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宅愛看劇】寫在金鐘前夕:《想見你》不只是愛情神劇,更是台劇集大成
在《想見你》在金鐘入圍6項大獎後,落伍的我終於鼓起勇氣開始從頭開始看,一看於是就停不下來,追劇無法停止,還有眼淚。
為什麼說是鼓起勇氣呢?我想是對台灣偶像劇的疲乏吧,從小看到大,每部偶像劇都差不多,標準三幕劇:鋪陳、衝突、解決,反正最後男女主角一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說實話,甚至在第一次聽到《想見你》是浪漫愛情加穿越劇時,我大概翻了兩圈白眼,後續不管朋友怎麼推薦,都依然難以抹去對這部劇先入為主很「瞎」的印象。
說再多也無用,浪漫愛情劇的非戰之罪,就是會被貼上沒深度的標籤,因此我想直接用三部我熱愛的電影來替《想見你》下個三個 tag:《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天能》。
如果金鐘只能頒一個個人獎給《想見你》的話,我想那絕對是最佳編劇獎。《想見你》不只寫出一個男孩、女孩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還有校園霸凌、憂鬱和同志元素;不只是讓男女主角因為愛而穿越時空,更透過時間軸線的交錯,讓觀眾不能單純浸潤在甜蜜之中,必須和主角一起釐清現在的時空身份、推理當前的疑惑、找出可能的答案。最厲害的是,當觀眾對劇情推進感到疑惑時,劇中角色都會替你把想問的問題提出,或者劇情會在關鍵時刻給你一記回馬槍,讓你措手不及或共鳴不已。
除了編劇,導演和演員的表現也相當令人驚艷,這麼複雜的故事要在小螢幕呈現非常不簡單,少一分看不懂,多一分則太累贅,但導演在敘事上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了!既沒有把故事導得平鋪直敘、變編年史,也沒炫技式地把故事更加複雜化,只能說導演和編劇的合作真的是1+1>2。
演員的部分,雖然施柏宇、許光漢起初有些生澀,但也恰好符合劇中角色設定的質樸,不會太違和,反而愈看愈討喜、有魅力。柯佳嬿就不用多說了,一人分飾個性迥異兩角的她,甚至還有一個卡在中間的1.5角色(這邊就不劇透),絕對是視后等級的演出。
《想見你》技術執行上當然還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例如收音、調光等等,而且若是和同樣今年另一齣熱門劇《誰是被害者》相比,更是相形見絀。然而,在故事上《想見你》承襲了台灣一直以來很擅長的校園青春、愛情偶像劇,再加上了日韓劇常有的懸疑、穿越的橋段,也增添歐美劇集較多關於校園霸凌、同志議題的討論,各種元素揉雜在一起卻不紊亂。近期討論度較高的作品雖屬《我們與惡的距離》、《誰是被害者》、《鏡子森林》這類台劇過去較少碰觸、能反映社會議題的作品,但《想見你》也開創出一個台灣偶像劇的全新面貌,毫無疑問成為我心中最有台灣味的台劇。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6月松菸登場:一腳踏入18位印象派大師巨作,5公尺巨幕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4/16華語歌詞症候群/捕捉情感裡每一次忽明忽滅火光的李焯雄
2021/04/14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2021/04/13揮下正義大旗之前,我們能理解多少──台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人間絮語
2021/04/08專訪劉若英/從為愛痴狂走到各自安好的孤單代言人
2021/04/07我與熱衷買房的父親──台灣紀錄片《買房子賣房子》鏡頭下的世代對話與衝突
2021/04/07台灣的高山,帶我進入異世界——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的深情凝望
2021/04/02限量「常玉」餐酒tasting menu登場:史博館攜手unDer Lab劉欣蓓操刀,細膩演繹傳奇人生與畫作
2021/04/01跟著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重新注視海洋:不只是男人的海,更是台灣人的海
2021/04/01鄒駿昇策劃《Home Town Taiwan》線上插畫展:集結湯士賢、洪添賢、米力共33位台灣插畫家,疫情下溫暖問候全世界
2021/03/30「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政治正確的打開方式:Netflix自製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
2021/03/29國片《複身犯》的人性思辨,失去社會連結的當代孤獨
2021/03/29編劇王瑋/Netflix影集《母女姊妹花》:為居於次位的女性處境發聲
2021/03/25華語歌詞症候群/後來、記得、分手快樂⋯⋯那些把演唱會變成巨型KTV的冠軍單曲
2021/03/24【青宅愛看劇】日影《淺田家!》致徬徨的自己:自我成長的回眸,真摯動人
2021/03/24專訪阮劇團《十殿》編劇吳明倫:從神怪到人間,在當代劇場召喚台灣五大奇案的靈魂
2021/03/22什麼是「適當量」?剛好才是最好,適量製造時代來臨
2021/03/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