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浪人私評論】進擊的台式美學與地方style
自從2016年雙十國慶設計開始找設計師操刀後,越來越ㄅㄧㄤˋ的設計顛覆台灣民眾美學認知,更有許多人做出網路對比圖,訕笑過去擁抱黨國體制的華國美學,已不再符合當下年輕人潮流。此外,從民間倡議的「身分證再設計」有了立委推波助瀾,很近的未來,我們將會擁有一張絕美的數位身分證;而前陣子為了國人出國出示護照時,不再被誤認為「China」,外交部公布了新的護照封面,在不更動預算與觸動太多華國美學擁護者的敏感神經下,在可接受的最小變動內,我們有了可清楚被辨識的台灣護照。這幾年下來,高舉台式美學的旗幟下,華國美學已漸不復存。
中央持續推動美學翻轉是一回事,但地方style仍讓人啞然失笑,尤其是在台灣各地大量出現的異國文化移植。宜蘭魔法古堡民宿、溪頭妖怪村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參考標的是什麼,是否有原版授權尚且不論,但我們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外國IP大雜燴園區,而不能真正用台灣文化創造出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IP?
回頭想想,小時候參加的團體國旅中,最熱門的景點當數九族文化村。已成立30餘年的園區,至今遊樂設施仍推陳出新,甚至有VR遊戲主題,加上靠近擁有原民傳說的日月潭,在報復性國旅如此興盛的此刻,不禁讓人想在中秋連假規劃出遊一番。只是這樣主題明確的原民樂園,依舊搭配著不明所以的水沙連歐洲花園、西班牙海岸、馬雅探險等,雖說台灣本身是個多元文化混雜的國家,但我們真的需要如此藉由其他國家的文化IP附身 ,才有辦法提升國人的遊玩意願嗎?
讓我去一趟台北松山車站的citylink,走進轉運鳥居的陰陽結界,靜心思考一回。
設計發浪
最新文章
-
雀雀/台灣感性《我們與惡的距離II》為「最美的風景」升級
2025/06/21 -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剛從「世博地獄」回來
2025/06/16 -
塗翔文/「馴龍高手」:真人版情感力量全面升級 喚起大人世界共鳴
2025/06/16 -
雀雀/《無赦之仇》角頭修羅道 韓國影劇呈現地獄朝鮮樣貌
2025/06/14 -
陳穎Ying C. /戰爭與日常:避難包中的能量與慰藉
2025/06/13 -
樂評人左光平/鄭宜農 以音樂畫記人生圓缺
2025/06/09 -
雀雀/台劇《喝酒吧!笨蛋》:故事和特調、調劑生命的滋味
2025/06/07 -
藝術收藏家姚謙/重回藝術現場—藝術不再只是單向的凝視
2025/06/05 -
馬欣/無法成熟的大人是如何成為暴力源頭—不寒而慄的「滿血復活」
2025/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