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瑪莎:我有罪,從買下《天天想你》專輯錄音帶開始
我有罪,如果過分的耽溺和盲目的喜愛是一種罪。
我有罪,從國小五年級買了第一張張雨生《天天想你》專輯錄音帶的那天開始。瞞著爸媽每天省下一些要買早餐和午餐的零用錢,每天少吃一些,最後花了一百多塊去買了那張專輯。我也許因此少長了幾公分,沒有在成長的黃金期吃下夠多的營養,辜負了他們想像中的兒子應該要有的高聳挺拔玉樹臨風。
更不幸的是,如果那是張難聽的唱片,也許我就可以對音樂毫不在乎,從此音樂只是娛樂消遣,可以專心唸書想著要賺大錢做大官幹大事。但那張專輯好聽到開啟了一位十歲小朋友的另一個世界,自此之後的至少十年,總是省下零用錢買唱片。這樣的日子陪著我一直到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再也不需要跟父母拿零用錢的那天。(諷刺的是,獨立的經濟能力來自於我開始賣唱片。)
我有罪,在今日這個網路普及的年代,我還是割捨不了實體唱片。
不管錄音帶、CD、黑膠等各種載體,不管包裝多複雜、印刷多費工、設計多不環保,我就是沒有辦法放棄那種彷彿自我秘密結社的宗教儀式感——初次拿到全新的唱片拆著封套時,偶爾會聞到一些印刷殘留的油墨味;小心翼翼翻開唱片內頁的紙張,深怕弄皺了哪一段歌詞或是歌手的模樣;眼睛注視著歌詞的每字每句以及所有視覺設計上的細節,搭配聽著耳機裡所有的音樂和歌聲,讓整個思緒隨著這一切飛到另一個世界。專輯播畢,再戰戰兢兢地把它們從播放器中捧起,同時驚訝著那音樂所帶來的衝擊和重量感還在心中沈甸甸地滯留著,但手中的唱片卻輕盈地和承載的內容不成正比。
我內疚地愛上這種感覺,這是我接觸音樂的方式:聽見看見而且觸摸得到。一直到今天,仍然難以忘懷。
我有罪,我知道這其實一點也不環保,說穿那不過就是一堆地球無法消化的塑膠原盤或方盒。更不用說那些為了要聽見他們而存在的播放器,除了更多的塑料之外,還有更不環保的電鍍或是電路板。
我有罪,我讓音樂控制我的人生,讓它主導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甚至人生觀。
小到陰天下午不開燈的房間,大至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因為某首情歌所以假裝墜入愛河或傷心欲絕,因為某段歌詞所以發憤圖強或義憤填膺;天真以為搖滾會帶著你,找到這世界終於烏托邦的那天;放棄自由意志任由音樂左右,甚至在消沈的時候還耽溺在音樂裡尋求解答等待天啓。
我有罪,我甚至成了製造這些罪惡的其中一員。
曾經為了逃避唸書的壓力和升學的現實,一股腦地栽進了音樂的世界。又為了逃避早起上班打卡和職場裡的人際關係,最後躲到音樂這個行業裡。辜負了家長師長以及國民基本教育對我的期待,連基本的社會化都沒有勇氣面對。自以為玩了音樂就可以擺出個姿態,為的只是怕被人識破沒有膽量面對現實和成人世界的那一面。
省下的零用錢不只買了唱片,後來甚至買了樂器。那些不環保的載體,有些甚至還放上了自己做出來的音樂。
我有罪,為了音樂浪費的不只是情感和金錢,還有我生命至目前為止將近四分之三的時間。
但有首歌詞是這麼寫的:「如果真心付出是一種罪/我懷疑除了自己我還能夠相信誰」。還有另一首歌是這麼唱的:「沒關係你也不用對我慚愧/反正我還有一生可以浪費」。
我真的有罪,即使懺悔到了最後,我居然還用歌詞為自己辯駁。
可是那歌詞最後也唱了:
「就算我再去努力愛上誰/到頭來也是白費
不如永遠跟你耗來得快樂/對不對」
◎責任編輯:胡士恩
瑪莎
最新文章
-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