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創辦人徐震:善用小資產,換取更多生命經驗
別以為投資只是管理收入支出、買賣股票和基金,將複利的概念和力量應用在人生各個範疇上,帳戶有更充裕的資本外,人生也會變得更豐裕。《500輯》邀請五位港台不同領域的代表,他們都有經歷過人生和創造的高低,也有過金錢的問題和深度的思考,看看他們如何看投資。
Q1:哪一個人生階段,你意識到需要「理財」和「投資」?
徐震:我小學的時候,郵局在推廣讓小朋友去開儲蓄戶,我跟爸媽去郵局辦了人生的第一個存款帳戶,爸爸把存摺交給我的時候說:「從今天開始要學著自己存錢。」小時候對理財的理解就是存錢,只要存得夠多,人生的未來就沒有憂慮。準備出國留學之前,我有去補習英文寫作,有一次的題目是「如果你突然得到100萬美金你會拿來做什麼?」同學的答案有的是旅遊、有的是買房、有的是捐給公益團體,我忘了當下的回答,但心中真實的答案是「存起來」;並不是因為我特別喜歡儲蓄,而是因為當時的生活經驗,沒有給予我足夠的能力,去判斷怎麼用這筆財富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價值。從那時候開始,我逐漸意識到如何花錢可能比存錢更重要,透過善用目前擁有的小資產,去換取更多的生命經驗,等到有一天有機會擁有大資產時,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人生的判斷。
Q2:一路走來,你做過最有價值的「投資」是什麼?
徐震:身為一個創業人,我做過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自己的事業。2011年和朋友在倫敦創立了嘖嘖,十年過去了,比起所有付出過的金錢,投注在這個事業的時光顯然更加寶貴。參與這個事業的旅程中,我接觸了很多年輕時從來沒想過會有交集的產業領域,也認識了很多完全不同社會、教育、專業背景的朋友。
嘖嘖不僅是一間讓我和同事能工作賺錢的公司,也是一個擴大我們生命寬度的媒介,我透過嘖嘖去領略到豐富多元的人生經驗,參與了其他人的創作過程、推動中的公益計畫、正在奮起的創業歷程,這些都是難以金錢衡量或買來的價值。
Q3:30歲前後關鍵的理財思維和操作是什麼?如能時光倒流,你會做得不一樣嗎?
徐震:過去20年之間,對於理財思維最大的變化,就是對財富的定義理解變得更寬廣。20來歲的時候覺得財富等於金錢、動產、不動產,到了自己創業之後,開始意識到時間也是非常寶貴的財富,知識、才華、歷練、人際關係都是人生的資產。
有一句流行語「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雖然講得俏皮,卻很貼切。理財之前,我們可先想想人生想要的價值,有人對於坐擁豪宅名車感到富足,有人寧願將錢花在社會議題上,有人希望把時間花在工作上獲取成就感,也有人喜歡把時間花在悠閒地享受寧靜自在。財富是用來豐富人生的工具,理財能將手上的資產轉化成你想要的價值,對現在的我來說,最棒的理財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把每一分資產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想要的生活。
◎責任編輯:林崇發、胡士恩
最新文章
像是被魔法塵封已久的復古空間 台北時尚新茶店「LingDay Sofa」帶你重返七○年代
2022/08/07黃色線條象徵明媚光束 愛馬仕餐瓷系列讓餐桌被夏日暖陽圍繞
2022/08/07森/CASA X 開化堂 Kaikado X Perfe'dough X 50嵐 4大職人手作品牌推跨界聯名禮盒
2022/08/05不僅賣車,Lexus更打造多樣化品味生活
2022/08/05LEXUS ELECTRIFIED品牌概念店,傳遞電動化概念
2022/08/05吉卜力粉絲別錯過!《神隱少女》重返大銀幕,復古收藏票卡開賣:日方審核監製、銅金特殊印刷埋巧思
2022/08/03嘉義東市場「暗光鳥紀:輪普東食堂」熱鬧開席:7家名店辦桌、20家在地品牌市集,小事製作與民眾互動共演
2022/08/03台中「草悟系.七月半」藝術家阿咧A-Lei打造15米高裝置「草地狀元」,藝術、音樂、市集六大場域搞鬼搞怪
2022/08/02「半熟新工藝」高雄駁二塔登場:國產木竹石、回收魚鱗與陶瓷,自由無拘的台灣媒材實驗
2022/08/02森山市集移地屏菸,本週末正式登場:療癒森林洞穴、光電藝術派對,120個品牌齊聚大武山下
2022/08/01星野集團最新「界 由布院」頂級溫泉飯店 將梯田四季之美盡收眼底
2022/08/01美食評論家黃冠華/走訪基隆、士林、寧夏到南機場夜市,心目中最值得吃的那一攤
2022/07/28全臺最強古堡夜店7/30限定,來淡水古蹟博物館提前度過最嗨的七夕
2022/07/28小台南慢閃店「A STAND」民生社區登場!齊聚蜷尾家、糯夫米糕、St.1 Cafe'等品牌,打造Gelato與咖啡外帶店
2022/07/27轉譯在地文化成味蕾新體驗 open it跨界大甲鎮瀾宮讓媽祖來「堡庇」
2022/07/27百潔PERCENT聯手設計師施博瀚:簡約純粹的好感拖把,極淺灰色融入居家場景
2022/07/26嘉義市新二通「環時好室」登場:在地品牌共創文化基地,攜手「阮劇團」串連深度導覽
2022/07/25中元普渡、開工拜拜,也可以從生活風格延伸:4位跨域選品人與宗教學者的眉眉角角
2022/07/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