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台新藝術獎揭曉!再拒劇團《明白歌》以聲述史奪年度大獎
以獎勵卓越藝術性、人文關注與時代精神的台灣當代藝術指標性獎項「台新藝術獎」,今(6日)從17組入圍作品當中,揭曉「第18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分別由陳以軒《委託製作》獲視覺藝術獎、王世偉《群眾》獲表演藝術獎、再拒劇團《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奪年度大獎。
由於全球性疫情影響,今年決選團首度全數由國內委員組成,由紀錄片導演也是首屆台新藝術獎得主黃明川擔任主席,獨立策展人徐文瑞、舞蹈學者陳雅萍、劇評人陳正熙、鋼琴家王佩瑤,以及本屆提名團代表─文化評論人吳介祥與劇評人白斐嵐等專業人士組成決選團,兩日決選會議中,七位委員針對入圍作品展開多輪辯論,從作品藝術性、思維與形式之創新、與受眾的能量動態、環境空間的運用,同時思索作品如何反映藝術之於當代社會的映照關係,三大獎項由此應運而生。
陳以軒《委託製作》反映當前藝文工作者生存樣態
第一個揭曉頒布的「視覺藝術獎」,由陳以軒於鳳甲美術館個展《委託製作》獲獎,是藝術家試圖反轉委託主與接案者,俗稱甲方與乙方之間關係的幽默之作;反應出當前藝文工作者時常面臨的主顧關係與生存樣態。
評選團認為,陳以軒的《委託製作》從藝術家的創作處境出發,反思藝術生態現實。藝術家們彼此連結奧援,除了反應在日常生活的同儕情誼外,也在創作生涯上,共同形成一個橫跨不同文化生產領域的斜槓世代,是藝術界的現實切面,更是當代社會的縮影。作品結合參與式的共作、誇張的表演、對「專業格式」的反諷、流動的鏡頭、細膩搭配音樂與動作影像,讓錄像裝置空間變成電影畫面般的生動場景,把現實世界帶入美術館,也使藝術空間交纏在影像社會的網絡中。
王世偉《群眾》集體創作省思群體中的自我意識
第二個揭曉頒布的是「表演藝術獎」,由劇場導演王世偉主創,與編舞家田孝慈、聲音設計李慈湄、及燈光設計Helmi Fita共同完成的劇場作品《群眾》獲獎。評選團認為,王世偉主創的《群眾》集結優秀藝術家,發揮豐沛創作能量,精彩實踐集體創作,整體製作完整卓越,並能充分運用空間潛能;由遠觀欣賞到近身相伴,邀請觀眾鼓勇面對社會運動中,幽微的個人生命情境,在激昂對抗與孤獨壓抑之間,召喚繼續堅持的希望。演出真摯動人,並能從獨特視角,切入審視個人在群體中的自我意識,激情、疏離,又不落入政治表態窠臼,謹慎避免沈溺自憐,回應騷動的全球局勢,體驗並重新省思抗爭之個人與社會意義。
再拒劇團《明白歌》以聲述史奪年度大獎
「年度大獎」由再拒劇團《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從十七組入圍作品中獲得桂冠。《明白歌》由黃思農身兼導演及編劇,蔣韜負責音樂設計暨樂手,同時也參與編劇,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合作,走訪當年故事現場,將信件、自白書、遺書、審訊筆錄等白色恐怖政治檔案與歷史口訪紀錄,藉由民間唸歌、說書並結合當代戲劇形式,串接成多音交響的對話場域。
評選團一致認為,再拒劇團《明白歌》 將沉重的白色恐怖文獻,轉化為流暢深刻、節奏明晰的聲音劇場。作品結合口語文化、民謠唸唱和報告劇,以簡易的舞台、準確的符號意象,與四位表演者的靈活調度,藉由說演與吟唱再述無數受難者檔案,素樸地還原文獻的原始視角,傳遞了複雜糾纏的時空因素和政治環境。《明白歌》重返現場,讓個體的傷痛在經歷時代噤聲之後,明白召喚出以聲述史的傳承力量,抗拒遺忘與冷漠,舉重若輕地完成艱困的歷史敘事。
◎ 更多訊息都在第18屆台新藝術獎專網
最新文章
確定全台巡迴!《奈良美智特展》不只台北場,7、11月移師台南與高雄
2021/02/26不屑道德的批判,耽溺自負的浪漫:作家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2021/02/25【機智的韓劇生活】《驅魔麵館》與《梨泰院Class》:賣吃的從來就只是個幌子,真正賣的是熱血
2021/02/25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青宅愛看劇】能樂、摔角、爭家產?編劇宮藤官九郎全新作品《我家的故事》
2021/02/23【華語歌詞症候群】在愛情裡敲響警鐘,寫給別人也告解自己的李宗盛
2021/02/2170年代「美國夢」的虛無: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經典作品《賭途分叉點》
2021/02/21只要是人,總有些怪怪的地方吧: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2021/02/18翻拍劇的「教科書」:韓劇《哲仁王后》的高收視並非偶然
2021/02/17蔣勳書寫臺靜農,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2021/02/16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2021/02/16村上春樹深愛的傳奇咖啡店——《大坊珈琲店手記》:一杯又一杯地沖著咖啡,是這樣的38年
2021/02/16天空的浪漫想像從何而來?《天空地圖》:看見想像的、光怪離奇的、近代科學性的追尋與渴望
2021/02/15前蘋果首席工程師:iPhone之所以魅力無限,不只是「除錯」,而是「創意競擇」
2021/02/15令人懷念的good old days——《鏤空與浮雕》:後來香港就再也沒有傳奇了
2021/02/15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 ── 讀鄭維中《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2021/02/13豪華朗機工十周年紀實《聆聽花開》:匯聚百工專業一起想像、共同創作
2021/02/13《在家工作》:如果獨處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強項,為什麼硬要過團體生活?
2021/02/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