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東海岸就是展場,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10組藝術家駐村創作,到山海間觀展、感知部落文化

2021/09/03 沈佩臻

港口部落陳昭興與王亭婷的作品〈mahemek kako to o'rip 我對生活很滿意 〉,部落中優秀漁夫、獵人或農夫常穿著一身破衣服,生活大需要大量勞動,卻是精神非常富足的好野人。這道衣浪在稻作收割時,可以提供農人休憩乘涼之所在。 圖/節點共創提供
港口部落陳昭興與王亭婷的作品〈mahemek kako to o'rip 我對生活很滿意 〉,部落中優秀漁夫、獵人或農夫常穿著一身破衣服,生活大需要大量勞動,卻是精神非常富足的好野人。這道衣浪在稻作收割時,可以提供農人休憩乘涼之所在。 圖/節點共創提供

繼2018年後,「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在2021年再次登場,由花蓮林區管理處舉行、節點共創策展,共邀請10組藝術家橫跨5個部落進行創作,最早從去年11月就進駐部落參與,地點涵蓋Kaluluan磯崎部落、Dipit復興部落、pateRungan新社部落、Fakong貓公部落及Makotaay港口部落。這項6月初應盛大展開的在地藝術策展行動,因為碰上疫情升溫,直到警戒標準降至二級後,8月才活絡開展,並滾動延長活動一個月至9月30日止。

或許展期只是一種符號,藝術從來就沒有期間限定、場域限制,策展人蘇素敏、王力之、黃錦城、蔡影澂與團隊在花蓮縣豐濱鄉蹲點十幾年,將藝術計畫更大範圍地包含森林、河川、人與大海,無論在部落或都市、耆老或年輕人、在地工藝或藝術創作之間,打破框架距離,將光譜串連起來,化為花東發展的力量。

藝術家陳豪毅的作品〈蓆地 Fasulan〉訴說著當代原鄉生存的不同選擇,快速方便的塑膠蓆子經過日曬雨淋已經褪色,阿美族傳統曬榖用的藤編蓆子卻完好如初。 圖/節點共創提供
藝術家陳豪毅的作品〈蓆地 Fasulan〉訴說著當代原鄉生存的不同選擇,快速方便的塑膠蓆子經過日曬雨淋已經褪色,阿美族傳統曬榖用的藤編蓆子卻完好如初。 圖/節點共創提供

今年「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將主題定調為「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策展團隊企劃楊雅涵表示,有別於現代社會將「好野人」視為金錢財富,本次藝術季更希望提出東海岸原住民族人的原始富足的價值觀,族人以敬畏萬物的精神,與大自然依存維繫關係,倚賴漁獵、採集、編織工藝過永續生活、自給自足。副標題「慢慢走比較快」則反映快速形成的年代,意味著我們是不是該重新透過身體感知,學習與自然共生的智慧,擺脫被擁有所束縛的慾望。

5個部落與10組藝術家 就地成為展覽場域

位於磯崎部落的陳勇昌作品〈共生 Mapolong sa’icelen 〉,以3座竹片編織船型象徵善於海洋資源利用的阿美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物件各自獨立但又相互聯繫,比擬文化邊界有別的群體,因著共存的地理疆界形成緊密關係。 圖/節點共創提供
位於磯崎部落的陳勇昌作品〈共生 Mapolong sa’icelen 〉,以3座竹片編織船型象徵善於海洋資源利用的阿美族、噶瑪蘭族及撒奇萊雅族。物件各自獨立但又相互聯繫,比擬文化邊界有別的群體,因著共存的地理疆界形成緊密關係。 圖/節點共創提供

「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擴增至5個部落共10組藝術家參與創作,創作媒材多元,作品承載了部落現在處境的內涵。當藝術家不止於工作室、美術館或任何白牆,每件作品都就地成為展覽空間,10件作品在地方創造出「串連」關係,無論是部落族人、藝術家、策展團隊或任何參與者,都以有機真實的方式,成為展覽一份子。而10組藝術家之中,有些定居東部,有些則花上半年時間駐村生活,完成作品。

從小學畫的葉海地出生在香港,10歲移民加拿大,2007年從紐約飛來台灣旅行,深受東海岸的一切吸引,10年前決定長居台東,過著在大自然中繪畫、做陶的創作生活。本次以作品〈風之片語 Phrases of The Wind 〉在港口部落訴說如何與土地保持永續的關係,靈感源自聽聞阿美族老人口述部落婦女製陶、野燒的歷史,本次重拾被世界遺忘且友善土地的古老工藝,透過當代藝術裝置重新詮釋珍貴的文化資產,同時讓更多人認識阿美陶文化。

