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建築博物館2026台北鐵道園區開幕!台灣的生活美學應始於對建築脈絡的理解

2024/05/14 陳宛茜

台灣建築博物館預計於2026年落腳台北,選址於延平北路一段鐵道部園區旁20號倉庫。文化部5月14日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啟動記者會,即將卸任的文化部長史哲致詞時,透露他在「畢業」前送給台灣社會與建築界一份大禮—台灣建築文化中心。文化部已選定鐵道部20號建物,作為台灣建築文化中心的基地。此一建物的建築體已整修完畢,文化部將投入1億6000萬元進行內部展場空間規畫及策展,預計2026年開幕。

建築文化中心將落腳於台博館鐵道部園區20號建物。圖/文化部提供
建築文化中心將落腳於台博館鐵道部園區20號建物。圖/文化部提供

建築是城市最大型雕塑

建築界倡議台灣建築博物館多年,始終只聞樓梯響。史哲表示,建築是「我們社會裡最大型的雕塑」,象徵「台灣或社會的空間美學」,因此所有現代國家幾乎都有建築博物館,立委吳思瑤也倡議甚久。文化部特別選在鐵道部園區旁的20號倉庫打造台灣建築文化中心,「展覽先行、研究開啟」,希望能為台灣的建築脈絡留下記憶。他認為,鐵道部很適合做台灣建築展場,因為台灣的車站「事實上是台灣現代化建築的開啟」。

輕量出發、展覽先行

「建築文化中心」基地不算大。史哲表示,此一基地文化部與建築界都會勘過,大家先求有、不嫌小,「輕量出發、展覽先行」。

史哲表示,建築文化中心對於台灣的博物館群來講意義重大。如果大家認為台灣的建築美學可以迎頭趕上國際,就必須對自己的建築脈絡有所研究,「這就是博物館的意義」。他指出,建築是生活當中的大雕塑,「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建築文化中心,很難告訴國際台灣的生活美學是什麼。」

臺灣歷史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2020年重新開幕。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歷史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2020年重新開幕。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建築

葉曉甄打造二代宅「文心念念」:讓家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葉曉甄打造二代宅「文心念念」:讓家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2020/10/16
【優人物】不只是「乙方」 建築師 龔書章 志在教書與社會改造

【優人物】不只是「乙方」 建築師 龔書章 志在教書與社會改造

2020/07/05
【優人物】萃取巷弄文化:邱文傑的「混合共生」建築理念

【優人物】萃取巷弄文化:邱文傑的「混合共生」建築理念

2021/02/07
建築台北

最新文章

Ricoh GR4 2025年8月21日公開詳細規格、預計9月12日開賣。圖|R...

Ricoh GR4來了!歷來最快GR相機預計9月12日開賣

2025/08/21
屏東縣政府今年啟動「南國設計沙龍」,從9月至11月邀請來自視覺、包裝、產品、體驗...

設計界All Star齊聚屏東!南國設計沙龍打造南方最強設計共學平台

2025/08/21
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左起)、忠泰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策展人瑪莉・穆爾托涅米(M...

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台灣首度大型回顧展 《創造即生活》聚焦與兩任妻子的半世紀創作與生活哲學

2025/08/15
《創造即生活》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臺灣首度大型回顧展8/16忠泰美術館...

芬蘭國寶阿爾瓦‧阿爾托《創造即生活》忠泰美術館登場!160+手稿模型大公開

2025/08/14
由金獎設計團隊 Bito 操刀,結合科技與肢體表現,為今年迎來15週年的台灣馬戲...

FOCASA馬戲團15週年!Bito以丟球、疊高、走鋼索設計全新動態識別系統

2025/08/13
保育攝影師克莉絲汀娜 ‧ 米特麥爾於巴哈馬鯊魚保護區捕捉到檸檬鯊與礁鯊大規模聚集...

勞力士攜手海洋保育攝影師,以影像奇觀守護地球「藍色心臟」

2025/08/11
Pavocelle項鍊/胸針,鉑金鑲嵌58.08克拉的凸圓形錫蘭藍寶石、鑽石。圖...

Cartier 幾何造型與色彩對比

2025/08/08
卡地亞動植物系列鱷魚項鍊,18K白金鑲嵌祖母綠與15.15克拉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

卡地亞 自然藝境:和諧之藝,平衡之美

2025/08/08
圖/CHAUMET提供

CHAUMET 自然紀實,再寫野性詩篇:Jewels by Nature 高級珠寶系列

2025/08/0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