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發表新作〈寫生習作〉系列 ,探索光與時間的蹤跡

2021/08/21 沈佩臻

藝術家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即日起至10月2日於TAO ART登場。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藝術家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即日起至10月2日於TAO ART登場。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藝術家吳季璁的作品與兩件事密切關聯,一是光,二是時間性,自2000年代至今二十年來,以此為核心陸續進行當代實驗,近期由研究者王嘉驥擔任策展人,策劃吳季璁全新個展《照見》,巧妙運用展場空間動線與光線明暗,以呈現藝術家不同時期對於影像的嘗試與探索,而吳季璁以重要佛像館藏及台灣風景錄像進行延伸的新作〈寫生習作〉系列亦首度發表,即日起至10月2日於TAO ART登場。

早期作品〈自畫像〉、〈雨景〉,嘗試以光代替畫筆

TAO ART創辦人陳薇捷於空間成立時,邀請吳季璁為茶室空間創作扇形《氰山集》作品,成為此展誕生契機。TAO ART由日本建築師青木淳操刀設計,空間中廊道曲折多層次,過往幾檔因應展覽多維持明亮觀展體驗,此次吳季璁與本策展人王嘉驥選擇以幽暗靜謐的純然空間凸顯作品內蘊,完整展現《照見》的精神性。

藝術家吳季璁扇形《氰山集》作品。 圖/沈佩臻攝影
藝術家吳季璁扇形《氰山集》作品。 圖/沈佩臻攝影

展覽以吳季璁2004年學院時期作品〈自畫像〉為起點,他在黑暗中拿著手電筒照亮自己,將相機調成長時間曝光,在極度緩慢快門下,如同畫筆般移動手電筒光線並記錄下軌跡,於底片顯影;另一件同年錄像作品,年紀輕輕的吳季璁拿著V8,對著鏡子拍下自身抽菸姿態,短短兩秒共71個影格,他透過堆疊影格與往前往後調整時間,讓影像緩慢而不間斷地循環模糊到清晰的畫面,可以看見藝術家持續探索自我、叩問真實與思考創作的初始面貌。

藝術家吳季璁個展以2004年學院時期作品〈自畫像〉揭開序幕。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藝術家吳季璁個展以2004年學院時期作品〈自畫像〉揭開序幕。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另一件2002年作品〈雨景〉,相對於前述作品的慢速快門,這件則以高速快門1/8000進行拍攝,當時就讀北藝大的他,從住屋處向外拍攝關渡大橋、淡水河、街道車流,看似尋常風景,卻因高速快門,將本該模糊的雨滴清楚呈現顆粒感,一滴一滴不斷落下。當年,能展現他心中時間感的器材與技術相對有限,然而從本次新作〈寫生習作〉中,則可以感受到吳季璁長年揣想著、實踐著光與時間性的概念,掌握度成熟,加上科技進步輔助呈現出獨創效果。

藝術家吳季璁。 圖/吳季璁工作室提供
藝術家吳季璁。 圖/吳季璁工作室提供

新作發表〈寫生習作〉,在光裡與佛對話、關照海洋與市井

在〈寫生習作〉系列作品裡,吳季璁化光為筆,影像為畫布,與TAO ART「胡不堂」的五件珍貴佛像館藏相互對話、為其寫生,包含西元六世紀北齊時代以石灰岩雕刻的清秀佛首、展現極致工藝的宋代木雕弟子像阿難、留有殘彩的隋代菩薩首等。作品與雕塑間亦採取並置展示,相互對照,與提供觀賞千百年歷史雕塑的嶄新視角。其中,策展人王嘉驥在展現隋代菩薩首上別有用心,本次捨棄傳統凸顯戲劇性、崇高感的側光打燈法,改以兩顆切光燈從側面照下,將暗部留在中央,精準投射、展現力量。

本次展覽將作品精神融合TAO ART空間與廊道設計,以光與暗呼應《照見》主題。 圖/沈佩臻攝影
本次展覽將作品精神融合TAO ART空間與廊道設計,以光與暗呼應《照見》主題。 圖/沈佩臻攝影

策展人王嘉驥表示,這一次吳季璁借光照見佛像,明顯出於藝術創作的探索,與佛家參悟虛幻現實的依歸具體有別。雖然如此,經他轉化的佛像形影,在幽暗中逐漸轉明,從局部到全部,倒是讓觀眾如實目睹了照見之美,「吳季璁召喚佛像內蘊的精神力,顯現其神祕性,也使觀賞變成一趟豐富的發現過程。」