葉海地的作品〈風之片語 Phrases of The Wind 〉位於港口部落,訴說如何與土地保持永續的關係,並讓更多人認識阿美陶文化。 圖/節點共創提供
葉海地的作品〈風之片語 Phrases of The Wind 〉位於港口部落,訴說如何與土地保持永續的關係,並讓更多人認識阿美陶文化。 圖/節點共創提供

此外,在新社部落創作出〈海景第一排 Bed with sea view〉的蔡佳吟、黃啟軒,帶著藝術融入常民的信念,公共藝術與社區參與的方向前進。這次兩人刻意使用高級民宿、建案常用的廣告文案,對照在地人敬天惜地、精神豐足的文化,將一張潔白純淨的床擺在面海草地上,床單繡上居民的自由創作,帶出人們對於自然美景的反思——海景第一排不應屬於特定人群,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享受。

蔡佳吟、黃啟軒在新社部落創作出〈海景第一排 Bed with sea view〉帶出自然美景不應屬於特定人群,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享受的想法。 圖/節點共創提供
蔡佳吟、黃啟軒在新社部落創作出〈海景第一排 Bed with sea view〉帶出自然美景不應屬於特定人群,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享受的想法。 圖/節點共創提供

新社部落還有許家維的作品〈岩棺是不是棺〉,磯崎部落有陳勇昌的作品〈共生 Mapolong sa’icelen 〉,復興部落有陳豪毅的作品〈蓆地 Fasulan〉,貓公部落有邱承宏的作品〈過剩的風景〉、陳建北的作品〈Ama Mama Tama 父親〉,港口部落則有陳昭興與王亭婷的作品〈mahemek kako to o'rip 我對生活很滿意 〉、Malay Makakazuwan的作品〈移動的部落〉以及康雅筑的作品〈紡仿那有無形〉。

擅長融合地域創生與藝術計畫的日本P3 art and environment藝術總監芹澤高志曾說:「藝術不該被安放在展示空間裡削弱力量,風景和藝術表現應該是一組的,這創作出所有場景⋯⋯或許我想創造的,還有人與場所的偶然相遇。」而「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除了透過邀請藝術家進駐部落日常,親身接觸了解,進而以個人歷練解讀地方魅力,轉譯出契合部落當代議題的創作之外,同時也看重藝術家與地方互動,楊雅涵分享:「除了感到藝術家在互動中提出更深入的創作想法,也感受到愈來愈多部落夥伴動起來參與我們。」

港口部落的康雅筑作品〈紡仿那有無形〉,作品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陶在此作為人與土地的連結,線在此作為穿越時間的線。 圖/節點共創提供
港口部落的康雅筑作品〈紡仿那有無形〉,作品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陶在此作為人與土地的連結,線在此作為穿越時間的線。 圖/節點共創提供

向外吸引、向內實驗 「臍帶之地」藝術創生計畫

「naicow’ay ko puna iso?(你的臍帶在哪裡?)」當阿美族老人家這樣問你時,意指問你出生的地方在哪裡?帶有不忘本的提醒。森川里海除了為期數月的藝術季,「臍帶之地」藝術創生計畫也同步發生中。策展團隊邀請現下10組不同領域的青年藝術家,以近年高度關注的里山里海為核心,進入磯崎、新社、復興、貓公、港口 5 個地區,與部落夥伴展開藝術工作坊、繪製傳統故事繪本等,將在地材料記錄下來,進一步刨掘自身文化發展與歷史環境正在面臨的問題,工作坊實驗成果將於9月10日至9月26日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登場。

參與計劃的藝術家包含表演藝術家有阮紀倫、Vikung Ruljadeng 吳蒙惠、黃純真、Fangas Nayaw 陳彥斌、于明珠及邱米溱,分別進駐5個部落,帶來沉浸式環境劇場、青年樂團編曲與聲音地景、肢體舞蹈與偶戲等;另一方面還有材料實驗藝術家王秀茹、汪思廷、林介文、吳淑麟以及康雅筑,則展開植物的編織、顏料、繪染、陶土應運等創作實驗。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 9/30(四)

展覽地點|

更多資訊請見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官網粉絲專頁

最新文章

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圖|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2025 NTT Arts NOVA—史蒂芬妮.雷克舞團《舞動狂響》,舞者們以各...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大溪木博館10週年館慶 5/17登場。
 圖/桃園市立...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ARTbook《廣場》書封。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日本飲用水品牌Aqua Clara與設計公司HONOKA打造「Trace of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nafl|₁₀nE a fabric laboratory,由陳小爵、許芝瑞、劉...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林怡芬|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陶藝系、東京設計師學院視覺傳達系,從平面插畫、立體雕塑...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