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機智的韓劇生活】《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你只要好好成為你自己,就足夠了

2020/07/02 田育志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金秀賢退伍後第一部作品。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金秀賢退伍後第一部作品。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光是金秀賢退伍後第一部作品,就讓這部劇在開播前引起諸多關注。當然,劇名也耐人尋味,tvN官網上是這麼介紹的,사이코(精神病)分別代表著「사랑(愛情)」、「이상한(奇怪的)」與「코미디(喜劇)」,說明這不只是一部與精神障礙相關的戲,也是圍繞著愛情開展、帶點怪異的浪漫喜劇。

過去的種種,造就了此刻的我們

看到這樣的劇名解釋,很難不聯想到當年的《沒關係,是愛情啊》。這兩部戲的確有許多相似的設定,《沒關係,是愛情啊》中有思覺失調症的小說家張宰烈(趙寅成 飾),和精神科醫師池海秀(孔曉振 飾);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只是調換了性別,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是童書作家高文英(徐睿知 飾),而有醫療背景的則是精神科看護師文鋼太(金秀賢 飾)。從兩部戲的劇名到角色設定,或許不難猜到《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劇情走向,男女主角終究會在某一刻成為對方的救贖。

徐睿知飾演的高文英,雖是高人氣的童書作家,卻也有著反社會人格的障礙。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徐睿知飾演的高文英,雖是高人氣的童書作家,卻也有著反社會人格的障礙。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只是《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剛開播不久,還未有足夠篇幅鋪陳男女主角如何治癒彼此傷痕,但這幾集的劇情卻已陸續揭開他們的童年,若要說文鋼太兒時喪母和高文英差點被父親掐死這些悲慘的過去,與曾遭家暴的張宰烈、目睹母親與陌生人親吻而有所創傷的池海秀的設定類似,卻也不盡然。

看看前陣子的《愛的迫降》,小女孩尹世理差點被母親拋棄所以怨恨家人,李正赫甘願放棄鋼琴家的夢想入伍從軍,只為查出殺兄之人。大抵每部戲的角色都有各自的遭遇,才造就後續的角色性格,若要細究,一定可以舉出上百部和《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雷同的人設邏輯。重點在於,當這些過去已是不可逆的事實,劇中的角色乃至於看劇的觀眾,該如何去面對呢?

你只要好好成為你自己,就足夠了

而不可逆的,除了後天遭遇,自然還有先天疾病,像是精神障礙。劇中文鋼太的哥哥文尚泰(吳正世 飾),先天患有自閉症障礙,正是這樣的角色。

剛拿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最佳男配角的吳正世,這次挑戰了自閉症的角色。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剛拿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最佳男配角的吳正世,這次挑戰了自閉症的角色。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官網的介紹如此寫著:「根據統計,韓國有80%的人患有精神障礙,而實際有服用藥物的只有20%。」在現代社會,究竟要如何分辨人是正常或是異常呢?又或者像前面所提的,並非是先天而是後天所帶來的心理創傷,該算是正常嗎?

在這樣的思考下,或許大家都得捫心自問「我正常嗎?」只是以社會所定義的正常(大多時候就是「多數人認為的正常才是正常。」)作為檢視標準,恐怕不見得公平,與其糾結於此,不如回到剛剛說的「面對」,或許才是這齣戲想要傳遞的意念。

第二集文鋼太思考是否要到鄉下的「沒關係醫院」任職時,在網路上搜尋了院長吳智往(金昌完 飾)的相關資料,跳出一則新聞標題寫著「吳院長:若要克服心理創傷,應選擇面對、而非逃避。」這段話雖然老套,但看來就是這部戲中每個角色對於過去種種的解套方法了吧。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不只是一部與精神病相關的戲,也是圍繞著愛情開展、帶點怪異的浪漫喜劇。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不只是一部與精神病相關的戲,也是圍繞著愛情開展、帶點怪異的浪漫喜劇。 圖/tvN 드라마(Drama)粉絲專頁

每集劇情都會穿插的童話故事,也圍繞著這個主軸在發展。第二集末出現安徒生童話中的《紅鞋》,高文英從中引申出的結論是:「有些東西即使再努力切割,也絕對無法徹底斬斷。」呼應到第一集她所寫的童話《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的故事:「唯有將這些(不好的)記憶,埋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堅強、更熱情、更有韌性,只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從《沒關係,是愛情啊》到《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從男、女主角到配角,再到每個看劇的觀眾,面對人生的方式說穿了都是殊途同歸,正視、接受了那些過去,而不是轉身逃跑。不論你在世人眼中是正常還是異常的人,「都沒關係啊,你只要好好成為你自己,就足夠了。」

本劇簡介:《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一個具有反社會人格的童書作家遇上一位無私奉獻的精神病院看護,一場不凡的情緒療癒之旅就此展開。

(摘自Netflix)

◎ 責任編輯:翁家德

韓劇生活

【機智的韓劇生活】《秘密森林2》:一旦放棄了,我們所能看見的風景也就停在那刻

【機智的韓劇生活】《秘密森林2》:一旦放棄了,我們所能看見的風景也就停在那刻

2020/09/29
《再見世越號》韓國紀錄片:面對創傷不能只有遺忘,要從中找尋復原的力量

《再見世越號》韓國紀錄片:面對創傷不能只有遺忘,要從中找尋復原的力量

2020/10/15
【機智的韓劇生活】Netflix《青春紀錄》:放下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發光的方式

【機智的韓劇生活】Netflix《青春紀錄》:放下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發光的方式

2020/11/10

最新文章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睽違十年!比利時怪才編舞家楊.馬騰斯經典之作《再見狗日子》重啟,首度登台,集結8...

比利時編舞怪才名作《再見狗日子》11/7登場!以70分鐘跳躍挑戰舞蹈極限

2025/11/04
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將於2025年12月13日登場! 圖/臺中市...

中美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12月亮相!呈獻20國、70+組藝術家多元創作

2025/11/03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 — 霍剛、權純益》於自11月23日展至...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
》11月登場

2025/11/03
2025 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邀集全球72 位藝術家探討「思慕」的無盡動能。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集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