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讀書會】龔書章:浮城是現實的想像,面對沉重要輕盈對待
如何借助真實與想像所交織的關係,去捕捉藏匿於歷史、記憶、情感間的城市風景?現任國⽴陽明交通⼤學建築研究所教授的龔書章,不只專精建築設計,深入研究建築歷史理論,亦曾參與眾多城市改造計畫與展覽策劃。此次他受邀擔任2024年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五月講者,以「浮城-現實的想像」為題,於5月22日至6月12日登場,並藉由四種不同類型創作者視角下的非典型「城市」書單,打開讀者內在感官的多重想像。
從圖像思考理工男到長達30年文本閱讀之旅
傍晚起風的台北,忽然就下起傾盆大雨。原先預計的城市即景轉瞬化為地面淤積的水窪,一行人順著台北松基公園內旋轉樓梯直下,棲身在臺北願景計畫工作室,卻意外呈現台北盆地最日常的景況。
龔書章坦言自己從小就是標準的理工男,偏愛以圖像思考,對文字理解相對薄弱。最初對閱讀的興趣來自大四一堂由蔣勳教授的課程,但真正改變他的契機,是在東海建築畢業後,赴美攻讀哈佛碩士學位期間,因修習建築設計和歷史理論雙學位,而讓他對於不同藝術媒介與文字間的共通性,開始投以關注。
從30歲到如今60歲,整整30年,他開始以專業的歷史、美學、哲學理論為線索,從電影裡的敘事,逐漸延伸至對小說文體的探索。「因為電影既是敘事體,也會藉由不同導演的詮釋體現出特殊的表達;可以很內在,也能與外在環境、社會、城市產生反應;從奇士勞士基、阿莫多瓦、侯孝賢、楊德昌,到賈樟柯與李滄東,這些人基本上都具備了文學性。而我對既是小說家又是理論家的人則是特別感興趣,因為他們的背後都存在一種特殊的思想脈絡。」
何謂浮城?一睹城市裡的詩意想像
此次龔書章以「浮城」為題、「現實的想像」為副標;只因他認為城市不僅是個人體驗,也是眾人的集體記憶與共同情感,同時還橫跨了時間。「因此我想討論的,不是城市設計、空間、結構、地標等專業,而是城市裡的各種細節。因為每個人認識的城市都跟他的成長背景與所處時代息息相關,而集結所有個人經驗的總和,即是城市,這也是我這次特別想表達的事。」
尤其城市也是一種投射,即便沒有親身體驗過某個地方,然而當你聽到他人所描述的經歷、感受與故事時,也會產生想像,這種聯想力也會形成個人與集體記憶的對照。
為此龔書章挑選出兼具創作與文本,且能以獨特再現詮釋出兩者相同及差異的作者,同時又分屬電影、文字、圖像、建築四個影響他日常最為深刻的類型,並透過聚焦作者個人心中重要且歷經過經濟、流行文化、地景轉變後的城市,提煉出每座城市的追憶錄。為了這次週三讀書會,龔書章也重讀了這四本他心中原來想像或想像不到的城市,並將此閱讀經驗分享給所有讀者,讓人也能感受創作者詩意且具力量的文字。
以「輕盈」為概念!走進一座城市的博物誌
龔書章先以卡爾唯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提及的「輕盈」(Lightness)為引,他認為「面對沉重的事物要輕盈地對待,唯有輕盈才有辦法克服沉重。」這也是貫穿此次選書的核心價值。
首週率先登場的是最具代表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作品《純真博物館》。帕慕克以第一人稱講述他對一位鍾愛女性的情感,不只書寫了其內在對各種不同事物的迷戀,也包括他對城市的探索、想像、追憶,以及土耳其介於東方與西方間,在經濟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脈動。
「帕慕克藉由與一位女性間的情感,來描述他對伊斯坦堡的愛恨情仇,光明與黑暗面。不只突顯了伊斯坦堡看不見的地圖,與藏匿於巷弄、店家、文化跟政治裡的細節。」更直白地說,《純真博物館》其實就是一座城市的博物誌,透過作者的戀物,來愛戀他所在的城市。「這是一本所有人都會有共感的書,極具詩意也富有強烈敘事關係,有時近,有時遠,有時很個人,有時又像旁觀者,非常有意思。」
