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3台北藝術節8/5登場!金獅獎《太陽與海》亞洲首演以34噸白沙將場館變人造海灘

2023/05/10 陳宜慧

2023年台北藝術節即將於8月5日至10月1日登場,5月18日全面啟售。今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旅法藝術家林人中擔任策展人,以「萬物運動」為主題,透過對話與協作的生態式策展思維,邀請觀眾從萬物的角度重新審視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之間的關係。今年共有20檔節目,其中包括2019威尼斯雙年展金獎得主的《太陽與海》亞洲首演、《給植物的音樂會》、三齣全新創作作品《脫殼》、《百葉》、《SUPER》等,展演形式多元,且所有國外節目皆為亞洲首演,藝術迷們千萬不要錯過。

轟動國際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太陽與海》亞洲首演在台灣。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轟動國際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太陽與海》亞洲首演在台灣。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策展人林人中:「不同於選物概念,這次更像對話與協作的生態式策展」

台北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與林人中共同發想的主題「萬物運動」,主要思考後疫情時代,如何跳脫人類本位主義,從萬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關係。對策展人林人中來說,「萬物運動」即是人類與非人類,比如動物、植物、土地海洋環境如何一起共存、共好、甚至是一起共舞、運動的狀態。

不同於以往的策展方式,林人中表示,「這次的策展工作更像是一個對話和協作的過程,而不僅僅是如選物店般去挑選好的節目。因為我們思考的是,這個藝術節要傳達什麼訊息?如何與不同藝術家合作、對話?又是如何透過作品與觀眾及城市建立新的關係?因此,這是一個協作式、生態式的策展思考。」

正如其中一檔《給植物的音樂會》,策展團隊先有概念,再邀請藝術家進行對話,並經由植物專家的講述,讓策展團隊更了解植物的需求和以及人類該如何接觸它們。同時再尋找合適的藝術家,結合不同的音樂風格、音波、頻率和共振等方式進行回應。林人中也提到,「比如另一檔《Temporary Title》節目,則是邀請台灣舞者以地方化的方式呈現表演中的裸體風景,重新演繹該作品。」

在今年的台北藝術節中,林人中邀請觀眾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重新想像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並透過表演藝術返身海洋、土地、城市、社群與有靈萬物的生活,感受與自然環境間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

《太陽與海》。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太陽與海》。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2023台北藝術節10檔亮點節目搶先看!

01《太陽與海》\8月19日至27日\北藝中心藍盒子

威尼斯雙年展2019年一鳴驚人之作,被《紐約時報》譽為「表演藝術過去十年來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巡演全球後首次來到亞洲。以34噸白沙把北藝中心藍盒子改造成室內海灘,讓觀眾居高臨下俯瞰做日光浴的「弄潮兒」吟唱內心獨白,從對自我生活的憂慮與抱怨中,觀眾逐漸意識到一個巨大的、將影響所有人的地球災難。

轟動國際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太陽與海》亞洲首演在台灣。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轟動國際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太陽與海》亞洲首演在台灣。 圖/藝術家提供、攝影:Andrej Vasilenko

02 《給植物的音樂會》\四檔日期下述\北藝中心頂樓花園

有些養植物的人相信跟植物說話可以刺激生長,那麼演奏音樂給植物聽呢?這四個周末的音樂會將在北藝中心從未對外開放的頂樓星空花園舉行,分別由王雁盟和KBN《植靜派對》(8月5日、6日)、Betty Apple和謝賀銘《表植趴體》(8月12日、13日)、Oneness 聲波療癒跨界樂團《植物連結聲波浴》(8月19日、20日)、大俠、張欣(lololol)、王榆鈞和花形槙《玉山是一個處理器》(8月26日、27日)設計出給植物聽的音樂,由植物主人陪同一起來進行這場跨物種的溝通。

03《Temporary Title》\8月18日至20日\北藝中心11樓大排練場

《Temporary Title, 2015 (Taipei 2023)》是一件難以歸類的作品,它游移在動態的展覽、靜止的表演、觀演互動的戲劇中,漂泊不定。觀眾一開始或許覺得困惑,卻會因第一時間走進這樣的空間,感到自由——觀賞視角的自由、與演員對話的自由、身體形變的自由。因為薩維耶.勒華(Xavier Le Roy)及余美華將翻轉舞蹈和觀看的定義,讓表演者赤身裸體與觀眾在同一空間,並透過時而擺出不同的形狀樣貌,時而坐到觀眾旁邊交談,打開人類與動物、礦物、機器等多重生物地形之間的裸地景。

