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綻放】「愛」曖內含光:史上首度女建築師雙人組,勇奪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
2020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由愛爾蘭建築師法瑞爾(Yvonne Farrell)與麥納瑪拉(Shelley McNamara)拿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女性雙人組。
普立茲克獎長久傾向頒給男性明星建築師為人詬病,即便夫妻檔也僅男性能獲殊榮,反映建築工作環境嚴重的性別不平等。這次選擇低調在業界與教育界努力耕耘的女性雙人組建築師,委員會特別指出:「從過去至今日這項職業都由男性主導,她們在這領域中作為先驅開創堪稱楷模的專業之路,同時也為他人點亮一盞明燈。」
法瑞爾(Yvonne Farrell)與麥納瑪拉(Shelley McNamara)1978年在都柏林成立格拉夫頓建築師事務所,曾獲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也曾擔任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聯合策展人。
她們善於設計公家機關與教育建築,大量運用自然光線,強調建築與環境的連結,在粗獷主義與結構主義的冷靜外觀下不失輕盈溫暖,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米蘭校區(2008)以及祕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2006)皆為出色的案例——正如頒獎理由:「她們的合作是真正的互補,兩者相依相生。其建築展露驚人的力量,在各個層面都與當地環境緊密連結。她們保持作品本色,同時對每個委託建案因地制宜,並且承擔責任、面對公眾,超越了建築師的必要條件。」
兩人也熱衷於教育,深信教學相長,自都柏林大學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我們嘗試淬鍊自己的經驗,並將其贈與年輕學子,以便他們能對自身文化的成長有所貢獻。」改變,或許就從法瑞爾與麥納瑪拉開始。
法瑞爾與麥納瑪拉小檔案
法瑞爾1951年生於愛爾蘭塔拉莫爾(Tullamore)。
麥納瑪拉1952年生於愛爾蘭利敦瓦納(Lisdoonvarna)。
兩人於都柏林大學學院求學時相識,建築作品一方面受到當時校內興起的理性主義洗禮,另一方面也深受兒時記憶影響。法瑞爾成長的小鎮「有廣場、石造倉庫、精雕細琢的房舍,還有一條切過鎮上的運河。鎮邊橡樹成林,每到春天時便有遍地的藍色風鈴草。」而麥納瑪拉曾造訪阿姨的住處,那是間建於18世紀的美麗房子,「我清楚記得空間與光線帶來的悸動,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天啟。」由此不難理解格拉夫頓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為何如此重視自然環境。
除了教職之外,兩人也屢獲擔任訪問學者機會,在世界各地演說,專業成就更是不勝枚舉:2002、2008年代表愛爾蘭參加威尼斯雙年展;2008年以米蘭博科尼大學大樓獲得世界年度建築獎;2009年都柏林財政部大樓榮獲公民信託獎及愛爾蘭建築協會特別獎;2016年憑藉秘魯利馬工程技術大學奪得首屆RIBA國際獎;2020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
最新文章
我們該建造橋樑,而不是牆壁:三座美、墨邊境圍牆「蹺蹺板」獲Beazley年度設計獎
2021/01/21家的新日常:重新定義「理想」,住家變成多功能避風港
2021/01/14漢堡王相隔20年換全新Logo 為什麼重回90年代風格老路?
2021/01/13亞洲最古老地鐵「銀座線」翻新:乘載傳統與創新設計,迎接旅客下一次的到來
2021/01/11662個行李箱、76157支口紅⋯日本西武百貨新年廣告用「收據」溫暖疫情下的人心
2021/01/07Milton Glaser、Terence Conran、皮爾卡登 ⋯ 那些2020年離開人世的偉大設計師們
2021/01/07植物葉片印上歷史人物與圖像 英國藝術家Almudena Romero探索的殖民文化
2021/01/06用竹子與回收塑膠打造工作室住宅 結合手工藝創造傳統與現代的撞擊
2021/01/06陳若齡/將時尚帶入大眾,勇於被討厭的皮爾卡登
2020/12/30Pantone 2021 年度代表色發布:「亮麗黃」、「極致灰」帶來希望與安穩,一掃2020年陰霾
2020/12/11如何面對未來變化?臺南用設計回應——專訪2020臺南設計週:染織設計「wa. textile」、舊單車再生「Rebike」
2020/12/10【許陳曜專欄】現在「聯名」怎麼玩?異業跨界 X 在地情懷
2020/11/20陳若齡/從《艾蜜莉在巴黎》到《后翼棄兵》,那些服裝說的更多故事
2020/11/10【陳若齡專欄】許給未來的設計——「荷蘭設計周」之獻給2020年的虛擬展,現正熱映中
2020/10/24【表演藝術】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看莎妹劇團:前衛,實驗,追求酷
2020/10/21【島內旅行】懷念日本溫泉的任意門,就在谷關的虹夕諾雅
2020/10/09秋末盛會「500趴」主視覺搶先釋出!設計師葉忠宜:能馬上取得共識的作品就不酷了
2020/09/24高雄「興達港」好設計引話題:提袋包裝、看板旗幟緊扣在地海洋文化,帶來美感體驗的可能性
2020/09/2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