重返以電影與詩集互文的山城故鄉
但如果帕慕克在談的是個人與伊斯坦堡的關係,《路邊野餐》(電影&詩集)就是畢贛與其故鄉貴州山城凱里間的親密跟疏離。
《路邊野餐》為中國導演畢贛在他26歲時所拍攝的個人首部劇情長片,他在看似無所事事的瑣事裡,藉由各種超寫實的隱喻,如時鐘、鐘錶、火車,摩托車在蜿蜒山路遊走等,不只帶有濃厚自傳意味,亦以個人觀點下的感情跟親情,描述其與山城間的關係,讓觀者也能藉此一窺時代所造就的山城轉變。
這是少數讓龔書章感覺既震撼又具詩意的作品。「他以一個看似夢境般毫無邏輯的敘事,提取出清晰的邏輯關係;那是父母親跟自己之間,兩個世代的情感輪迴。你幾乎跨越了你的幼時、成年、跟你想像中父母親老的時候。他跨越了不同時間的總和,產生了真實的想像,這個部分跟我所要談的『浮城』概念很相似。」
特別是,一直以來都有人在做城市誌或地方誌,但多半以大歷史、大山景,或是從政治、社會、地理環境去描述城市最彰顯的部分,但《路邊野餐》卻是瞄準一個超小到名不見經傳的山城,因此龔書章認為他是用個人觀點,以人和人之間細微的感情去描述與這個時代之間的關係。同時,畢贛在拍完電影後也出了詩集,即便他從一個幾乎沒有架構的狀態開始,但最後的電影與詩集卻充滿了各種相互輝映的架構。
以建築為面具!「一旦面對庸俗就會失去創造力」
做為龔書章在建築界最愛的建築師之一,John Hejduk其實是個紙上建築師,一輩子蓋不到兩棟房子,但龔書章認為,「當他以手繪勾勒建築時,建築就已經被完成了。」在他的作品《梅杜莎面具》(Mask of Medusa)中,收錄了他在1947-1983年間的所有作品,他為每個建築命名、敘述故事,並賦予角色,比如看守者之家、寡婦之家、死刑犯之家等,透過文本展現出各種人內在的情感。
此外,龔書章也提到《梅杜莎面具》中的「梅杜莎」,即是希臘神話中的女妖。當人們聽到梅杜莎的聲音,只要回頭對視就會被石化。「也就是說,一旦面對庸俗就會失去創造力。」因此,在神話中殺死梅杜莎的方法是一手持利劍,一手拿著如鏡般的圓盾,並經由反射才能砍殺女妖。
「這就是我剛剛講的輕盈,因為你不能正視凝重,而要輕盈地面對,要用reflection,這在創作裡我們稱之為『再現』,因此不要直接描述它,而是再現它。」就像Hejduk在書中描述的柏林,是被希特勒大屠殺後的猶太人所共同擁有的哀苦、追憶和迷戀。因此,他以詩意的文字和圖像去描述心中不可逃避的重,並凝固於建築之上,而這個建築就是他最後賦予的面具。
這也像《看不見的城市》中的可汗聽到馬可波羅講述了許多城市後問道,你講了那麼多我們都沒去過的城市,為何不講威尼斯?而馬可波羅回答他,我所講的一切都是威尼斯,因為那些虛幻的城市,在威尼斯其實都能看得到。而對龔書章來說,這些也都可以在臺北、在我們所處的任何一座城市中感受到。因此他認為所謂的「浮城」,其實就是在談論這件事。
從各國城市出發,最後回到台灣、回到台北
最後,有別前三本書,《台北上河圖》是一座眾人的城市,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寫照,由姚任祥策劃、葉子繪圖,分成上下兩冊,並取材自1887至2019年期間台北重要的新聞。原稿長達200公尺,上冊呈現如長軸般的畫冊,以臺北基隆河跟淡水河為起點,將臺北百年來的時間軸化為空間軸,並透過連續立面畫作將把歲月凝練在一張城市街景中,不只盤點臺北一路走來的歷史,也形成一種時間的記錄。而下冊則由諸多作家如詹宏志等人撰寫,描述他們記憶中的台北,並搭配查訪到的老照片,重新繪製而成,匯集加總成一部台北發展史。
