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生活】跨足商業設計和藝術創作,創作者王宗欣的心得分享

2020/04/07 楊偉成

大學主修傳統水墨的王宗欣,是近年市場聲量高漲的跨界藝術家。 圖/陳立凱拍攝
大學主修傳統水墨的王宗欣,是近年市場聲量高漲的跨界藝術家。 圖/陳立凱拍攝

畢業於華梵大學美術系的王宗欣Cowper,是近年市場聲量高漲的跨界藝術家。雖然大學主修傳統水墨,但當時適逢網路開始盛行,逐漸模糊傳統的藝術界線,他大三便開始鍾情數位領域,憑藉自身對於美術方法論的掌握,熱衷學習coding(編碼)並研究程式和互動行為,在學期間即被動畫工作室簽成作家,大四整年都在連載網路動畫。

「雖然我有意想成為藝術家,但那個時候更在意的是如何讓作品和想法在網路上被更多人看到甚至產生互動。」這也呼應了Cowper創立的「dosomething studio」,跨足商業設計和藝術創作,在作品互動體驗的營造上更是為人稱道。2016年他受邀加入台北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隔年的賽事行銷風風火火;在三金典禮上的包裝動態設計,也翻新了大眾對於頒獎典禮的陳舊印象。

美國藝術家Kaws轉譯符號的過程,帶給彼時剛踏入藝術領域的王宗欣很大震撼。 圖/陳立凱拍攝
美國藝術家Kaws轉譯符號的過程,帶給彼時剛踏入藝術領域的王宗欣很大震撼。 圖/陳立凱拍攝

台灣藝術圈的奇異存在 創作路線的分進合擊

2011年,Cowper和策展人梁浩軒、平面設計師方序中等人聯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共同策展「末.未2013-world is over?」,「我一直沒有進入藝廊體系,卻直接受邀進入美術館策畫議題展覽,回想起來算是自己不標準藝術生涯上的重要契機。」說不擔心最終的呈現成果太設計師本位那是騙人的,在創作論述的產製上,他特地向身為藝評家的大學教授討論。那次經驗之後,執行商業案件多年的他,眼光回歸創作和自身藝術喜好的連結。

Cowper坦言商業案裡的創作性終究有其局限,隨著年歲漸長,他對於藝術媒材的包容性越來越廣。和不少喜愛街頭潮流的年輕人一樣,日本裏原宿文化開啟他的收藏之路,尤其關注藝術家轉譯符號的過程,「像Kaws翻玩迪士尼的經典元素帶給我很大震撼,原來翻轉深植人心的icon這麼有趣。」這影響了Cowper的藝術創作路線,他結合神明和品牌信仰,如關公×APE、釋迦牟尼×Off-White,推出了被中國大陸稱為「潮流造神」的神像系列,不少人向他訂製收藏。而從學生時代便深耕的互動數位錄像也並行發展,繼續活化成長。

王宗欣結合神明和品牌信仰,推出如關公×APE、釋迦牟尼×Off-White的神像系列,不少人向他訂製收藏。 圖/陳立凱拍攝
王宗欣結合神明和品牌信仰,推出如關公×APE、釋迦牟尼×Off-White的神像系列,不少人向他訂製收藏。 圖/陳立凱拍攝

收藏像是貨幣流動 包浩斯影響藝術思考

他第一件收藏的藝術品,來自華裔旅美藝術家張容瑱的畫作,對方在一次live painting(現場繪畫)的場合以壓克力顏料完成作品,原本寄存在策展方的倉庫裡,Cowper看到照片後直覺想要收藏,「很喜歡這幅圖畫給我的情緒,未必精細卻十分療癒。」藝術家認為與其將其閒置,賣給有需要的人的確是更好的結果,這也是她人生第一件賣出的作品。既然自身也是藝術創作者,那麼看待收藏行為上是否有什麼特別想法?「由於也開始販售個人的作品,我會把得來的錢全部拿來買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這像是貨幣流動,每個人都在花錢的時候大家都會富有。」Cowper相信好的東西應該被鼓勵,有人願意支持自己,那轉向購買喜愛的藝術再自然不過。

王宗欣坦言商業案裡的創作性終究有其局限,隨著年歲漸長,他對於藝術媒材的包容性越來越廣。 圖/陳立凱拍攝
王宗欣坦言商業案裡的創作性終究有其局限,隨著年歲漸長,他對於藝術媒材的包容性越來越廣。 圖/陳立凱拍攝

「在大眾的傳統思考裡,藝術收藏跳脫了基本需求,對我而言,包浩斯鬆動了這樣的認知。」來自德國的包浩斯學校提倡把藝術創作轉化成可被量產的物品,雖然力倡實用主義,但卻沒有停下對於美感的追求。「其實村上隆也一直提出類似的觀點,為什麼藝術家不能更像一位總監的身分制定好標準,讓工廠完成作品?」Cowper深知這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高價的珍稀手工作品絕對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若有朝一日藝術界能迎來更親民的訂價門檻,那麼收藏就不再是那麼遙遠的行為。

藝術生活

【藝術生活】進入藝術市場前,必須理解的事

【藝術生活】進入藝術市場前,必須理解的事

2020/04/11
【藝術生活】參考客觀數據,進行每一次的收藏投資

【藝術生活】參考客觀數據,進行每一次的收藏投資

2020/04/12
【藝術生活】認識當代傳奇藝術品,從2019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說起

【藝術生活】認識當代傳奇藝術品,從2019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說起

2020/04/12

最新文章

郭旭原(左)和黃惠美以鋼構雕塑,傳達人與建築與場域的關係。圖/大尺建築提供

郭旭原 黃惠美的建築跨界藝術 「煉計畫」鋼構裝置連結人與建築和藝術

2025/10/03
2025高雄設計節「高潮指南」盛大開展!旅日設計師林唯哲擔綱策展,以七大展區掀起...

2025高雄設計節駁二展出!林唯哲攜手60位創作者讓城市變身潮牌

2025/10/03
攝影/李昀蓁

東京建築女子/走進日本滋賀NOTA SHOP!感受田園中的陶器生活藝廊

2025/10/01
SANAA台灣首作「臺中綠美圖」首度開箱!10月底正式啟動試營運
。 圖/臺中綠...

台中綠美圖開箱10月試營運!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臺灣首作呈穿透之美

2025/09/27
跨越86年丹麥經典工藝品牌 Vipp以全新極致色彩銀灰鋁 Aluminium,演...

夢幻廚具Vipp全新「銀灰鋁」森/CASA亮相!一展丹麥極致金屬工藝

2025/09/27
Apple銀座零售店將於9月26日重新開幕,地點位於熱鬧的銀座區,這裡也是App...

Apple Store銀座店9/26東京開幕!走進Apple歷史的海外首店新風華

2025/09/26
法屬玻里尼西亞珊瑚礁白化,突顯海洋危機。海洋保育攝影師克莉絲汀娜・米特麥爾以影像...

勞力士「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從時間的印記,走向地球的未來

2025/09/18
柒木設計宣佈全新金屬版本的糖蔥燈上市,並同步於朋丁推出「The Metal Ag...

柒木設計金屬版本糖蔥燈亮相!新品微型展9/16-20朋丁展出

2025/09/16
林口國家檔案館9/2試營運!建築設計、展覽、裝置藝術、交通全攻略。photo b...

國家檔案館9/2林口試營運!建築設計、展覽、裝置藝術、交通亮點一次看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