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綻放】「愛」曖內含光:史上首度女建築師雙人組,勇奪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由愛爾蘭建築師法瑞爾(Yvonne Farrell)與麥納瑪拉(Shelley McNamara)拿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女性雙人組。
普立茲克獎長久傾向頒給男性明星建築師為人詬病,即便夫妻檔也僅男性能獲殊榮,反映建築工作環境嚴重的性別不平等。這次選擇低調在業界與教育界努力耕耘的女性雙人組建築師,委員會特別指出:「從過去至今日這項職業都由男性主導,她們在這領域中作為先驅開創堪稱楷模的專業之路,同時也為他人點亮一盞明燈。」
法瑞爾(Yvonne Farrell)與麥納瑪拉(Shelley McNamara)1978年在都柏林成立格拉夫頓建築師事務所,曾獲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也曾擔任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聯合策展人。
她們善於設計公家機關與教育建築,大量運用自然光線,強調建築與環境的連結,在粗獷主義與結構主義的冷靜外觀下不失輕盈溫暖,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米蘭校區(2008)以及祕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2006)皆為出色的案例——正如頒獎理由:「她們的合作是真正的互補,兩者相依相生。其建築展露驚人的力量,在各個層面都與當地環境緊密連結。她們保持作品本色,同時對每個委託建案因地制宜,並且承擔責任、面對公眾,超越了建築師的必要條件。」
兩人也熱衷於教育,深信教學相長,自都柏林大學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我們嘗試淬鍊自己的經驗,並將其贈與年輕學子,以便他們能對自身文化的成長有所貢獻。」改變,或許就從法瑞爾與麥納瑪拉開始。
法瑞爾與麥納瑪拉小檔案
法瑞爾1951年生於愛爾蘭塔拉莫爾(Tullamore)。
麥納瑪拉1952年生於愛爾蘭利敦瓦納(Lisdoonvarna)。
兩人於都柏林大學學院求學時相識,建築作品一方面受到當時校內興起的理性主義洗禮,另一方面也深受兒時記憶影響。法瑞爾成長的小鎮「有廣場、石造倉庫、精雕細琢的房舍,還有一條切過鎮上的運河。鎮邊橡樹成林,每到春天時便有遍地的藍色風鈴草。」而麥納瑪拉曾造訪阿姨的住處,那是間建於18世紀的美麗房子,「我清楚記得空間與光線帶來的悸動,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天啟。」由此不難理解格拉夫頓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為何如此重視自然環境。
除了教職之外,兩人也屢獲擔任訪問學者機會,在世界各地演說,專業成就更是不勝枚舉:2002、2008年代表愛爾蘭參加威尼斯雙年展;2008年以米蘭博科尼大學大樓獲得世界年度建築獎;2009年都柏林財政部大樓榮獲公民信託獎及愛爾蘭建築協會特別獎;2016年憑藉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奪得首屆RIBA國際獎;2020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
最新文章
許育華/從William Morris、Marimekko到Dries Van Noten,植物是創作人最好的大自然導師
2021/04/15植物創作者的養成,溫度物所Wayne:從服裝設計到空間陳列,讓美好發生
2021/04/14深圳海事博物館競圖作品掀討論:玻璃建築體「冰山與大海」,以共生概念喚醒永續議題
2021/04/12最美區間車EMU 900首航:方序中操刀「FUTURE IS NOW」系列主視覺,摩登畫風、幾何色塊打造鐵道未來感
2021/04/02設計發浪/重點不在Logo方變圓,而是小米品牌內涵「ALIVE」的重新定義
2021/03/31北捷25週年識別再進化:直覺洗鍊、簡約輕盈,Plan b操刀設計、Bito首發動態識別
2021/03/30justfont團隊策劃《怎辦!字型怪怪的?》松菸開展:從聲光互動到親手創造,3大展區貼近字體脈動
2021/03/29擾動小島,激起漣漪——兩年一度「漁光島藝術節」:去感受,才能療癒自己
2021/03/24春池玻璃╳向罕設計《玻璃自然形GLASS IN NATURE》即將登場:看見玻璃自然形態,探尋生命循環本質
2021/03/19璀璨光芒引領時代前行 致敬香奈兒N°5的5個關鍵字
2021/03/192021普利茲克建築獎揭曉:由法國雙人組建築師摘下,「永不拆毀」理念回應都市更新議題
2021/03/172021新一代設計展5月登場:聶永真團隊操刀全新識別,宣告40週年大轉型
2021/03/15游泳池改造為多功能辦公空間:Linehouse在上海的全新嘗試
2021/03/08攝影師袁斯樂鏡頭下的壯闊香江,無人知曉的魔幻奇景
2021/03/04設計發浪/限時動態正流行,「濾鏡設計師」應運而生
2021/03/04愛美食的你一定見過這些設計,「果多設計」台德夫妻雙人組:設計就是解決問題
2021/03/03以鏡面與書架呼應城市獨特地貌:中國建築團隊 X+LIVING 攜手魔幻書店「鍾書閣」打造全新複合式空間
2021/02/28仿若山體的有機建築: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首座旅宿作品「了了礁溪」試營運
2021/02/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