龔書章說:「閱讀這本書時,你會發現這個城市的所有景象,每個人對它的認識和想像都存在,卻又有所不同。特別是書裡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悲傷事件,比如大火、轟炸等,但作者卻用一種輕盈的筆觸,來描述所有沉重與轉變的事件。」因此儘管這本書的文體與前3本有所不同,但龔書章認為它們都能讓我們去面對自己,「因此,我把它放到最後一講,就是因為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因此,當我們看到《台北上河圖》從頭到尾的長軸立面,幾乎就像在梳理《看不見城市》裡出現的55個城市,也像是帕慕克《純真博物館》中所描述的細節、物件、圖像、歷史,與人的概念。」
龔書章透過此次的閱讀之旅分享給所有讀者,「每個人心裡所存在對某個城市的認識,應該幾乎是完全不同的風景,因為那個風景來自個人對文本的共感及對藝術的經驗;但之於我,這4本著作都是非常詩意且具有力量的。」
◎龔書章|漫遊圖像與文本的建築設計人
時間|5/22(三)至 6/12(三) 19:00-20:30
主題:浮城-現實的想像
第一周 5/22|《純真博物館》的伊斯坦堡—無盡的物件.純真的廢墟
書目:小說&建築《純真博物館》|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
第二周 5/29|《路邊野餐》的貴州凱里—逆行的長夢.潛行的山城
書目:電影&詩集《路邊野餐》|中國導演/畢贛
第三周 6/5|《梅杜莎面具》的柏林—藏匿的慾望.輕盈的詩歌
書目:作品集&文集《梅杜莎面具》(Mask of Medusa)、《傾頹的時間》(The Collapse of Time) / 美國建築師 John Hejduk
第四周 6/12|《台北上河圖》的台北—繁華的追憶.城景的漫遊
書目:文集&圖集《台北上河圖》/ 姚任祥&葉子
最新文章
-
【週三讀書會】番紅花:飲食應該走入鄉間海邊與孩子一同體會
2024/06/14 -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進入書書果實世界」串聯臺東在地打造閱讀與博物館巡禮
2024/05/21 -
【週三讀書會】龔書章:浮城是現實的想像,面對沉重要輕盈對待
2024/05/15 -
創新書市前進「國之北疆」!「東馬台階梯市集」體驗東引常民風情
2024/05/07 -
動漫迷的閱讀饗宴!「看圖說故事集」龍山文創基地登場
2024/04/30 -
創新書市 庄頭書展|響應世界閱讀日 台北國際書展大好評「讀字樂園」走入社區
2024/04/22 -
4月創新書市|「靠海生活-島嶼散策文創市集」走入澎湖在地、「世界閱讀日」預告多場接力
2024/04/11 -
在二戰防空洞、植物園遇見閱讀 文化部創新書市各地開花
2024/03/26 -
創新書市南北接力|新北「淼渺書市集」推廣親子閱讀、屏東「字在生活季」在地書店首度大串連
2024/03/18 -
3月創新書市|溫羅汀曬書節打造「台版神保町」書街風景、花蓮「書流蔗裡Co'ongan」訴說在地故事
2024/03/10 -
創新書市多地登場|「迷書號第2站」前進瑞芳、南投崇文節融合在地特色、新竹《繪‧讀,會讀》邀親子同樂
2024/03/03 -
書店主理人領路|新的一年從閱讀開始 創新書市亮點搶先看
2024/02/27 -
2024從閱讀開始|不只是個攝影大叔Charles:創新書市跨領域激盪創作火花
2024/02/27 -
2024從閱讀開始|下港女子:融入在地特色 透過書攤一窺百姓生活真實樣貌
2024/02/27 -
2024從閱讀開始|跨界編輯人黃威融:期許將創意轉化 遍地開花
2024/02/27 -
2024從閱讀開始|插畫家米力:展現書店視角 書市巡禮探索在地文化
2024/02/27 -
創新書市喜迎春 | 「搖籃閱讀市集─想想繪本世界」美濃文創園區登場
2024/02/16 -
創新書市南北齊登場|林口「迷書號」邀親子同樂 臺南「文學享讀市集」走入在地風景
2024/01/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