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以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魏柏任之作,邀大眾用行走打開感知

2023/05/30 文字整理/陳宜慧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由林裕軒策展,邀請五位來自臺灣與香港的藝術家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與魏柏任,於6月2日至7月30日在鳳甲美術館展出。現場運用空間部署的方式,結合寬敞體感狀態,指向私人與公共的間隙正在改變的過程。同時也透過藝術家們各自拆解身體記憶、擾動秩序平衡的作品,讓大眾藉由行走空間的途徑打開更多元的個人感知。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於6月2日在鳳甲美術館登場。 圖/誠品畫廊、TKG+提供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於6月2日在鳳甲美術館登場。 圖/誠品畫廊、TKG+提供

空間是身體慣性下的記憶

此次展覽將空間、身體與感知並置,以作品生成的多種系統,對當代社會提問——「我們如何與個體共處。」同時,藉由行走空間的感知,將身體因爲慣性而產生的記憶,與空間的政治性交互討論;因慣性是一種透過動作學習而來的機制,它會受到事件、經驗、環境與群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進而養成或改變身體的記憶。

在展場設計上,為了打開身體感,特別打造出「無法一眼望穿」的展覽空間;而取代舊有牆面結構的是,由作品製造出來的夾縫、通道與隔牆,尤其因作品在空間裡擺放位置的不同,觀者必須隨之低身、坐臥、跨越與繞行,讓觀看與身體感知產生更緊密的結合。

主視覺設計。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主視覺設計。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在更自由之後,我們會不會也成為「被觀看的觀眾」

以身體在空間的情境上來說,從建築的觀點來看,不管是街道、建築物或是以其他方式規劃的空間場所,一直都有透過行走來感知空間的習慣,空間感知實際上也隱含著一種「感受的行程」。

一如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在《再會吧!公共人》裡所提到的,「辦公室的牆體被拿掉,故視覺上的阻礙被摧毀了,整個樓層成為一塊巨大的開放空間,或者將私人辦公室設立在大型開放空間的周圍。把牆摧毀,辦公室設計者馬上會說,提高了辦公效率,因為要是人們整天暴露在彼此的視線之下,就比較不會聊天瞎扯,而是會單獨專心工作。」

因為伴隨時代與技術的發展,支撐建築體的牆面換成柱體、樑柱與樓板,室內裝潢的高度跟著降低,也運用多種具穿透性的材料,讓空間的流動性被提高、身體掙脫了束縛感,更成為我們對自由、平等與具開放性公共場域的嚮往,但同時也讓人們成為彼此的視線之下,那個「被觀看的觀眾」。

透過散步與觀看作品打開身體感知

何彥諺在作品《睡眠大廈》中,提出以人體腦波變化解讀潮汐規律的方法,透過兒童過渡至青少年階段常出現的生理反應「夢遊病症」,作為這個時代人意識和社會關係的隱喻;向來以私人經驗做為主題,融入記憶等細膩覺察的楊季涓,這次將展出〈下雨了〉及〈春日午後巷子裡〉作品。

何彥諺〈睡眠大廈〉。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何彥諺〈睡眠大廈〉。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楊季涓〈下雨了〉(左)、〈春日午後巷子裡〉(右)。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楊季涓〈下雨了〉(左)、〈春日午後巷子裡〉(右)。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至於鄭先喻的〈生命的來來去去2.0〉則輕量化蚊子死亡,以捕蚊燈與電玩遊戲的融合,讓死去的蚊子實現一場關於再生的即刻預言。至於他另一件〈Sandbox〉,將以即時介入觀眾手機的作法,傳送生命中決定性的一則訊息,以現在為最初,從此人生開始改變。 而鄺鎮禧將展出以機械式體重計結合橡膠斜坡道所打造的〈反饋(逐步〉,以及透過一整排具殘膠落地窗所呈現空間互文的〈虛構挪移〉,而魏柏任的〈敗口〉也將現身展場。

鄭先喻〈生命的來來去去2.0〉 圖/誠品畫廊提供 
鄭先喻〈生命的來來去去2.0〉 圖/誠品畫廊提供 

鄭先喻〈sandbox〉。 圖/誠品畫廊提供 
鄭先喻〈sandbox〉。 圖/誠品畫廊提供 

鄺鎮禧〈反饋(逐步〉。 圖/TKG+提供 
鄺鎮禧〈反饋(逐步〉。 圖/TKG+提供 

鄺鎮禧〈虛構挪移〉。 圖/TKG+提供 
鄺鎮禧〈虛構挪移〉。 圖/TKG+提供 

魏柏任〈敗口〉。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魏柏任〈敗口〉。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如果說,散步這個動作讓我們能夠感知空間裡的時間,與辨認意識的邊界,透過展覽「一百坪的散步練習」讓大眾藉由展覽試著進入與調和個體無法被社會系統緩解的情緒,並展開關於觀看系統尺度、人類⾝體、社會環境和意識邊界種種⾯向的討論。

魏柏任〈敗口〉。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魏柏任〈敗口〉。 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 Measured in feet

展期|2023年6月2日-7月30日

地點|鳳甲美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展覽相關活動|https://fb.me/e/TIEW2CMg

最新文章

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春季拍賣,薈萃東西方藝術大師傑作!精選亮點拍品於5月3及...

富藝斯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登場!集喬治·康多等近百件現當代藝術亮相

2025/04/30
法裔美籍藝術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將於5月7日在TAO AR...

安娜・卡卡台灣首展《Pipe Dream》5月TAO ART登場!以畫作穿越感官幻境

2025/04/29
紀錄片《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圖|BBC Studios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5/11上線!感受韓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2025/04/28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