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王浩威領讀「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第一講/赫曼・赫塞人生的危機

2022-05-26 16:04 黃筱晴

全新「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系列第一講,由擁有詩人靈魂、散文家好文采的心理學家王浩威領讀,從榮格心理學探索六位創作者的心靈,帶來欣賞文學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2022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5月25日(三)晚間舉辦「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
2022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5月25日(三)晚間舉辦「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系列第一講,由王浩威領讀。圖/500輯提供

第一講帶來的是「赫曼・赫塞人生的危機」,浪漫主義風格的赫曼・赫塞,是一位擁有德國、瑞士雙重公民權的詩人、小說家和畫家。著名作品包括《鄉愁》、《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荒野之狼》、《流浪者之歌》和《玻璃珠遊戲》,每部作品都探索個人對真誠性、自我認知和靈性追求。並於1946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歌德獎等重要文學大獎。​

​講到赫曼・赫塞,大家對他的印象可能是一位看起來很有智慧的長者,但他的成長歷程並稱不上順遂,甚至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小時候的他甚至可能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傾向。​

​當時德國的社會氛圍相信要養成孩子鐵與血的意志,小時候與母親關係相當親暱的他,在中學時期被送進神學院接受嚴苛的教育,也讓他開始展現了叛逆的一面,「給我十馬克,或是一把手槍」,10歲之後到青春期之間的赫曼・赫塞有很多內心的吶喊,並未被父母所了解,反而限制越嚴格,親子關係的衝突很多,甚至產生被父母與世界拋棄的感覺,但這也讓他開始創作。​​

赫曼・赫塞真正開始被文壇注意,是從《鄉愁》開始,這也是他的追憶性自傳。此書是進入赫塞世界的第一道大門,開拓了無數文藝青年的視野,更成為許多纖細敏感心靈的永遠的故鄉。赫塞對孤獨的體悟,對情感的追索,對自我的剖析內省,總是深刻得教人震顫。​​

1911年,在婚姻關係最糟的狀況下,選擇探尋自己理想中的「印度精神」,展開為期八個月的東方之旅,對他後來的作品帶來了深遠影響。而寫於一次大戰結束後的《德米安:徬徨少年時》,當時赫曼・赫塞已經43歲,書中以精神分析手法,充滿哲思靈性同時也漸趨晦澀難懂的語言,刻繪躊躇在通往聖潔與幽黯岔口上的複雜心緒,以及每個人終究必須踏上的追索自我道路。​

浪漫主義風格的赫曼・赫塞,著名作品包括《鄉愁》、《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荒野之...
浪漫主義風格的赫曼・赫塞,著名作品包括《鄉愁》、《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荒野之狼》、《流浪者之歌》和《玻璃珠遊戲》等。圖/中央書局提供

赫曼・赫塞在1922年接受了榮格的心理分析,後來也曾接受榮格學生的心理治療,之後的作品明顯受到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強烈影響,探索心靈成長、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榮格將人一生的生命階段融入了許多「過渡時期」,青春期、中年、甚至邁向老年的途中都會經歷,德米安代表的即是面對過渡期的心境。在榮格學派中不否認對立,而是要看「對立的合一」。​

​擁有三任妻子的赫曼・赫塞,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透過心理學、文學建立了自己對內整理的力量,每段婚姻、戰爭、不同國家的生活經歷,也讓他的作品展現了不同心境。王浩威表示,透過榮格心理學角度,對赫曼・赫塞的作品會有更多的認識,正也是因為他的「浪漫主義」、他的「自我中心」,也才能成就這麼多偉大作品。​

全新「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系列第一講,由擁有詩人靈魂、散文家好文采的心理...
全新「榮格心理學與六個創作的心靈」系列第一講,由擁有詩人靈魂、散文家好文采的心理學家王浩威領讀。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與500輯共同推出的「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登場。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與500輯共同推出的「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登場。圖/中央書局提供

最新文章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焦元溥表示,音樂並非《多利安・葛雷的畫像》的重點,但王爾德的運用精妙高明,經得起...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
1978年出版的《譫狂紐約》是作者也是建築大師Rem Koolhaas最重要的一...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六講/Rem Koolhaas《譫狂紐約》

2022/08/11
第五講主題為《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的著作《風沙星辰》。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五講/安東尼聖艾修伯里《風沙星辰》

2022/08/04
第四講主題為卡爾阿根廷作家、詩人、翻譯家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四講/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

2022/07/2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