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龔書章:文化不再只是生活品味,而是社會的公共意識
臺北文化獎今年邁入第24屆,以「長期關注社會設計、文化多元、促進文化資源平等」為重點,選出4組獲獎得主,包括:30年深耕芭蕾本土化的臺北首督芭蕾舞團、致力音樂扎根與推廣的大提琴家張正傑、投身城市改造的傑出建築師龔書章,以及對臺語流行音樂影響深遠的寶島歌王文夏。
(第24屆臺北文化獎獲獎報導請點此)
接下臺北文化獎獎座的那一刻,對身為建築師、老師與策展人的龔書章來說,等於手中牢牢握著名為傳承的接力棒,「疫情時代,2020是關鍵的一年,文化獎不是建築獎、也不是藝術獎,它是面向社會與公共的獎項。剛好今年迎來疫情的挑戰,應該讓所有專業者能夠在關鍵課題上發揮最大的功能,而這可能會影響未來的10到15年,剛好是我現在的年紀跟我能做的事。」
龔書章不斷思索著這座島嶼上每座城每個人的生活,文化與空間該如何整合,「其實關鍵課題非常多,尤其是城市裡人的生活,例如臺北市未來10年最大的課題是完成社會住宅,社會住宅和城市生活文化、城市空間怎麼結合,進而創造社會流轉、形成觸媒,並相互對話,我覺得這很重要,且需要許多設計人、文化人共同合作才能做這件事。」
然而這一切源自幾位建築巨擘,在龔書章的學生時代埋下啟蒙種子。「這幾年對我影響甚深、持續關注社會與公共議題的幾位建築師相繼去世,包含漢寶德先生、吳明修先生及陳邁先生,還有今年喻肇青老師、王鎮華老師也離開了,他們都捲起袖子積極參與社會文化與環境議題。」龔書章認為,今年拿到文化獎隱含著薪火相傳,如同接力賽般,開始交棒給另一群人繼續往下走。
不難發現,這幾年部分城市風貌正急速改變,龔書章也不遺餘力,協助臺北市運用設計思維導入公共政策,提倡創意思考,「這幾年我們正在以設計改變城市治理,或改變公共性。其實我們在努力『2016年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時, 從2016年到2025年這10年,我們所要面對的就是生活和社會課題,而文化獎給我們的就是這項任務,文化不再是生活品味,而是社會的公共意識。」
最新文章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