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賀銘專欄/聲塵】是樂迷,更是閱迷:紙本音樂雜誌的重現
若與千禧年前後的時代相比,全球大眾「聆聽音樂」的媒介,在這20年間已自實體發行演變至數位串流。而對大部分有聆樂習慣的人來說,「閱讀音樂」這件事情,更已經從以往傳統紙本雜誌的訂購,轉往新興數位平台的綜覽。
如果說21世紀初的樂迷,多半還從紙本音樂專業期刊中,吸收最新的專輯或單曲等發行資訊、並翻閱樂評以及推薦專輯與藝人的專文,那麼今夕的樂迷,便大多是從瑣碎的社群網站貼文中(包括自身友人的分享),去連結、拼貼、拾掇以往一本音樂雜誌裡,從完整撰文到廣告頁面裡所提供的所有訊息。
於是近年來,「紙本音樂雜誌已逝」一事似是已被論定,即使多本音樂雜誌所轉型而成的網站,已另闢出一片天地,持續以第一手的資訊掌握、深入的藝人專訪,與文筆析透的樂評等等,守住了往昔的、也吸引了年輕的樂迷。而這些轉型成功的音樂媒體,更在過去幾年進一步透過臉書粉專,成為當前大家在臉書分享與轉貼音樂文章時的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碩果僅存的紙本音樂刊物,大多是以特定音樂類型為主體,也就是鎖定較「小眾」的讀者,比如古典、爵士、重金屬。而對於大眾來說也算是「特定」類型的電子音樂 (electronic music),其所能閱讀相關資訊的紙本與數位刊物間的消長,就也不只是單向的流動。
比方創於英國的《Fact》,多年來以跨足實驗與抽象聲響的深度,成為全球非舞池取向電子音樂的影響力傳媒。2003年創刊時是以雙月刊紙本發行的《Fact》,早在2008年已先全面轉為數位網站型態,並不時推出眾DJ與音樂人的獨家「mix」選曲混音旅程,供讀者線上聆聽。然而就在去年,《Fact》再度以半年刊紙本方式捲土重來,在網路與限定實體店家上架販售,並以曾在北美館舉辦過個展的池田亮司 (Ryoji Ikeda) 等藝術家為報導主題。
這也顯現出內容精深的電子聲響文章仍擲地有聲,可累積出相當的讀者,也因此坊間再度浮現新創的紙本音樂雜誌,以實驗電子音樂人的詳盡訪談、以及當前地下舞場的樣貌勾勒為主體,來探索當代電子聲響背後的社會意識與文化意涵,比如創刊於柏林、也是每半年發行一次的《Borshch》(其網站可視為是紙本雜誌的精華預覽)。
當一向在音樂領域裡代表著「數位」的電子音樂,在過往幾年藉由其與當代視覺/聲音/表演藝術的環節相扣、以及其整合各年代類型變化而於舞場呈現出的瑰奇樣貌,持續不斷地在深化,其可被觀察與論述的結果,也不再只是簡短幾筆即可帶過,這時紙本便化為突顯此類專文質量的載體。無論往後在「非數位」的媒體閱讀「數位化」的音樂這事是否將成為趨勢,我們都樂見紙本音樂雜誌在電子音樂的領域中,知性與感性兼具地回歸。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波蘭最美麗的書展」不只是圖書館登場!囊括60+精彩得獎作品,一探精彩視覺與細緻工藝
2023/01/312023台灣燈會未來展區信義亮相!作品亮點、光源舞台公布,攜手「顏社」策劃LIVE音樂
2023/01/30地下電影/2023第95屆奧斯卡入圍分析:《媽的多重宇宙》領銜亞裔衝出重圍,男性導演的全數制霸與亮點、遺珠
2023/01/26iPhone 14 Pro新年影片《過五關》!鵬飛執導以傳統京劇鼓舞後疫情的新世代
2023/01/20誠品書店進駐高雄衛武營3樓:自然採光天井、無柱挑高空間,首檔藝術主題策展登場
2023/01/18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一場翱翔的壯遊,去之前什麼都別查
2023/01/18松菸「THE BATH微型展」、藝術裝置「徑光」亮相!在歷史遺址探索文化底蘊與自然氣味
2023/01/17一生一世音樂友情,香港DJ黃志淙:愛和力量,是坂本龍一希望我們擁抱的東西
2023/01/17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純白無樑柱開放設計,全面開放免預約
2023/01/16龍國英談《The First Slam Dunk》:一位不會灌籃的高手——用30年,找到自己心中的領導者
2023/01/15藝術家陳奕中日本meanswhile旗艦店展出:纖維、織品、羊毛氈,縫出藝術與生活的連結
2023/01/15大溪大禧設計書!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
2023/01/13《信物》誠品畫廊開展:金氏徹平、龔寶稜、陳柏叡共展,細看生活物件的藝術視角
2023/01/12黃崇凱/你喜歡打籃球嗎?九〇年代全力燃燒的熱血青春
2023/01/122023月津港燈節台南鹽水1/14-2/12開展!4大展區、50組藝術團隊,春節期間照常展出
2023/01/112023台灣燈會「光源台北」2/1-2/19登場!4大展區、周邊商品、運勢測驗等4大亮點整理
2023/01/10Tiffany Lock快閃店信義A9登陸!席捲全球新經典向義大利藝術家Francesco Ideale Vullo致敬
2023/01/10嘉柏麗香奈兒的標誌符碼全收錄!香奈兒頂級珠寶書來了
2023/01/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