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佳士得締造藝術拍賣史上最高全年成交總額紀錄
國際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12月20日舉辦全球線上記者會,發布全球2022年度總結,成交總額以84億美元締造藝術拍賣史上最高的全年成交總額歷史紀錄,在全球經濟政治動盪的疫情時代相當不易。2022年佳績主要來自顯赫單一藏家的專拍極為出色,包括一口氣締造20餘項世界紀錄的微軟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 、Thomas and Doris Ammann珍藏(3.592億美元) 、紀梵希珍藏(1.181億歐元)、安妮巴斯(Anne Hendricks Bass)珍藏(3.631億美元)、瑪麗拉蘭內(Marie Lalanne )珍藏(7,704萬美元,設計類拍賣新高)等。知名單一藏家專題在中國工藝品、鐘表、酒類拍賣也對買家有決定性的影響。
今年最風光的莫過於以16.2億美元成交額刷新單一藏家拍賣紀錄的「先鋒創見:保羅艾倫珍藏」,共有5件作品以逾1億美元的價格成交,拍賣現場直播更有高達400萬人次登入觀看。普普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槍擊瑪麗蓮(鼠尾草藍色)》以1.95億美元高價成為藝術史上最高價的20世紀藝術品、也是拍賣史上成交價第二高的藝術品。整題而言,佳士得包辦了全球拍賣中成交價最高的10大拍品中的8件。
由於今年成交價最高的三大珍藏都在美國,因此在全球拍賣成交總額中,以地區而言美洲比去年成長了31%、貢獻度佔總成績的40%;居次的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比去年成長34%,亞太區的成長則為31%,不過亞太區也是新藏家群體增長速度最為迅速的地區。美洲區買家的購買總額增長 55%,歐洲、中東及非洲買家的購買總額增長31%,而亞太區買家的購買總額亦增長10%,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
以藝術品的類別而言,古典藝術(包括古典大師、經典紀念品、骨董及裝飾藝術)增長最多,由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素描在巴黎以2,320萬歐元收槌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及歐洲古典大師素描 。20及21世紀藝術的成長次之,不過總額占比最高。雅逸精品(瑰麗珠寶、精緻名表、手袋及名酒)整體有小幅成長,以亞洲買家表現最出色。不過亞洲及世界藝術(亞洲、非洲、大洋洲及伊斯蘭藝術)的總成績是退縮的,在全球推廣多元化、包容性的同時,值得留意。在媒體提問期間,佳士得亞太區副主席暨20及21世紀藝術部聯席主管林家如(Evelyn Lin)也回應對於中國當代藝術部分預計在大陸放寬防疫政策、逐步回歸正常生活後會有更好的表現。佳士得也表示將持續深耕印度、首爾、新加坡等地的拍賣市場。
2021年爆紅的NFT,今年受到虛擬貨幣市場動盪的影響整體表現。不過佳士得表示將持續致力推動數位藝術/NFT加密藝術成為當代藝術領域的獨立收藏類別,因此在今年7月成立全新創投基金Christie's Ventures,用於發展Web 3.0、金融科技,以及推動藝術消費的軟硬體普及。 Christie's 3.0平台也在今年圓滿舉辦兩場拍賣,共87件NFT作品總交額達590萬美元。Refik Anadol的NFT雕塑《活生生的建築,巴特略之家》,更於現場拍賣上以140萬美元成交。
最新文章
-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
從90年代插畫到巨幅創作!張立曄《繁花夢露》高美館展出近十年藝術旅程
2025/05/09 -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6/28登場!10檔節目推薦、歡迎光臨台北藝術遊樂場
2025/05/09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眾開放中!現場直擊亮點展區一次看
2025/05/09 -
陳澄波《寫生的故事》特展臺史博登場!以六大單元展出逾500件珍貴文物
2025/05/07 -
《國語作業簿》首推全台巡演計劃!5/16起走訪8大城市再掀華語金曲熱潮
2025/05/07 -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深掘宮﨑駿動畫宇宙對世界的關懷
2025/05/07 -
鼓聲與身體的狂歡!澳洲蒂芬妮.雷克《舞動狂響》5/10、5/11 臺中登場
2025/05/06 -
大溪木博館十週年!集四大特展、市集、工作坊,來場博物館裏的體驗派對
2025/05/05 -
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藝文產業裡的Cool Kids,重新想像藝術與資本的互動
2025/05/02 -
2025米蘭家具展,三個品牌觀察:在習以為常中重新發現的設計力
2025/05/02 -
專訪織品實驗室nafl:看見製造的限制,然後破解它
2025/05/02 -
專訪創作品牌noii noii:用誠實的創作,重新介紹自己
2025/05/02 -
Born in Harmony——藝術家林怡芬:我的內心,擁有了穿越的力量
2025/05/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