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VR創作者全明遠:去除鏡頭概念,用雙眼看世界

2020/11/19 蘇逸華

Funique VR技術總監全明遠從2015年開始接觸VR。 圖/全明遠提供
Funique VR技術總監全明遠從2015年開始接觸VR。 圖/全明遠提供

19世紀與20世紀的交際,「電影」誕生了。經歷百年多的發展與琢磨,其鏡頭語言與敘事風格有一定的脈絡可循,顯得電影工藝愈臻成熟。相較之下,「虛擬影像(virtual reality,下稱為VR)」的發展宛如初生之犢,許多創作者甚至還摸不清其特點卻已躍躍欲試。

Funique VR技術總監全明遠從2015年開始接觸VR,當時可以說是VR蠻荒的年代,市面上還未出現消費型VR頭顯,身邊沒有人可以拜師詢問,也沒有現成的教學樣本可以參考借鏡,只能經歷彷彿電影初創時期,回到充滿限制、未知,以及各種可能性與想像力的時代。「它讓我再次燃燒對科學研究的熱情,過去在影視產業多年逐漸感到疲倦,還好遇到 VR,消失已久的興奮感再度出現。」全明遠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遇到VR,讓全明遠消失已久的興奮感再度出現。 圖/全明遠提供
遇到VR,讓全明遠消失已久的興奮感再度出現。 圖/全明遠提供

全明遠邊做邊學,根據需求開發新工具並且改良流程,逐漸研發出一整套從拍攝、監看、解算程式、後期流程與放映的獨家系統。「我們每天都在實驗各種拍攝手法。一個概念,一句話,馬上就拼湊出新的攝影設計、佈置出實驗場景,夥伴們自己擔任演員,快速拍攝與後製,再放入 VR 頭顯來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儘管過程跌跌撞撞,全明遠與夥伴仍從一次次實驗過程中,建立起基本觀念。

「VR與一般影片的鏡頭語言與敘事邏輯截然不同,需要全部重新學習。我們做這麼多嘗試,為的就是更精準掌握 VR 的特性,將經驗分享給想拍 VR 的導演們。」全明遠與許多電影導演合作拍攝敘事型VR作品,他彷彿是一位「引水人」,在充滿未知的海面上引領「說故事的人」,避開驚濤駭浪找到屬於他們的港灣。

全明遠與許多電影導演合作拍攝敘事型VR作品。 圖/全明遠提供
全明遠與許多電影導演合作拍攝敘事型VR作品。 圖/全明遠提供

全明遠也特別凸顯在故事發想的階段就應該與技術團隊做充分溝通,從這一點來看,倒是跟電影有相似之處。「我覺得《全能元神宮改造王》就是一個很好案例。」他大力讚賞徐漢強導演:「他投入很多心思在瞭解技術與流程、學習 VR 敘事的特性。而 Funique也為這部片嘗試了許多新的拍攝技術與表現手法,並為此研發了立體即時監看系統,讓導演在拍片現場可以即時看到立體效果,方便指導演員的表演。」

另外也有幾部作品巧妙發揮VR特性,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像是入選今年威尼斯影展VR單元、與許智彥導演合作的《舊家》,導演以年事已高的阿嬤作為第一人稱視角,透過長者略微模糊的視線,看見家人團團簇擁著自己,感受晚年的生活切片。甫於高雄電影節首映、與周東彥導演合作的《霧中》,將觀者置身於男子三溫暖的熱室,近身的肢體接觸與探索,彷彿進入一情慾橫流的繪畫之中。

《舊家》劇照。 圖/全明遠提供
《舊家》劇照。 圖/全明遠提供

全明遠與周東彥導演合作《霧中》。 圖/全明遠提供
全明遠與周東彥導演合作《霧中》。 圖/全明遠提供

「VR去除了攝影機與鏡頭的概念,回歸到用雙眼在看世界,像把觀眾丟回現場,目睹事件的發生。如果能掌握到這個特性,就能拍出身歷其境的作品。」全明遠說。

雖然已累積了非常多樣性的 VR 拍攝經驗,但全明遠仍不敢說自己全然掌握這個媒材:「它實在太新了,觀眾的觀影習慣仍在建立中。」百年前的電影,一路從黑白到彩色、無聲到有聲,迄今膠卷走入數位化,透過無數人的心血,歷經各種感官、媒材的變化,才有了如今百花齊放的電影敘事。相比之下,VR創作宛若有待更多人們投入的拓荒年代,但也正是最「好玩」的時候。如同像全明遠這樣充滿實驗精神與冒險性格的人,早已義無反顧地投入VR敘事創作。

全明遠義無反顧地投入VR敘事創作。 圖/Gelee攝影
全明遠義無反顧地投入VR敘事創作。 圖/Gelee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

全明遠

跟100年後的觀眾對話:全明遠的「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

跟100年後的觀眾對話:全明遠的「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

2020/10/26

最新文章

挪威小鎮尤坎利用反光鏡捕捉陽光,讓居民享受到日光。圖/Bjarte Fredhe...

回應生命——在歐洲發現光的意義/陳穎思

2025/11/05
陳詠華|在她的鏡頭中,刻畫著濃烈而曖昧的色彩,她巧妙地捕捉了詩意且細膩的影像。陳...

光線就是畫面的中軸——攝影師陳詠華

2025/11/05
蘇揚庭於金音獎的創作《聲 v.s. 光》,以遊戲搖桿和Finger Drummi...

讓燈靜止,有時需要勇氣——演唱會導演May Su蘇揚庭

2025/11/05
台北當代藝術館推動臺灣影像藝術躍上國際舞台!蘇匯宇個展「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於波...

蘇匯宇「三廳電影—總體敘事」波哥大現代美術館展出!12月重返臺北放映

2025/11/05
李亦凡,《鬱卒的平面》(影像示意圖),同展名新作。 圖/© 李亦凡提供

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馮希卡x李亦凡以錄像、人體雕塑直面數位焦慮

2025/11/04
睽違十年!比利時怪才編舞家楊.馬騰斯經典之作《再見狗日子》重啟,首度登台,集結8...

比利時編舞怪才名作《再見狗日子》11/7登場!以70分鐘跳躍挑戰舞蹈極限

2025/11/04
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將於2025年12月13日登場! 圖/臺中市...

中美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12月亮相!呈獻20國、70+組藝術家多元創作

2025/11/03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 — 霍剛、權純益》於自11月23日展至...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七周年特展《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
》11月登場

2025/11/03
2025 台北雙年展盛大開幕,邀集全球72 位藝術家探討「思慕」的無盡動能。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集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