《Temporary Title, 2015》。 圖/Peter Craig提供
《Temporary Title, 2015》。 圖/Peter Craig提供

04《脫殼》\8月24日至27日\北藝中心球劇場

龍蝦被很多老饕視為頂級美食,然而大量捕殺,讓生長緩慢的龍蝦面臨生存危機。擅長非典型劇場的陳煜典,邀請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攜手打造,透過演員持續勞動,於觀眾眼前「搭建」象徵龍蝦的暫棲之地,並在過程中探問我們如何更友善地與海洋共存。

05《海洋島嶼礦山》\8月26日\北藝中心一樓天狼座

澳洲籍東加原住民藝術家拉泰.陶莫(Latai Taumoepeau)力行「以身體為主體的藝術實踐」。這場免費觀賞的行動藝術,以具象的方式,讓大家看到冰山不可遏止的消融,及大型採礦公司在太平洋深海的開發事業,對物種帶來不可逆的危害。同為島國子民,我們對扭轉地球暖化有刻不容緩的急切感。

06《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五光十射你的路,與魔鬼共舞在1820》\8月5日、6日\北藝中心大劇場

南非殖民者在19世紀引進人力車以解決「白人主子」的交通問題,拉車不但是苦勞力,而且拉車的祖魯人都被迫要穿僕傭的西方制服。但這些車夫很快就開始以自己的民族和通俗文化元素來重新裝飾自身和車子,甚至發展出一套歌舞,此舉既是樹立個人風格的商業宣傳,也隱含對壓迫者的反抗。南非白人編舞家羅賓.奧林(Robyn Orlin)與原民動動舞舞團將這個次文化轉化為一支活力四射又具有批判性的舞蹈。

《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五光十射你的路,與魔鬼共舞在1820》。  圖/Jérôme Séron 提供
《我們腳踩無敵風火輪,五光十射你的路,與魔鬼共舞在1820》。 圖/Jérôme Séron 提供

07《百葉》\8月26日、27日\北藝中心大劇院

每次創作都是一次深度思考的劇場工作者李銘宸,以及不斷對傳統和非典型材料進行探索的藝術家羅智信聯手,叩問以光影創造的劇場虛實性,讓觀眾以全新的角度體驗北藝中心大劇場。

08《往月的方向去》\9月15日至17日\北藝中心球劇場

舞蹈空間舞團與島崎徹帶來日本自成一派的「徹」舞流風,演出兩支以月為主題的舞作。《血與鋼》在超級大月亮之下,人們放肆無忌的恣意橫行,透過《月光奏鳴曲》的撫慰,覓得裂縫中的生機。《碎月》在月亮崩解後的荒蕪間,彼此扶持的力量被觸動、被激發、也被深深連結。

《往月的方向去》。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往月的方向去》。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09《親愛的》\9月2日、3日\北藝中心球劇場

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獲2013年「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視覺暨表演藝術的經典作品。如書頁的舞臺上,舞者宛如從書裏走出的角色,舞出一個個似真似假的故事,人與人不斷相聚又離開,身體與身體不斷貼合又分別,縯繹出個體與群集的親密、疏離、慾望與孤寂。

《親愛的》。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親愛的》。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10《我的身體我的檔案》\8月5日、6日\北藝中心藍盒子

對舞蹈家福斯坦.林耶庫拉(Faustin Linyekula)來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載體,承載了個人、家族、國族的歷史;而身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國民,這個歷史不僅包括他從非洲大陸的自然之美所得到的啟發,也包括比利時殖民主強取豪奪的慘烈及延續至今的後遺症。這支舞蹈結合音樂、口白、影像,呈現他如何找回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我的身體我的檔案》。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我的身體我的檔案》。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由楊士慶操刀設計的2023 臺北藝術節主視覺。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由楊士慶操刀設計的2023 臺北藝術節主視覺。 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3臺北藝術節

日期:8月5日至10月1日

地點:依不同節目表演場域有所不同

售票日期:5月11日—5月18日 12:00北藝中心會員預購、5月18日全面啟售

購票請洽:https://bit.ly/44QCJWP

◾ 更完整20檔節目內容介紹請至臺北藝術節官網:https://www.tpac-taipei.org/festival-taipei

◾ 北藝中心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

最新文章

穿越觀景窗,「時代劇場」集結17位國內外攝影名家作品,一探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