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古地圖勾勒時代感:跟著文史工作者高傳棋,看台北百年城市演變

2020/09/25 Stella Tsai

大學主修地理的高傳棋,因緣際會下栽入蒐集古地圖的世界。 圖/林冠良攝影
大學主修地理的高傳棋,因緣際會下栽入蒐集古地圖的世界。 圖/林冠良攝影

「地區的發展史就像人的一生,有最輝煌的時期,也有沒落的時候。」大學主修地理的文史工作者高傳棋,大二時正逢校內各大系館出清老物,一疊疊沒人要的古地圖,在他眼中都是寶,年輕的他滿腔熱血地開始收藏、研究,一晃眼就是30年。翻開他手中不同時期、不同取向的古地圖,我們得以一窺台北這座城市百年來走過的路。

透過古地圖追尋歷史脈絡

一直以來,文史學家透過古地圖蒐集資料,「有圖有真相。」高傳棋說,「我們不僅能透過古地圖得知各區域的發展緣起,更能藉由不同時期的比對、不同類型的地圖對照,拼湊出過往的樣貌,深入了解我們居住的台北。」他又接著說,「早期人們總說,有錢人擁有香料和地圖。」意味著這兩樣東西,在過去可比黃金還珍貴。以台灣的地圖而言,荷蘭殖民時期是畫在鹿皮上,清朝則是畫給皇帝的輿圖,這些現在都只存在博物館裡,是窺看城市過往的文化資產。

1895 年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打到哪、測量部隊就畫到哪,我們可從當時的地圖來推測局勢變化;時間回溯到1899 年,當年日本政府為了開鐵路、蓋河港而做土地調查,留下大量的地圖資料,在百年後的今日看來,都是研究台北朝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不管是軍事需要、山林資源開發、施政規畫,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地圖,都是時代留下的珍貴史料。」

交叉比對形形色色的地圖,就能拼湊出一個時代的樣貌。 圖/林冠良攝影
交叉比對形形色色的地圖,就能拼湊出一個時代的樣貌。 圖/林冠良攝影

以圖統地、以地治人的日本時期

從古地圖上能發現,人類的生活多是沿著水域開始,依循民生所需逐漸拓展,從當年單純乾淨的台北地圖,到後來錯綜複雜的路網建設,就能一窺台北發展的端倪。

「以圖統地,以地治人」是日本人開發一個地區的方式。高傳棋解釋,日本政府畫完地圖後,下一步就是確立各區域的屬性,例如商業規畫在艋舺與大稻埕、政治設在台北城、娛樂屬於西門町,餘下的北、東、南區就是居住地帶,因此火車站設在西門町旁,鄰近由艋舺、大稻埕、台北城組成的「三市街」中心點,之後隨著民生需求又在鄰近增設自來水廠、醫院、電力公司。

學校的設置更是因地制宜,日本時代設於城內的台北商專(今台北商業大學)、台灣省立法商學院(今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等,都是用來培養做生意、從政的人才;往東沿著鐵路設有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松山工農、內湖工專(今內湖高工),搭配鐵路沿線的華山酒廠、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廠等,相輔相成。最後則是和平東、西路,過往是高官居住地帶,為文教區域,設有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師範大學)等校。因此,以環境區域做畫分的地圖,是用來「治人」的最佳工具,透過掌握各區域內的人口、職業組成特質,進而針對不同性質的人文聚落,設置相對應的統治措施。

而從日本時期不同時間點的地圖來看,淡水河沿岸地區隨著鐵路、廟宇的建設逐漸發展,而東區直到日本時期結束,都還是農田,高傳棋笑說,「以前在西區買一間房的價錢,在東區能買一甲地,但現在可能只能買到一間廁所。」1970 年代起,隨著忠孝東路主要幹道的開發,沿線開始有店家進駐,漸漸舒緩西區擁擠的人潮,而台北捷運的啟用,更是促使東區成為近代台北繁盛商圈的代表之一。

