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新訊】Stay at home 也能逛藝博!台南藝博首創VR虛擬展廳,2020 V ART TAINAN 正式開展
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的2020台南藝術博覽會,在臺灣畫廊協會多方的探尋討論之下,展現十足創意,導入全新沉浸式的VR線上觀展技術,打造「2020 V ART TAINAN」,將原計於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舉辦的飯店型博覽會搬到線上,為台灣與全球的藝術愛好者打造嶄新的 VR 藝術體驗。此次展會計有47家亞太優質畫廊參與,將近300件的精彩作品線上展出!
因應疫情,畫廊協會推動藝博會數位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大型藝博會、展覽取消或延期辦理,讓全球藝術活動近乎停擺。如全球最受關注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今年即嘗試以線上展售取代實體展出,緊接而來的巴賽爾瑞士展會,也宣布延至九月辦理。
對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表示:「因應疫情影響,藝博會的線上展廳計劃提前於台南藝博會發布,2020 V ART TAINAN 將開放給喜愛藝術的社會大眾免費觀展,也顯示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仍不忘初衷,積極培養愛好藝術的初心,持續的推動台灣畫廊及藝術產業的發展!」
此外,畫廊協會接續舉辦的台中、台北藝博,也將借重本次台南藝博 V ART TAINAN 的經驗,持續優化線上藝博會的模式,如完整導購功能、藏家與畫廊線上交流的功能等,期許在未來能朝向藝博會虛、實並進的全新模式發展。
2020 V ART TAINAN 台南藝術博覽會
「2020 V ART TAINAN」將於5月15日至5月28日全天候開放一般大眾線上觀展,喜愛藝術的民眾可透過E-mail免費申請登入。觀者可在每一間獨立展間之中感受作品與空間的完美結合,仿佛親臨現場,可自由觀賞展間的每一個角度與細節。此外,只要透過螢幕點下喜愛的作品,即可顯示該作品的資訊,搭配畫廊優雅的語音導覽服務,視覺與聽覺的欣賞一步到位,能在任何情境之下欣賞作品。若有喜歡的作品,民眾也能透過螢幕上作品資訊,選擇聯絡展售畫廊,進一步瞭解詳情與預約欣賞原作。
本次「2020 V ART TAINAN」依舊媒合台南新藝獎新銳藝術家與畫廊合作展出:加力畫廊展出藝術家潘勁、水色藝術工坊展出藝術家張郁田、索卡藝術展出藝術家張靜雯。
公眾免費開放展期(填寫Email後登入)
2020年5月15日(星期五)凌晨0時至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晚上11時59分止
請見 Accupass 線上預約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VARTTAINAN
最新文章
吳哲宇NFT生成藝術個展《混沌實驗室》:一場音像藝術沉浸體驗,串連50件作品與聲音創作
2022/05/20灰藍色的沉浸之所,開啟多重想像方式:北美館 X-site 計畫《藍屋》登場
2022/05/20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帶來的改變需要時間,它無法立即見效
2022/05/20年輕讀者的自白:閱讀反映潛意識的需要,漫畫會接住任何狀態下的自己
2022/05/19金曲獎第33屆入圍名單:邱晨、陳復明獲最佳貢獻,盧廣仲、黃宣等爭歌王,魏如萱、蔡健雅搶歌后
2022/05/18第24屆台北電影獎公布入圍名單!《咒》強勢角逐7個獎項,《月老》柯震東對決金馬得主陳以文爭影帝
2022/05/16復古紅白機、80年代遊戲配樂⋯藝術家陳青琳「映憶」光雕展演,四四南村夜間登場
2022/05/162022台北當代亮點藝術家Felix Treadwell:透過作品回到初次發現世界的瞬間
2022/05/16Norman Normal《線形》個展登場:從萬華市場到赤峰裝幀老店,探索線條與現成物的二創可能
2022/05/14Meta╳文策院「藝術再想像」展覽:阿爆、吳耿禎、姚瑞中走入元宇宙,一連3天華山登場
2022/05/14MoCA「非遊記」展出中:11組台泰藝術家雙軌展演,以歌謠為邊陲勞動者發聲
2022/05/12飄浮身體之後,以繪畫為行動錨定寫生:藝術家許懿婷個展《在靠近的過程》Gladys Lin Projects Space 展出
2022/05/11一尊皮塑人像,收斂人生百貌:段安國皮塑藝術展《浮相》boven café 登場
2022/05/09New Balance進駐CAFE!N旗艦店:跨界插畫家Abei Liu、演員吳子霏等打造職人特展
2022/05/08潮流藝廊進駐微風南山!INCEPTION 啟藝新品牌「plzzzz」實體空間揭幕,集結9組日韓當代藝術新銳
2022/05/08紀錄片,這三個字的界線越模糊越好——專訪第13屆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
2022/05/0751分鐘精彩串連,拍謝少年、Mong Tong等6組音樂人:2022 SXSW南方音樂節Taiwan Beats Showcase完整上線
2022/05/04帶著37把鑰匙用力生活──台灣紀錄片《未泯》
2022/05/0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