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李尹櫻,感受打開的瞬間:暖身的時候讓身體的肌肉歸零,內在心理的張力也會跟著打開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9「我和身體一起工作」
疫情這些年,口罩遮住了一半的臉,硬生生剝奪了嗅覺這項重要的感官,人們無法好好呼吸,生活中「少了一味」。本期《500輯》由陳德政擔任客座主編,這期專題是做為文化工作者和一位身體的主人,對這場世紀流行病最「切身」的回應。
同為瘟疫後的倖存者,我們應該更加珍視,並重新打開這些年閉鎖的身體。攝影師林軒朗用他沉靜的鏡頭,捕捉到六位工作者充滿張力的體態——流動的線條宛如交錯的時間,每個姿勢,都是努力奮鬥過的結晶。身體在黑暗時代裡發光,照亮了隧道的盡頭,願你也是透過自己的雙手,翻讀了這一份報紙。
38歲,國高中讀的都是舞蹈班,大學考入台藝大舞蹈系,一路學舞、跳舞,在雲門二團當了十年舞者,演出包括《十三聲》、《毛月亮》等舞作。近年與編舞家丈夫王宇光共同創辦「微光製造」,持續探索身體與藝術結合的新可能。
你大概幾歲、什麼情境下,意識到自己有一個身體?
李尹櫻:這件事情滿自然的,我從小聽兒歌動身體,身體一直在。但我特別記得有一次回嘉義鄉下老家,某一天早上,我爸爸牽著我的手,跨過祖厝的門檻,眼前是後院,那天有陽光。我一直記得那個時刻,不只是畫面,還有植物的味道,當新鮮、涼涼的空氣吸進鼻子裡,脊椎裡彷彿有很多泡泡被撐開。那可能是我最早有意識——原來身體跟感受是連結在一起的。
學生時期開始學舞,是出於什麼動機?
李尹櫻:我不太會說話,比較喜歡聆聽,面對人很容易緊張。當我在面對身體的時候,它讓我學習到怎麼安靜,在安靜的過程中,怎麼跟自己的身體對話。從讀大學到考舞團,我試著給自己挑戰、一個再肯定一點的狀態,看看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跳舞?我有辦法每天都面對身體、面對舞蹈嗎?如果真的喜歡舞蹈,應該就會留下來。
我不是科班裡表現突出的,條件也不算好。但是在跳舞的當下,當燈光打在身上,皮膚和毛細孔會有感覺,身體會有一點麻麻癢癢的,那些感官會被放大,使我變得非常專注。生活中有太多角色、太多的事情要切換,且切換得越來越快,跳舞讓我每一次都必須要從零開始。我很幸運可以很快就遇到我最喜歡的事情,即便這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也有很難跨過去的時刻,但跳舞這件事一直沒有被我丟下來。
身為舞者,你覺得跳舞最倚重身體哪些部分?
李尹櫻: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呼吸。學習過程中,我們太多時候是用看的,學到動作的外形,但會忘記在動作當下,你是吸氣、吐氣是憋氣,還是你是緊張的,那都會連帶影響深層的肌肉,息息相關。
當你跳到喘不過氣,真的要沒有力氣了,你要做的就是把氣吐掉,而不是隨著自己的身體疲憊,就跟著它的情緒狀態一直去了。慢慢地呼吸、吐氣,緩下來,肌肉才不會鎖住,你才有辦法使用你的胸腔,用你的軀幹把它打開。呼吸這件事可以練習,但你先要能覺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緊張的。
另一個地方是腹部,像是身體的中間點,跳舞時我會特別注意這個地方,它影響我的重心,怎麼從尾椎一路沿著脊椎往上,到我的手和頭頂,往下怎麼沿著大腿,經過膝蓋和小腿到腳指頭。
人的身體有使用年限,在她停機之前,妳最希望她幫妳完成哪些事情?
李尹櫻:年輕的時候有用不完的體力,可是你也不懂得怎麼讓自己學習安靜,讓自己放下某些事情,心理的影響便會從肌肉呈現出來。暖身是一種讓你歸零的過程,不論是職業身體工作者,或是在外面帶工作坊的時候,暖身是為了讓大家回到原點,你不從原點開始,會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裡。因為我們總是帶著前面的狀態、前面的故事、前面發生的事情進來,所以有些時候,你不知道自己現在的溫度在哪裡。從零開始,你才有辦法很誠實的去面對,知道哪個是我可以做的,哪個是現在還做不到、但我能練的。
身體是我非常親密的夥伴,它會比我的家人和伴侶陪伴我更久。我希望可以帶著這個開始有變化的身體,一路慢慢地走下去,找到每個階段、每個年紀的自己動身體的樣子。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開創當代眼鏡店想像:Round² Space台南新開店,歐洲老電影裡的覓鏡旅程
2025/01/24 -
喜迎蛇年來走春!台北101進駐6大新店 刷聯名卡最高享7%回饋
2025/01/24 -
蛇年送禮最精選!台北101嚴選最具品味質感伴手禮 還有全台限量一瓶紀念酒
2025/01/23 -
【基隆100碗】評審看榜單-鄭順聰、許效舜、Hally Chen
2025/01/20 -
【基隆100碗】以美食傳承討海城市的時光風味:專訪基隆市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
2025/01/20 -
攜手米其林一星Haili登設計之巔衛武營!格蘭利威雙原酒新品亮相
2025/01/17 -
見本生物操刀視覺設計!2025夕陽小鎮虛擬音樂節《燒胎祭》4月登場
2025/01/16 -
宮古島瑰麗酒店3月開幕!荷蘭建築設計師Piet Boon操刀呈現隱世秘境
2025/01/15 -
2025香港直飛不丹!計畫一趟前往幸福國度的旅程
2025/01/14 -
春節去哪玩?The One南園8萬坪園林走春、探索大宅院裡的年味
2025/01/14 -
2025上半年必訪6大國際慶典!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丹麥三日設計節登場
2025/01/13 -
DESKER × 收納幸福 辦公室改造計畫 | 開創新辦公風潮:收納、創新、舒適一手掌握
2025/01/13 -
【本期發刊】讀傳記,經歷不只一種人生
2025/01/10 -
小店永豐跨域名人串連體驗/逆轉地方、走向國際,木想傢工作室與無氏製作如何一步步以文化創意為社會帶來正向循懷
2025/01/10 -
2025國泰航空飛機餐新菜單!攜手米其林逸東軒推出正宗粵饌
2025/01/09 -
小店永豐跨域名人串連體驗/提升在地產業與文化、美學接軌 可可雅米與御鼎興的再創之路
2025/01/08 -
2025 AI雙展:《AI繪動的畫特展》、《AI SPORT》運動體驗展,士林科教館開幕
2025/01/06 -
小店永豐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以料理體驗解鎖文化共榮的迷人之處,三季私廚與作家洪愛珠的南洋庶民飲食記憶
2025/01/06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