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嚴厲的觀眾,再成為編劇——編劇乃賴:看不到盡頭,但不能逃
本文選自《500輯》Issue70「電影人的創作日常」
先是生活,才有創作。以年為單位長遠策劃,電影是漫長且集眾人之力的創作,由數百數千個日子積累而成,我們不禁好奇——若回到個體,用更小單位拆解,電影創作者都怎麼過日子?什麼樣的生活型態支撐著這些創作?本期收錄六位幕前幕後電影人的創作日常,透過資深電影文字工作者的訪談與側寫,期待不論你從事什麼形式的創作,都能回到千折百迴的山路上,望著萬里雲外的山頭,甘心再踏出一步。
乃賴(蔡坤霖)是我的眼界所及,最信任與期待的台灣編劇。不過,當談起寫劇本這件事,他的形容卻是:很挫折、看不到盡頭,但是「不能逃」。
認識乃賴已十多年。當年在線上累積文字資歷的我,注意到台灣最大的影評集散地:批踢踢電影版有個ID「nightlight39」,寫評論總是易讀又深刻,篤定而有洞見。他是史柯西斯迷,寫過一篇《教父》分析令我拜服,還常援引金庸作為故事和人物舉例——因為他就是金庸版版主。
後來我才知道,彼時乃賴剛從經濟系畢業,正準備放棄學術、轉攻文字創作。我們都靠評論建立自信、摸索前路,不同的是我沒再轉換跑道,他則是選擇了經濟價值和門檻都更高的目標:當職業編劇。
多年後,他已完成兩部電影、兩部影集劇本,其中最新製作中的《鬼才之道》,由徐漢強執導。他的合約已經排到2025年去了。這樣一位身負眾望的編劇,說起創作的痛苦,卻是回答:太多了。
「不可思議的巨大壓力,看不到盡頭的恐怖挫敗感,能力的侷限、時間的緊迫、預算的短缺或龐大、溝通上的沮喪、沒辦法得到認同的孤獨⋯⋯」每一趟旅程,都是在做功課、寫本、反覆和合作方討論、修改的路上折返跑,進度永遠無法估算。他形容開始編劇後的痛苦是「從小到大讀書、工作的任何事情累加起來,都不足一成的巨大創傷」。
再加上,身為資深影迷的創作者,你的眼界注定要跑在經驗和能力前面。「因為我也是觀眾,非常嚴厲的觀眾,我深知自己的所有作品如果我是觀眾,會覺得不夠好。」說起心目中的典範:《教父》、《七武士》、《日落大道》、《計程車司機》、《蠻牛》、《絕命律師》⋯⋯「開始腳踏實地的創作後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理解自己憧憬的對象多麼難以企及。我確信我終其一生不可能寫到這樣的人性與美學的高度與深度。我只能寫我能力所及的故事,只能期待下一個故事可以好一點點。」
這般謙卑,或許才是藝術家讓人信賴的條件:對待自己,比所有人都更嚴苛。這兩年在高雄創作的乃賴,每天早睡早起(12-8am的睡覺作息在電影、文字兩個圈子都是超級模範生),在騎車去吃早餐的路上思考前一天整理好的、待解決的問題,再到辦公室、咖啡店或人少的圖書館寫作一整天。「如果早餐沒想到,那天的進度很可能會不如預期。」
這個不如預期,正是創作的日常。「大部分日子都是成果低落,沒有明確進展,寫出來的都不能用。」這時他會去散步,逛書店或圖書館,買一堆跟工作毫不相關的書,或去看風景。「我通常都住在很漂亮的地方,這兩年住在駁二旁,之前住北投,更之前住六張犁時常常上萬芳國宅或政大一帶。寫不出來就騎車看看山,看看海。」
而少數狀況好的日子,全神貫注忘記時間,精疲力盡但內在澄澈。「挖掘到深刻的情感與體悟,感到平靜滿足,但可能一個月都不會有一次。」
乃賴不諱言自己是工作狂,一睜眼就開始思考工作,力竭了還會再閱讀素材,生活中幾乎沒有其他事。他自省:「其實生活一定要比創作重要,生活、日常才是一個人的本質,創作只是其中一個面向或表述方式,被過度吹捧、神聖化和看重,都是有毒害的。但因為自卑和不成熟,我常常過度在意認可和批評,而犧牲了生活,本末倒置。」
這一路上,帶給他快樂和支柱的,則是夥伴。當原先以為無法攻克的難關、不可能訴說的故事,居然能被講述時;當那些幻想的情境、內在的情感,被眾人之力成真的瞬間;當在最絕望、最無力的時候,發現夥伴們還在——「那些感受,真的永遠不會忘記。我尊敬並感謝合作過的所有劇組人員。」
對乃賴而言,編劇不只是職業,不只是技藝,而是在千折百迴的山路上,望著萬里雲外的山頭,甘心再踏出一步。「誠實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與美學和品味結合,與觀眾和合作夥伴交流,一起完成內在歷程的經驗分享。希望最終這一切能讓我們更愛自己、更誠實地面對生活。」至於現在對自己最大的期許,他笑說:大概就是「不要逃」吧!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最新文章
-
現場直擊三日限定!「2024草率季」超過430攤創作者、工作坊一展誤用創意
2024/11/22 -
呈現不知能如何解讀的事物:專訪《空房間裡的女人》導演邱陽
2024/11/22 -
用最少的東西建立世界觀:陳駿霖談《白衣蒼狗》導演曾威量
2024/11/22 -
Go Bananas ! 認證瘋狂!一根香蕉,蘇富比拍620萬美金成交! 由來自中國幣圈藏家Justin Sun得標,他說:「我要親自吃了它」
2024/11/22 -
北美館「2024街事美術館」進駐中山堂!邀大眾重拾中正萬華台北城市記憶
2024/11/21 -
《春之祭》12月起經典再現全台!德國Pina Bausch舞團劇目亞洲首演
2024/11/20 -
屏東市集11/23華山萬福宮1日限定開展!4組音樂演出、20攤品牌描繪新屏東價值
2024/11/20 -
以筆在紙上書寫的記憶溫度 藝術家、造紙人分享你不知道的「紙」秘密
2024/11/20 -
TSUTAYA BOOKSTORE台中老佛爺店試營運!共享空間首度亮相
2024/11/19 -
「掉在半路的小數點」徐瑞謙個展双方藝廊12月登場!挑戰材料與空間界限
2024/11/18 -
在對抗與享受中徘徊!何翔宇個展《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關渡美術館展出
2024/11/15 -
教育部「藝秀臺」推動表演藝術數位教育新「視」代 讓全國師生優異展演綻放永續光芒
2024/11/14 -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奪首獎!精選10組作品一探當代多元創作
2024/11/13 -
JR東日本鐵道冬季旅行5選!乘著列車駛入文學裡的銀白世界
2024/11/13 -
金馬五項入圍《女兒的女兒》11/22上映!攜手合力酒廠推限量版烏龍茶梅酒
2024/11/13 -
高美館《彼岸》開展!陳威廷:人是一直在移動中去面對自己的情感
2024/11/09 -
《找一步 山海圳跨界創作展》讓百年町屋化身步道、邀10組創作者跨界共創
2024/11/08 -
2024城西生活節串連三大場館、11組藝術家新作!用「飲」閱讀在地
2024/11/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