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 夫夫之道╳Podcaster 甲板日誌:用影像和聲音,讓理念發光
台灣同婚合法,從來就不是性別平權的終點,而是性別議題邁向更多元的起點。在台灣,大家知道同志可以結婚了,但還是有很多民眾不認識同志朋友真實的生活,不諒解同志朋友面臨的困境。出櫃時的忐忑不安、捐血時的遺憾遭拒、收養小孩或跨國相戀,還有許多權益依然道阻且長、備感艱辛。
拜科技日新月異,加上台灣言論自由的風氣,各社群平台上的自媒體風起潮湧。大家各自以擅長的工具──文字、影像、聲音──去倡議各種性別議題。《500輯》邀請兩組已耕耘同志議題許久的自媒體「夫夫之道」與「甲板日誌」,聊聊他們如何用各自擅長的方式,推廣自身關注的議題。
夫夫之道:從不缺席同志運動的情侶檔Youtuber
前些日子,「夫夫之道」宣布兩人要在10月入伍,迎來頻道創立以來最大的休止符。各界的祝福影片令人驚嘆,包含黃大謙、鍾明軒、黃小愛、那那大師等Youtuber,還有炎亞綸、陳昊森、曾敬驊等多位演藝人員,以及多對同志夫夫好友與倡議人士。
夫夫之道受到大家的重視與愛戴,是其來有自的。2017年頻道創立之初,台灣因同婚釋憲吵得沸沸揚揚,社會對立緊繃,夫夫之道當時在影像上嘗試不少企劃,希望能讓大家從各個面向,去了解同志的生命樣態。「夫夫劇場」利用短劇的型式,呈現同志在親情、友情或職場等生活面向的疑難雜症,第一部「夫夫劇場」鎖定生活中不經意的言談所帶來的歧視與傷害,一推出就獲得巨大迴響。
「夫夫小視窗」則分成兩個面向,除了邀請各個推廣性別議題的創作者、影視人員,透過專訪進行議題討論或協助宣傳,也分享自身伴侶生活上的種種觀察。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2019年推出名為「三周年的分手宣言」影片,暢聊彼此一路走來的真心話與挫折,赤裸地向觀眾展現同志情感有堅韌的一面,也有脆弱之處。其他企劃如「夫夫愛吃鬼」、「夫夫愛旅行」,以情侶日常介紹各個好吃、好玩的地方。這系列影片也鼓勵許多同志朋友,因為夫夫之道在鏡頭前自然地勾肩搭背、相視而笑,無畏旁人眼光的紀錄,傳達給觀眾一個訊息:同志情侶也能像異性戀情侶一樣,在公共場合普通地放閃與戀愛。
2017年開始,夫夫之道親身參與全台各地的同志友善活動,在台北、高雄、桃園、苗栗、花東等同志遊行都看得見他們的身影,也能在網路上看到一支支精彩的VLOG。夫夫之道深信,實際走上街頭能讓各地的長輩、居民看見「活生生」的同志,在經過他們面前時投以一個微笑、揮手,讓性傾向相異、性別氣質不同的人成為社會大眾不再陌生的存在,就是最好的一種社會溝通方式。
甲板日誌:突破同溫層,打造全台營業電台唯一同志節目
「甲板日誌,帶你認識同志的大小事!」這句出現在每次開場的Slogan,清楚說明「甲板日誌」想做的事。甲板日誌由迪克和安迪雙人搭檔主持,聽著兩位專業、詼諧的談吐,很難想像他們只是20歲出頭的男孩,每一集的訪談來賓有youtuber、導演、酒吧老闆、設計師、攝影師等,唯一的共通點是,訪談來賓是同志創作者,或是工作上與同志議題有密切關係。
原以為甲板日誌只是一個podcast頻道,但它真實的身份其實是一個正規的廣播節目,每週六晚上七點於「輕鬆電台 FM 96.9 Chillax Radio」首播,電台節目結束後,才將它上架至podcast平台上。「比起在Youtube拍片,錄製聲音節目似乎門檻較低?」迪克和安迪並不認同這樣的看法。迪克分享,多數觀眾可能會發現,有些人在鏡頭上看起來很活潑,但在錄製聲音時,反而會變得尷尬、無趣,不同的媒介都有它的專業存在。安迪進一步分析,在影像操作上能透過空景剪接、外插動畫來填補時間的空白,但在聲音節目上則完全不管用,因為人聲就是節目內容的全部。
甲板日誌在追求創新的同時,也得考慮廣播電台大部分的聽眾是長期收聽廣播的長輩,如何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語言去探討議題,在既有框架中一步一步往前突破,都是迪克和安迪不斷在思考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一個長輩和年輕人都愛聽的節目。」
最新文章
-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