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創作的藝術,在日常之中!Finding Art in Life

2023/05/05 林芷婕

​​​​​​​

設計師于薇與李政瀚以董事長樂團、第二代馬蘭吟唱隊的專輯《八歌浪》拿下2022年葛萊美專輯裝幀設計獎,相差12歲的兩人工作上默契十足,個性羞赧的于薇和性格顯著的李政瀚既是互補也是平衡,被問到兩人工作之間都怎麼溝通?互換了一個眼神之後,于薇笑著說:「我們沒有在溝通。」

設計師于薇(右)、李政瀚(左)。攝影/鄭弘敬
設計師于薇(右)、李政瀚(左)。攝影/鄭弘敬

「美感是持續變動的,會隨著生長環境或時代變化,長出一種喜好、標準以及審美觀。」對李政瀚而言,美沒有覺得好壞與對錯,作為設計師,他和于薇都相信保持開放與自由的心境,持續吸收多種可能,對任何設計作品都有幫助,于薇補充:「美感沒有一個標準和固定的樣子,很怪奇、或傳統的事物也可以很美,用放開的觀點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可創造自己更多意想不到的體驗。」她尤其獨鍾在台南的街道上探索,總會在巷弄空間中發現一些獨特迷人的細節,各式各樣斑駁老式招牌,無論是字體樣式、與配色,都展現著它獨有的調性,彷彿不受外在眼光自成一格的模樣,也啟發了于薇。

時代專輯裝幀設計(by 李政瀚)。攝影/鄭弘敬
時代專輯裝幀設計(by 李政瀚)。攝影/鄭弘敬

沒有假設的一種假設

「不設限」是兩人對於美感的共同意念,透過觀察與體驗,隨時保持對於新事物的靈敏度,李政瀚建議,「要讓生活多點轉動,試著去做一些平常想做但尚未嘗試的事,當把慣習的日常推進時,就會在這種變化裡察覺很多過往沒發現的細節。」于薇也說,不管是剛才提到的路邊觀察或者把自己推出去跟各種領域的人聊天,都可以拓展自身的眼界和美感。

李政瀚提起學設計時,書本中提及的「美的形式原理」理論,似乎美感以可經由一套標準公式化呈現,而卻無法真正領會與明白什麼是美,唯有自己在生命中維持關注與吸收,並滋養自己的創作養分,「當在生活裡感受到一些事情,有些想法產生了,人們是怎麼表達出來?有些人透過音樂或者文字來抒發,我們就是靠設計的作品,這些創作其實都在體現出我們過去在日常裡汲取的東西。」

歌手大成DACHENG專輯裝幀設計(by 于薇) 。攝影/鄭弘敬
歌手大成DACHENG專輯裝幀設計(by 于薇) 。攝影/鄭弘敬

時間越少能量越大

如何從生活中找尋創作靈感?李政瀚篤定地說出:「死線前的潛能開發。」于薇接著解釋,時常隨著完稿時間逼近,平常隨意汲取的事物紛紛在腦海裡綻放,在這其中漸漸能抓取到自己想要的元素,唯有把自我逼到極限,靈光乍現的瞬間往往能夠精準地展現創作的想法。「通常壓力最大、時間緊迫時,做出來的東西會是最滿意的。」于薇這麼說。

ZEO (水神) 實體專輯包裝裝幀設計(by 于薇)。攝影/鄭弘敬
ZEO (水神) 實體專輯包裝裝幀設計(by 于薇)。攝影/鄭弘敬

于薇和李政翰的年齡差距,被歸屬為兩個世代的創作者、設計師,于薇和李政瀚的美學教育、擅長領域其實天差地遠,這也是當初兩人合作的原因,李政瀚在著重實作的體系中學會設計,實務上對於材質、製作有更多知識,于薇則擅於視覺的想像,然而這樣的兩人,都有著對美不設規範與限制的信念,在相異的時間軸與世界線裡,各自吸納眼中所見,對外界種種保持敞開,讓兩人互相聽懂彼此的設計語言,形塑出靠攏而相聚的宇宙,無須多言就能共創一種美的實現。

2022鼓神祭主視覺設計(by 李政瀚)。攝影/鄭弘敬
2022鼓神祭主視覺設計(by 李政瀚)。攝影/鄭弘敬

About

李振瀚因熱愛音樂在學生時期組了樂團,並參與過許多音樂祭的表演,進而有機會開始接觸音樂專輯包裝設計,並成立工作室。于薇大學時期開始擔任工作室的實習生,而展開兩人於設計領域的合作。擅長操作音樂專輯包裝,針對不同的音樂表演者或專輯概念,皆能透過視覺設計去訴說音樂之外的故事。

創作

從文字敘事到大千世界  文學與影視的對話: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螢幕穿牆人」

從文字敘事到大千世界 文學與影視的對話: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螢幕穿牆人」

2021/11/02
【優質系】討厭當榜樣 顏伯駿 踏過黑暗 打造創作的庇護天堂

【優質系】討厭當榜樣 顏伯駿 踏過黑暗 打造創作的庇護天堂

2022/06/05
與陶職人面對面,一探生活中的創作火花:第四回「島作marché+陶作集」台中登場

與陶職人面對面,一探生活中的創作火花:第四回「島作marché+陶作集」台中登場

2020/12/09
創作設計藝術

最新文章

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左起)、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策展人瑪莉・穆爾托涅米(M...

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台灣首度大型回顧展 《創造即生活》聚焦與兩任妻子的半世紀創作與生活哲學

2025/08/15
《創造即生活》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8/16忠泰美術館...

芬蘭國寶阿爾瓦‧阿爾托《創造即生活》忠泰美術館登場!160+手稿模型大公開

2025/08/14
由金獎設計團隊 Bito 操刀,結合科技與肢體表現,為今年迎來15週年的台灣馬戲...

FOCASA馬戲團15週年!Bito以丟球、疊高、走鋼索設計全新動態識別系統

2025/08/13
保育攝影師克莉絲汀娜 ‧ 米特麥爾於巴哈馬鯊魚保護區捕捉到檸檬鯊與礁鯊大規模聚集...

勞力士攜手海洋保育攝影師,以影像奇觀守護地球「藍色心臟」

2025/08/11
Pavocelle項鍊/胸針,鉑金鑲嵌58.08克拉的凸圓形錫蘭藍寶石、鑽石。圖...

Cartier 幾何造型與色彩對比

2025/08/08
卡地亞動植物系列鱷魚項鍊,18K白金鑲嵌祖母綠與15.15克拉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

卡地亞 自然藝境:和諧之藝,平衡之美

2025/08/08
圖/CHAUMET提供

CHAUMET 自然紀實,再寫野性詩篇:Jewels by Nature 高級珠寶系列

2025/08/07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整體色彩如同一片歷經四季更迭的麥田。圖/...

香奈兒2025/26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打造自由與自然的詩意篇章

2025/07/25
《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系列全球首站發表地選擇在京都,...

香奈兒《REACH FOR THE STARS》頂級珠寶京都現場! 專訪香奈兒腕錶暨珠寶部總裁 Frédéric Grangie

2025/07/2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