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C.Craft首檔展覽「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登場:工藝並不遙遠,體現在島嶼各個角落

2020/08/27 沈佩臻

今晚我是手作品〈孤島〉將木屐製作時的邊角廢料作為靈感啟發,以文字和觀者進行無聲互動。 圖/C.Craft提供
今晚我是手作品〈孤島〉將木屐製作時的邊角廢料作為靈感啟發,以文字和觀者進行無聲互動。 圖/C.Craft提供

談起工藝,許多人直覺聯想到歐洲匠人、日本職人,隨疫情全球蔓延,我們將目光再度聚焦台灣這座島嶼、幾十年來土生土長的美好,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立的新工藝品牌「C.Craft」應運而生,將焦點拉進遍佈全台100多間工藝聚落,每年舉辦一檔展覽,以文化創意串連社區工藝,進一步活絡台灣工藝與地方創生

C.Craft首檔展覽「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透過6位藝術創作者親自造訪宜蘭、花蓮、台東共6個工藝社區,以不同媒介側寫揉和進作品,在地工藝社區與藝術家們,彷彿兩座島嶼,相近卻又好奇遙望,帶來相互參照激盪後的工藝作品。

工藝離我們並不遙遠,是常民的藝術、生活真實的模樣。 圖/沈佩臻攝影
工藝離我們並不遙遠,是常民的藝術、生活真實的模樣。 圖/沈佩臻攝影

工藝不只是文化,更是生活真實的樣貌、常民的藝術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由兩個年輕團隊「佳佳百貨」、「沿岸製作」進行策展,邀請「今晚我是手」文字創作者吳季禎、「一隅有花」花藝師王亦瑀、音樂創作者雷擎、設計與木工工作室「東村 TungVillage」、影像創作者吳姿瑩、詩人歌手許含光,各自前往宜蘭白米社區、花蓮豐濱新社、花蓮光復馬佛、花蓮富源社區、台東富豐社區,花蓮北林三村社區感受在地工藝之美,並就地取材、結合自身藝術能量,將一道道風景放進展場中。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策展人陳彥安。 圖/沈佩臻攝影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策展人陳彥安。 圖/沈佩臻攝影

策展人陳彥安:「工藝並不遙遠,它體現在島嶼的各個角落、在你我身邊。透過此次展覽以不同視角觀看,也可以試著思考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工藝即生活,看著展覽中象徵一座座島嶼的展示台上每項在地社區工藝品,都是多年來社區職人技藝的延伸、真切在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這些散發著「使用美」的工藝,不只是文化,更是生活真實的樣貌、常民的藝術。

從專業工具刨刀、手斧到平常使用的塑膠小臉盆、日曆,工藝師的生活如你我一樣尋常在地。 圖/沈佩臻攝影
從專業工具刨刀、手斧到平常使用的塑膠小臉盆、日曆,工藝師的生活如你我一樣尋常在地。 圖/沈佩臻攝影

6位藝術創作者 ╳ 6個台灣在地社區

活動現場,身兼歌手及鼓手的雷擎播放預先在花蓮北林三村社區錄下的居民日常對話,同時透過鼓棒敲擊在花蓮周遊山水間搜集來的工具與材料,家常人聲及節奏碰撞聲一點也不衝突,如果要形容,我想這就是台灣的人情味。「親自造訪北林三村就地取材時,聽著北林三村社區葉老師分享,發現每種用料、塗料不同都讓聲音產生差異,從零到變成樂器、音樂的過程,充滿啓發性與突破感,而葉老師雙親對話的人聲錄音融入音樂中也很有溫度」雷擎演奏後分享。

雷擎進行開幕表演。 圖/C.Craft提供
雷擎進行開幕表演。 圖/C.Craft提供

此外,本名吳季禎的「今晚我是手」則與宜蘭蘇澳鎮白米社區合作,作品〈孤島〉將木屐製作時的邊角廢棄木料作為當下的靈感啟發,刻上「孤島」、「不停改變的自己」、「人和海一樣時時刻刻都在改變,變成各種樣子」等字樣,以文字和觀者進行無聲互動,像遊戲或實驗般刺探讀者的心。

「今晚我是手」吳季禎作品〈孤島〉。 圖/沈佩臻攝影
「今晚我是手」吳季禎作品〈孤島〉。 圖/沈佩臻攝影

歌手許含光前往花蓮溪和秀姑巒溪的交界、以馬佛陶為名的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以及瑞穗鄉富源社區,體驗染布並創作出文字作品〈他說他曾經聽得懂鳥語〉。花藝師王亦瑀則從精通香蕉絲編織、刮絲工法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帶回了香蕉絲,取代棉線運用在花藝作品〈到更亮的地方〉中。

