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劇《做工的人》:描述中年的集體失落與被尋回

2020/06/07 馬欣(資深影評人)

李銘順在「做工的人」演出小人物的悲苦。 圖/大慕影藝提供
李銘順在「做工的人」演出小人物的悲苦。 圖/大慕影藝提供

日本有齣漫畫改編的劇叫《黃昏流星群》,描寫經濟泡沫化後中年人的各自營生,後來有《深夜食堂》安慰著庸碌人的胃與心,如今台灣有《做工的人》告訴你逆著來順著受的一群,他們仍盡力沒有辜負自己的人生。

我們總以為年輕人才需要「麥田捕手」,讓失落的心被尋回。其實在變動的今日,老老小小都需要被尋回,而那「麥田捕手」有可能是齣劇。

很少戲劇真正拍當今中年人的處境。以往國外拍攝中年人題材,通常鎖定的是醫生、律師或廣告人等,少有庸碌的中年人的真實,除了去年韓劇《我的大叔》拍出了中年危機外,目前是台劇《做工的人》除了拍出了藍領中年只有今日的生活外,戲中老中青三代一起面對前途茫茫的未知,何嘗不是今日上班族的寫照。

薛仕凌(右起)、游安順、李銘順在「做工的人」劇中組「工地噗嚨共」。 圖/大慕影藝提供
薛仕凌(右起)、游安順、李銘順在「做工的人」劇中組「工地噗嚨共」。 圖/大慕影藝提供

這十年的變動是快速的,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起,註定優勝劣敗的新遊戲規則,所謂的全球化是玩得更大的金錢遊戲,產業職能的轉型加速,每日從階級中搖掉多少的月薪族,又讓多少人從小資階級成為下流世代。

尤其在今年疫情之後,職場更面臨赤裸的叢林法則,無薪假與被迫提前退休者增加,讓韓劇《未生》中岌岌可危的主管與《做工的人》吃苦當吃補的生活觀變得很真實。在中小企業體質紛紛出現問題的今日,中年人不再因為資歷而受到尊重與保障,因職能的需求轉變,反而比上一代更感到日幕西沉,並且得要做好與年輕人一起回到原點競爭的準備。

台劇《做工的人》前進真實工地拍攝取景,過程艱辛,導演鄭芬芬(前右)與演員柯叔元(左2)、李銘順(左)在工地現場檢查拍攝畫面。 圖/大慕影藝提供
台劇《做工的人》前進真實工地拍攝取景,過程艱辛,導演鄭芬芬(前右)與演員柯叔元(左2)、李銘順(左)在工地現場檢查拍攝畫面。 圖/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如《我的大叔》一樣,拍出了這代中年的幽微,這些主角已經沒辦法靠顏值包裝,他們是走著走著彎著的身影,他們也是習慣聚在一起把酒言歡,散場後獨自消化寂寥的大人。因此他們走過或停留過的身影與笑聲,都還有煙未熄的一點星火餘溫,但已微涼了。那些夾在兩代間的不甘與疲勞都風乾收好,是必須要懂事的年紀,《做工的人》的阿祈、阿昌、阿全嘻嘻哈哈的五味雜陳,多的是將那陳年的疲倦隨生活的節奏呼嘯而過。

那頭殼一上枕,像將士臥榻的重量,生活只能消化這麼多,都是今日不敢退休的一代啊。

台灣太少拍攝這樣描寫生活磨損氣味的劇。這是《做工的人》在書與劇裡都有的醍醐味,它沒有煽情,就是讓你體會生活的粗礪,如此才有餘韻,人生活到四十,骨頭零散,時間被切割,太多語言不詳或碎片化的心事。這也是為何《做工的人》一開始它的戲劇節奏不同於一般劇,因為它骨子裡的情感像散文,由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出發,想開廟、網路買四面佛、工地出現小鱷魚,這些荒謬又力不從心,是中年人特有的莞爾心情。

柯叔元在「做工的人」面對戲中前女友林韋君,情緒複雜。 圖/大慕影藝提供
柯叔元在「做工的人」面對戲中前女友林韋君,情緒複雜。 圖/大慕影藝提供

這齣劇到第四、五集時,拍出際遇如生活的大浪,會突發性地將人捲走,如過勞、世襲貧窮、職災等,但它可貴的是,中年人被磨損是身體,但不損意志,無論自嘲自己是布袋戲殘缺的秘雕,或是中大獎的黃粱一夢,還是為同事籌醫藥費變成要包白包,他們是這麼認真在活,也只能認真,那麼傻氣地窮其一切,不能回頭也不能往前看。慢慢的,等你出了社會十年後,你會懂他們不遙遠,你的籌碼也只有今天,這是新的中年族,沒剩多少作夢的餘裕,但他們哼哼唱唱地陪你走了一段,直到你看不到他們身影為止。這是「做工的人」,伴著黃昏嘻嘻哈哈陪你一程,讓你知道人生是學會著笑著回頭說再見。

推薦閱讀

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正因無法成為野獸,所以無法想愛就愛

最新文章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