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ingleaving獲選DESIGNART TOKYO「UNDER 30」新銳,於東京展出金屬工藝的實驗新作
來自台北的messengingleaving,獲選日本最大型設計藝術展會「DESIGNART TOKYO」2022年「UNDER 30」的五位新銳之一,於10月21日至10月30日在東京涉谷的Hz Shibuya「DESIGNART GALLERY」舉辦展覽《between seen and unseen》,以反射的共通性為主題,展出「Half Moon」燈具和「Bluing Mirror」鏡子兩組系列新作,預計12月回台展出。
日本最大型設計藝術展會「DESIGNART TOKYO」自2017年開辦至今,以「城市即展場」的概念,將東京多處空間如商場、藝廊、咖啡店作為展場,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藝術、科技、時尚等內容。其中「UNDER 30」為支持三十歲以下新銳藝術家與設計師的項目,來自台北的messengingleaving獲選為今年「UNDER 30」的五位新銳之一。
messengingleaving(同步留信)由張家翎成立於2021年,是以台北為據點的創意實踐,作品橫跨藝術與設計、物件與雕塑、工業生產和工匠合作。這是張家翎第二次獲選DESIGNART TOKYO「UNDER 30」,三年前他以一系列木料製成的作品探究「精心製造的自然」。
實驗金屬的製作工藝,帶出另種觀看角度
本展中首次發表的作品「Half Moon」燈具和「Bluing Mirror」鏡子,分別以黃銅和不鏽鋼為媒材,實驗不同的製作工藝,並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質感紋理作為創作的主體,藉以展現金屬材料的多樣化表現。兩個系列在截然不同的功能下,共同呼應著「反射」的主題——光的反射、視覺的反射。透過光影與鏡像,看見的不只是燈具或鏡子的物件本身,同時引發人們對於尋常材料的感知、對於形塑技術的想像,於映照之間提供另一種觀看的維度。
展覽標題「between seen and unseen」取自日本詩人小內光osanaihikari的詩集《宝石の展望台から湖が見える》。此次展覽由這本著作中選出五首詩,另邀請小內光為展出作品創作六首新作,並由小內光與messagingleaving共同策劃展覽現場的詩目與作品展示方式。以文字帶出更廣泛而包容的解讀方式,在可見和不可見之間,期盼觀者各自擁有不同的想像與發現。
黃銅燈具「Half Moon」:同時乘載明暗
「看見光,也意味著看見陰影;呈現陰影,亦是呈現光。」Half Moon試圖捕捉「明與暗」的兩面性,由黃銅質軟、易延展的特性著手,將製作過程中自然產生的質感表現,應用於桌燈、壁燈、吊燈的三款照明形式中。
應用鍛敲金屬的技法,銅片在鎚擊之中由平面延展為量體,經研磨拋光過後,如波紋般的紋理成為高反光媒介;而若以化學藥劑進行黑化處理,漆黑的表面則具有襯托光亮的性質。三件燈具皆使用黃銅片材、應用鍛敲與折板的金屬加工技術,讓平面材料轉換為帶有深度的立體結構,再透過結構與光源的變換,呈現出「反射」與「聚光」交互作用,以及「明」與「暗」的並存。
不鏽鋼鏡子「Bluing Mirror」:捕捉瞬間的籃
Bluing Mirror實驗「發藍」工藝,一種金屬表面的熱處理手法。隨著火烤的溫度變化,不鏽鋼的表面顏色從明亮的金黃色變成紅褐色,接著轉為紫色與深藍色,最終形成灰與淺藍的混合調。如此顏色的轉變往往發生於一瞬,彷彿以火作畫般,讓顏色如墨水暈散。
然而,這種藍色並不真正「存在」,而是由於金屬表面因加熱所形成的一層薄薄的氧化層,改變了光的反射角度而產生了顏色。無以預期的金屬發色與鏡中倒影相互滲透,這面鏡子並不為映照出真實,卻開啟了想像的自由。
這兩組作品將於今年12月中,回到台灣、在台中東勢的民宿aged nicethings展出。
DESIGNART TOKYO 2022
《between seen and unseen》
日期:10/21(五)~10/30(日)
地點:Hz Shibuya 東京都渋谷区宇田川町4-3 1F
時間:11:00-20:00,最終日 (10/30) 至18:00
最新文章
-
德國漢堡Montblanc Haus書寫文化空間再攀文化高峰
2023/05/26 -
Bito以金馬59主視覺二度獲得倫敦D&AD首獎
2023/05/26 -
清水模教堂「淡江教會文教中心」林友寒、清水建築工坊、十彥建築師事務所聯手打造
2023/05/25 -
Herman MillerX深澤直人推出Asari Chair!美型與機能平衡之作
2023/05/25 -
Tiffany紐約旗艦店第五大道新開幕!OMA以建築手法揭示Tiffany新使命
2023/05/24 -
筆電原來可以這麼薄! 解析ASUS Zenbook S 13 OLED永續工藝設計秘辛
2023/05/24 -
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平行展「循環茶事」亮相!以「剖面」視角呈現台灣地貌、奉茶文化體現循環設計
2023/05/19 -
KUMASHIMA隈研吾×小倉縞縞全新織品牌亮相!讓家具披上小倉織展現直紋光影之美
2023/05/18 -
3+2 Design Studio改造南港老屋!攜手「咖廢人、山海豆花、大麗士」變成文青聚落
2023/05/17 -
nendo泡沫啤酒罐,手殘人也能倒出7:3黃金比例
2023/05/16 -
iPhone閃光燈拍照技巧!攝影師林科呈詳解手機小閃燈如何拍美食
2023/05/13 -
2023新一代設計展回歸!5/19-5/22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55校近4000件作品齊聚
2023/05/12 -
2023 Apple Watch Pride版錶帶!每一款都是獨一無二的設計為LGBTQ+社群喝采
2023/05/10 -
「永和公一公園風雨球場」亮相!時絮建築師事務所以V型柱列創造動態韻律感
2023/05/08 -
金曲34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統籌典禮視覺,金屬透明水珠交融、傳遞無疆界精神
2023/05/05 -
創作的藝術,在日常之中!Finding Art in Life
2023/05/05 -
種籽設計推出9款國家公園系列筆記本!以細緻插畫收藏台灣風景
2023/05/02 -
保護傳統且創新永續發展 一探香奈兒戈雅克戶外實驗室
2023/05/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