短幾代裡獲得如同神祇般的能力,將戰爭、饑荒、疾病都納入控制。舉例來說,遇上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這種傳染病,雖然沒辦法說擋就擋,但我們已經不再像古代人那樣,視其為天意或神罰,而是向科學尋找解藥跟疫苗,或是把問題歸咎於生化實驗室或掩蓋事實的獨裁政府,以一種可控可管的談論方式來對待它。

再想深一層。同樣以象為比喻,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心智運作可以分為象與騎象人。象代表我們的感性、潛意識、直覺衝動。騎象人則是理性、意識、深思熟慮。前者力大無窮、橫衝直撞;後者欠缺經驗,引導無方。合併兩個大象比喻,那麼房間裡的終極大象不是別的,就是人類。就是不設限地對GDP成長上癮、為享受而破壞,放棄了自制,將一個地球當成三個在用的人類自己。如《甜甜圈經濟學》作者凱特・拉沃斯所言,傳統經濟學正在殺死地球,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卻也沒能讓所有人過上有尊嚴且繁榮的生活。

那麼,人類未來最要緊的生活本事――如果我們還希望有未來的話――就屬「節制」了。我知道這兩個字落伍老氣又不好玩,所以若你覺得北歐極簡風、日式斷捨離、矽谷數位排毒等說法比較有吸引力,那也行。不知如何讓騎象人拉緊韁繩,給大象正確也明確的指令?雖然時間不多了,但沒關係,我們至少可以別再無視、避談這頭大象,就從現在起。

最新文章

大班樓主理人葉一南(左)與已故作家、美食評論家蔡瀾先生(右)交情甚篤。圖/葉一南...

有教養的瀟灑—懷念蔡瀾先生

2025/07/03
陳逸飛先生的作品「水鄉」。圖/姚謙提供

藝術收藏家姚謙/不要對寫實繪畫有偏見

2025/07/02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劇照。圖/CATCHPLAY+ 提供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排隊問題是參觀世博會的一大試煉。圖╱李清志提供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真人版「馴龍高手」劇照。圖/UIP提供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無赦之仇》劇照。圖/Netflix提供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你會在避難包中放入自己喜歡的零食點心嗎?又是哪些呢?圖/Ying C. 陳穎提供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鄭宜農。圖/邊走邊聽有限公司提供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莫子儀醉戲演得太逼真。圖/逆光電影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