許含光文字作品〈他說他曾經聽得懂鳥語〉。 圖/沈佩臻攝影
許含光文字作品〈他說他曾經聽得懂鳥語〉。 圖/沈佩臻攝影

一隅有花作品〈到更亮的地方〉。 圖/C.Craft提供
一隅有花作品〈到更亮的地方〉。 圖/C.Craft提供

影像創作者吳姿瑩創作出〈時間浮游〉,以慢鏡頭捕捉花蓮富源社區工藝及花蓮山景,透過兩層布幕、疊影打造看似虛幻的影像,邀請民眾走進布幕間,彷彿踏入工藝的時間縫隙。「東村」平面設計師沈貽華與木工師林星、邱俊瑋身為花蓮住民,一路造訪花蓮縣瑞穗鄉富源社區、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台東市富豐社區,用當地特色工藝材料創作〈東村事發〉系列,包含蕉絲雲燈〈雲山〉、月桃編織屏風〈秘境〉等裝置作品。

吳姿瑩Wuz作品〈時間浮游〉。 圖/C.Craft提供
吳姿瑩Wuz作品〈時間浮游〉。 圖/C.Craft提供

東村作品〈東村事發〉系列。 圖/C.Craft提供
東村作品〈東村事發〉系列。 圖/C.Craft提供

工藝即日常縮影,在台灣這座島嶼來趟工藝行旅

12個相對應的工藝與創作,宛如12座島嶼,娓娓道來關於東部在地工藝的故事與累積數代的文化美學。此次策展團隊製作「工藝旅遊地圖」,內容有社區故事、工藝體驗課程、1至4日的五條旅遊路線建議,按圖索驥乘著工藝之美在島內旅行。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主視覺結合香蕉絲、藍染、木屐、馬佛陶等各地工藝元素。 圖/C.Craft提供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主視覺結合香蕉絲、藍染、木屐、馬佛陶等各地工藝元素。 圖/C.Craft提供

【工藝之外──還要多久才到?】台灣社區在地特色工藝展

日期:8/27(四)至10/11(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9:30至17:30(週一休館,國定假日除外)

地點: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4F(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1號)

門票:免費入場

推薦閱讀

讓設計帶來真實的幸福!策展團隊「格式」改造廢棄車庫,為南投親愛國小構築實驗性教育空間

13個房間創作藝術節登場!在「看不見的城市」體驗不用出境的奇幻旅行

工藝

中體西用美學的極大化:SHANG XIA在台首店營造奢華沉浸式體驗

中體西用美學的極大化:SHANG XIA在台首店營造奢華沉浸式體驗

2022/04/25
香奈兒Le 19M總部啟用 2021/22 Métiers d’art工坊大秀傳遞都會洗鍊感

香奈兒Le 19M總部啟用 2021/22 Métiers d’art工坊大秀傳遞都會洗鍊感

2022/06/17
京都名物「一澤帆布」第四代傳人:一澤信三郎堅守百年工藝

京都名物「一澤帆布」第四代傳人:一澤信三郎堅守百年工藝

2020/03/06

最新文章

徠卡百年特別版!4款經典機型向徠卡I型相機深情致敬。圖|徠卡

徠卡百年特別版!4款經典機型向徠卡I型相機深情致敬

2025/07/01
2025台灣設計展首次移師彰化,10月10日正式登場!今年以主題「彰化行」打開百...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永真急制操刀主視覺、三大展區10/10登場

2025/07/01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開館,亮點空間搶先看! 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7/31首波開館!6大古蹟建築修復空間、8個展覽亮相

2025/06/30
影后舒淇。圖/Bottega Veneta提供

Bottega Veneta無Logo美學 以工藝為載具 Intrecciato低調邁向50周年紀

2025/06/27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至11月16日開展。圖|馬祖國際藝術島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主視覺公布!馮宇以馬祖人的手感受島民生命力

2025/06/25
圖/好感空間展提供

「2025好感空間展」7/3-7/6大臺南會展中心登場!以6大展區探索理想生活

2025/06/24
五月天怪獸和阿信日前把握巡演空檔,現身「MAYDAYLAND台北限定特展」為歌迷...

五月天大巨蛋演唱會登場在即,怪獸、阿信親自導覽「MAYDAYLAND台北限定特展」

2025/06/20
華康字型設計論壇《言嶼之間》。圖|華康字型提供

感受島嶼的多元語氣:華康《言嶼之間》論壇 探索字型中的詩意對話

2025/06/20
徠卡首款黑白底片Leica Monopan 50。圖|徠卡

徠卡黑白底片Monopan 50!首款35mm底片紀念I型相機百週年

2025/06/1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