〈寫生習作001‒海景〉(左)與〈寫生習作002‒台北市景〉(右)呈現光影流動、明暗創作。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寫生習作001‒海景〉(左)與〈寫生習作002‒台北市景〉(右)呈現光影流動、明暗創作。 圖/TAO ART提供、余梓勤攝影

〈寫生習作〉中,另一展現吳季璁已然隨心所欲掌握時間媒介的作品,還有其中的「海景」與「台北市景」主題。他在龍洞拍下海浪拍打岩石、在大稻埕錄下市井川流,分別注重亮部、暗部進行數位運算與即時操作錄影影格,正如同〈雨景〉般流動與靜止同框,以更細膩的手法為觀者跳脫觀看慣性。之所以選擇大稻埕,一是吳季璁深受出生於大稻埕且經常以此地為題材的畫家郭雪湖所影響,希望以當代技術重新詮釋經典題材;二是畫面中拍攝到城隍廟,象徵著人間的紅塵俗世。

照見:吳季璁個展

時間|即日起至 10/2(六)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預約|TAO ART官方網站 (為落實分流管制,需至少提前一日預約)

推薦閱讀

旅美藝術家江宥儀返台首展《目不見睫》:「看」與「被看」之間,當觀者與作品四目交接

以生漆雕塑,訴萬物平等:陳佑而大型個展「每一個倏忽即逝的永恆」伊日藝術計劃登場

最新文章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特展,富邦美術館館長翁美慧形容:「這是值得來看三次...

巨型蜘蛛震撼現身 富邦美術館路易絲. 布爾喬亞大展 館長翁美慧:值得來看三次的展覽

2025/03/15
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台灣首次大型個展,3/15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展。...

開箱富邦美術館「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三大展區、巨型蜘蛛雕塑一次看

2025/03/14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由路嘉欣、趙逸嵐等多位資深舞台劇演員,以充滿戲劇張力的...

《梁祝的繼承者們》舞台映画3/22起誠品電影院獨家放映!導演座談再加碼

2025/03/14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圖|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特展!從奈良美智、村上隆等7位藝術家視角重探童年記憶

2025/03/13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6月登台 80件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亮相

2025/03/13
文心藝所創辦人葉曉甄(左),感受到自己和皮耶雨格(右)的作品之間有化學作用。圖/...

探索真實與虛幻的邊界:皮耶.雨格的當代藝術世界

2025/03/12
2025 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即將盛大舉辦,一起來和藝術跳一支舞吧!
 圖...

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3/29登場!市集、國內外精彩演出一次看

2025/03/11
羅馬尼亞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在台首次個展「從你的...

以發光之窗一窺羅馬尼亞百年記憶!安德利亞.梅達爾個展關渡美術館登場

2025/03/10
陳育維(@yuairy_)|1996年生,diary Magazine 總編輯/...

陳育維:比起斜槓,擁有根本核心的人才有趣

2025/03/10
土星品牌的最初,從奕軒紀錄虹毓的製陶過程、分享到社群開始。

陶作品牌「土星」:打開創作的方向性,成為理解土地的人

2025/03/09
擅長動畫與設計的李明,於2015年創立以動態特效見長的版塊設計。

版塊設計李明:開放嘗試、謹慎接受,突破網站設計的邊界

2025/03/08
(左)boven雜誌圖書館創意總監傅天余、(右)創辦人周筵川。

boven雜誌圖書館:打造創意人棲息地,分享好奇精神

2025/03/08
(由左至右)站長兼內容長楊貴智、行銷總監兼社群主編劉珞亦、營運長徐書磊。

法律白話文運動:從社團到媒體,讓法律變好玩是門專業

2025/03/07
2025 NTT Arts Nova─羅伯.勒帕吉╳機器神╳馬戲工廠《砰!》以扯...

摔角×馬戲極限特技!羅伯.勒帕吉執導《砰!》臺中國家歌劇院3/7登場

2025/03/07
百年徠卡特展2/7德國總部開展!50+經典作品見證人類一世紀的歷史印記。phot...

百年徠卡特展2/7德國總部開展!50+經典作品見證人類一世紀的歷史印記

2025/03/07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於6月14日至10月12日於國立...

81件作品來台!大都會博物館x故宮《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名作展》6月登場

2025/03/06
忠泰美術館全新當代藝術展《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 姚仲涵》3/8開展!邀藝術...

聲光來襲!姚仲涵x吳季娟《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忠泰美術館登場

2025/03/05
知名作家韓良露辭世十年,親友故舊以美食、歡笑,懷念這位熱情、海派、自在享受過生命...

韓良露辭世10年 親友故舊吃潤餅談笑憶熱愛生命的她

2025/03/0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