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城市裡的靈動微景,參樓研製所:果實、合果芋、鹿角蕨,慢工細琢的擬真植物創作

2022/03/30 沈佩臻

仿真綠葉斑合果芋。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仿真綠葉斑合果芋。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參樓研製所的第一個配飾創作,甚至品牌創立,其實都是誤打誤撞,就像被自己逼出來的。」一切萌芽自喜歡植物的心情,在內湖一棟舊公寓三樓的生活空間放滿花草,基於有趣,潘家豪、柯元富自 2018 年開始兼職參加大大小小的市集,不斷傳遞這份「都市人找回自然」的美好。

不僅攤位設計不曾重複,甚至還向主辦單位毛遂自薦籌劃活動花藝設計,那一年默默累積不少經驗與粉絲,逐步被市集主辦單位與場館相中,邀請進駐華山、信義誠品設櫃。直到此刻,才逼著兩人正視自己未來發展的路徑:究竟要畢業後依循所學、穩妥習慣的工業設計(家豪)、表演藝術(元富)領域,還是一躍投身這塊充滿熱情,卻十足未知的創業之路?

參樓研製所主理人潘家豪(左)、柯元富(右)。 圖/沈佩臻攝影
參樓研製所主理人潘家豪(左)、柯元富(右)。 圖/沈佩臻攝影

保持新鮮思考

面對難題,兩人就學時的老師適時給予提醒與支持,成為最有效的強心針。潘家豪的老師伍大忠對他說:「學會設計思考,保持新鮮的思維,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不會餓死就去做。」這句話鼓舞著向來需要做好全盤考慮,才願意踏出步伐的潘家豪勇敢前行;在音樂與表演領域累積十幾年經驗的柯元富,從高中開始就遇見像師父,也像媽媽的音樂老師王小尹,在其他人給予傻眼與反對態度時,卻鼓勵他不用有包袱,想做什麼就去做。

後來,短短兩週內就設立好公司,正式進駐場館。從 2019 年創立至今,現在的參樓研製所已經不在三樓,轉而隱身於鄰近實踐大學靜巷的一樓,空間更大了,品牌營運項目也從植栽、盆器,擴增到手作飾品、花藝佈置等相關領域,工作室擁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觀察大自然的紋理與姿態,埋首創作出靈動細膩的飾品與花藝作品。

兩人本來就喜歡靠近大自然,觀察植物線條,成為日後創作仿真飾品的養分。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兩人本來就喜歡靠近大自然,觀察植物線條,成為日後創作仿真飾品的養分。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潘家豪的工業設計背景養成,讓他傾向一切被規制好、設計好的完備作風;擁有劇團與舞台經驗的柯元富,則喜歡具有生命力、靈活未知的東西。「所以我常常神來一筆!但是有好有壞,經營品牌並不能常常這樣。」柯元富剛說完,潘家豪很有默契地接著說:「我們雖然是矛盾的結合,但是換作自己一個人做,也做不出這些東西。所以參樓是融合兩個人的經驗與共識,做出最適當的決定。」動與靜,理性與感性,在溝通中彼此互補。

小藤葉仿真飾品,堅持手工製作,維持獨一無二。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小藤葉仿真飾品,堅持手工製作,維持獨一無二。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都是獨一無二

當飾品圈流行高冷簡約的風格、找歐美模特兒拍攝形象,兩人也曾思忖著是否跟隨潮流,但是這個想法很快被推翻,因為太不像自己,「我們不太想營造距離感,反而想傳遞有活力、有溫度的感受,模特兒也都找台灣人,甚至身邊自己的朋友們或我們自己下去拍。」兩人決定從最原始舒服的自我樣態出發,「一開始我們也會擔心男生來做飾品,會不會影響品牌形象?後來發現,不用勉強,從自己的狀態出發就好,很多人看到設計師本人,反而信任度更高,不在乎是男是女。」

飾品是一片紅海,但是以植物為核心,卻是這幾年才漸漸熱起來,「飾品是一個競爭十足的領域,以乾燥花和果實系列耳環來說,我們剛開始做的時候,一場小型市集大概只有 1 家,現在大約有 3 到 5 家,大場活動假如有 100 間品牌,就有 10 幾個在做。所以我們想盡辦法找到沒人做過的,即便有人做過了,也要想如何更好看、更有創意。」

擬真紅斑合果芋耳飾。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擬真紅斑合果芋耳飾。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兩人本來就喜歡大自然,疫情之前,工作室每一、兩個月就會上山下海,散散心、撿樹枝、找靈感。「我們都會綁花束,夥伴也有繪畫底子,而且對植物線條有一定概念,這些都能發揮到飾品上,才能把鹿角蕨、藤葉、合果芋或果實做得這麼像、這麼靈動。」柯元富分享。

面對不斷擴增的同業競爭,他們從未捨棄慢工出細活的道理,限量一個就是一個,「因為我們都覺得第二個沒有第一個好看。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想讓手創和工藝是接近的,和同行業比起來,我們真的花很多時間在雕琢一件作品。」潘家豪笑著說,柯元富也補充:「還有我們不想一直停留在舊有框架裡。」

重新拆解擷取不同植物的要件,再製出迷你蕨類型態。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重新拆解擷取不同植物的要件,再製出迷你蕨類型態。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參樓研製所從植栽出發,延伸出花藝與飾品創作。 圖/沈佩臻攝影
參樓研製所從植栽出發,延伸出花藝與飾品創作。 圖/沈佩臻攝影

無論如何,不斷創作

創業隔年就遇上疫情爆發,約期滿後陸續關掉四個據點,對高比例依靠顧客實際接觸的參樓研製所,無疑是一大挑戰。曾想過放棄的兩人,轉而系統化經營電商,「儘管腦中一直浮現有別的老師曾說『手作年齡大概只有 3 年』,但我們真的不想被框住,想要嘗試別人沒做過的事。」

在參樓研製所,每個月幾乎都會重新陳列,幻化為兩到三次的新品項發表空間,佈置與構件是潘家豪的強項,「對我來說,植栽、花藝、飾品,雖然使用的材料不同,但其實美學都一樣。植物要組合呈現出原生模樣,飾品原理亦同。無論哪一面,都是要不斷創作,這也是品牌精神。」潘家豪說。

參樓研製所創立品牌前,勤跑市集累積經驗,每一次都重新設計攤位。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參樓研製所創立品牌前,勤跑市集累積經驗,每一次都重新設計攤位。 圖/參樓研製所提供

參樓研製所

大直總店

時間|預約制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57巷25號1樓

華山店

時間|11:00-21:00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最新資訊請上參樓研製所官網FB粉絲專頁查詢

最新文章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圖|BRUN不然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

2025/09/16
Branch Coffee Roasters不只是一間咖啡廳,也是從咖啡生豆挑選...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