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阮劇團《十殿》編劇吳明倫:從神怪到人間,在當代劇場召喚台灣五大奇案的靈魂
初聞阮劇團《十殿》這一劇名,不禁讓人想像,難道如國光劇團的《閻羅夢》,又或是韓國電影《與神同行》一樣,當代劇場也要在劇場建造一個「人間閻羅殿」,為台下觀眾帶來一場驚心動魄、穿越時空的審問判決嗎?而在走進排練場後,才明白《十殿》並非在舞台上建立神怪場景。
田野踏察:從神怪過渡到人間
《十殿》篇幅分為〈奈何橋〉、〈輪迴道〉上下兩部,各3小時左右的演出。《十殿》為編劇吳明倫取材自「台灣清代五大奇案」之作,創作期約2年,對神怪、民俗與信仰故事頗有興趣的她笑說,雖然不是《與神同行》,但在創作之初,她並不排斥將《十殿》書寫成一部「怪力亂神」,又或是「神魔大戰」的作品。
不過《十殿》進入製作之後,和吳明倫最初的設想稍有不同,導演汪兆謙提供不少社會新聞資料給她參考。「那些可怕的社會案件,亂倫、偷情、謀害親夫等,想起來就很黑暗。」當時她並不想以這些事件為主題創作,只是有意無意地翻閱,並試圖另闢一條蹊徑。吳明倫說,那時她為了蒐集民俗、靈異故事的資料,甚至創了個臉書社團,專門和人交流這些被稱作「怪力亂神」的故事與新聞資料。
為了尋找靈感,吳明倫也走訪嘉義白人牙膏工廠、台南麻豆代天府等地的「十八層地獄」,在這些「十八層地獄」裡有仿真的十閻王殿,殿前有拔舌地獄、刀山地獄、油鍋地獄,看來嚇人。吳明倫訕訕地說,「明明就那麼可怕,但還是有好多家長帶著小孩來參觀。只為了要嚇他們,讓他們乖。」這些田野所帶來的靈感,隱隱種下了劇本發展的各種可能。
讓「五大奇案」之魂在當代劇場重生
原先有意無意地翻閱的新聞資料,吳明倫竟也讀出興味。清代五大奇案其實頗為人知,只是沒發現這些故事早都化成了台語諺語,比如「提籃仔假燒金」講得是表面做一套、私下做一套,就源於五大奇案中「呂祖廟燒金」的故事。
《十殿》發想來自「五大奇案」,但吳明倫並非延續原故事創作,而是拆解事件、人物,透過一棟發生命案的大樓,包納所有角色、故事,重新編織出劇本的架構。不過,既然是關於家庭、關於社會,取名《十殿》的意義何在?吳明倫說明,導演汪兆謙相當喜歡台灣作家阿盛的短篇小說《十殿閻君》,小說中也串有五大奇案裡「周成過台灣」的故事。小說《十殿閻君》透過五大奇案讓文本中的主人翁體會人情冷暖、悲歡離合,而《十殿》亦是如此。吳明倫呼喚「五大奇案」的靈魂,建構時代背景,引精魂入體,找尋觸及人心的當代意義。
不甘心的故事與引人疼惜的劇中人
讓吳明倫最印象深刻,也最觸動的是「呂祖廟燒金」與「陳守娘」的故事。2019年在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館共製的呈現中,吳明倫即以「呂祖廟燒金」中的屠夫為原型,完成了小品,而後在《十殿》中擴寫屠夫,為其書寫第二條故事線。此外,被稱作台灣最強女鬼的「陳守娘」亦佔有一條故事線的篇幅,吳明倫心疼地說,「為何這些被拋棄的女人只能死掉?又是死掉後才能復仇?」
《十殿》並非要呈現人間悲劇,劇中人雖不幸,卻平和而不激烈。比如脫胎自「呂祖廟燒金」的阿彰,又或者脫胎於「陳守娘」的純純,他們各自該如何決定自己的人生?吳明倫都希望是由「他們」自己長出來,她坦承自己會偏心某些角色,像是她書寫的第一位人物阿彰,吳明倫就因誤會人物做決定的心態,而大哭一場過。
吳明倫最後提到,《十殿》本就是一部「因果報應論」的作品,但她也不希望因此讓作品太過鄉愿。「其實人都是需要因果的。」畢竟人生有太多的事情無法有解答,但為了要安自己的心,人才必須試著找尋答案、給自己一個解釋。從〈奈何橋〉的「因」一直寫到〈輪迴道〉的「果」,吳明倫才真正懂得《十殿》在當代被創作出的意義:「不過是給躲在黑暗的人,一些可能、支持與陪伴罷了。」
2021TIFA 阮劇團《十殿》演出場次
4.16(五)19:30《十殿:奈何橋》
4.17(六)14:30《十殿:奈何橋》、19:30《十殿:輪迴道》
4.18(日)14:30《十殿:輪迴道》
地點:國家戲劇院(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 21 之 1 號)
售票:購票資訊請參考兩廳院官網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6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