旅遊地圖是每個時代都有的地圖類型,也呈現不同時期的觀光重點。 圖/林冠良攝影
旅遊地圖是每個時代都有的地圖類型,也呈現不同時期的觀光重點。 圖/林冠良攝影

以古今地圖勾織時代樣貌

手邊琳琅滿目的地圖收藏中,高傳棋最喜歡日本時期的工商職業圖,同時結合電話簿、工商名片、地圖等功用,黑色的殯儀館、紅色的銀行,還有畫上各式動物LOGO的商賈店家,彼時的文化認知與形色生意樣貌,都能透過地圖一目了然。

而自古以來最廣見於民間的地圖以旅遊性質居多,早期的台北旅遊地圖多只有西半部沿河區域,火車站、龍山寺、孔廟、圓山大飯店與兒童樂園,就是從古至今相當重要的觀光景點。高傳棋也分享,早期有些地圖的圖示會特別以場所的實際樣貌來繪製,比如說圓環、寺廟,讓不識字的長者都能輕易看懂。

研究地圖多年,高傳棋認為每個時期的地區發展,就如同人的生命,起起伏伏。他舉「建成圓環」為例,從早期的小吃夜市,到後來短暫的「建成圓環美食館」,現在則成為市民休憩的「圓環廣場」公園,這些發展脈絡,都可以隨著地圖上的名稱變遷得知,進而勾勒出地區的時代樣貌。

高傳棋又提到,如果比對不同年代、不同性質的地圖,可以看出城市的演進,為地區的發展帶來各式各樣豐富的討論。一如東區、信義計畫區的指標景點──台北101,建成圓環可說是南京西路、寧夏路、重慶北路與天水路等道路的匯集點,若有一座高塔型建築矗立於此,結合高空觀光、美食、歷史景點等多重因素,也許有機會再次成為西區亮點。

地理學家段義孚曾說:「任何人要對一個地方有感情和記憶、有空間的認知,才會有地方感。」儘管網路地圖已逐漸取代紙本地圖成為主流,人們也逐漸仰賴懶人包和維基百科認識歷史,但如高傳棋這般的歷史講述、對比古地圖的史料分析,讓每則故事聽下來,都多了份難能可貴的人情味。

日本時期工商地圖的文字用色體現了各行業的面貌。 圖/林冠良攝影
日本時期工商地圖的文字用色體現了各行業的面貌。 圖/林冠良攝影

世紀旅程——台北設市百年紀念特展

日期:即日起 ~ 10/31(六)10:00-17:00(週一公休)

地點:西本願寺廣場樹心會館

◎本文轉載自《台北畫刊》109年9月號,原文標題為〈古地圖勾勒時代感—台北百年區域演變〉

推薦閱讀

音樂讓我們更靠近──專訪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茄子蛋樂團

南港第一街「中南街」的創生課題:茶葉、煤礦之後,重新找回地方魅力

台北城

老台北人散步指南:「島內散步」走進百年台北的N個方式,看見從未發現的美好

老台北人散步指南:「島內散步」走進百年台北的N個方式,看見從未發現的美好

2020/09/19

最新文章

第一屆台灣國際攝影節「民主的相機」C-LAB盛大開幕!
 圖/Chris Ch...

台灣國際攝影節三大主題展登場!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在台展出

2025/09/08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圖|第三屆馬祖國際...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5開展!50+件作品、4大觀展攻略,以藝術體驗四鄉五島魅力

2025/09/08
馮國瑄|1989年在花蓮海邊出生,西螺長大,目前住台北大稻埕。近年獲得打狗鳳邑文...

信仰包含著傳統,但信仰不會限縮於傳統價值觀——馮國瑄

2025/09/07
在舞蹈中人類化為鹿靈,引導祖靈回到人間與送返冥界。

日本鹿舞:人鹿神融為一體,在夜裡和諧地像場夢

2025/09/06
倪瑞宏|1990年生於臺北,領有仙女證書的藝術家,創作橫跨書寫、繪畫、雕塑、裝置...

女神就像溫暖長輩,共鳴與陪伴身為女性的自己——倪瑞宏

2025/09/06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一場當代創作者的藍色收藏提案,於9/2 - ...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NOKE忠泰樂生活展出!一睹當代創作者藍色收藏

2025/09/04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