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空境」李光裕 x 許雨仁展覽登場!呈現當代水墨與鏤空雕塑之虛實對話

2023-06-17 19:18 陳宜慧

台灣藝術家許雨仁和李光裕的首次雙個展「空境」於6月17日至7月30日在采泥藝術登場。此次展覽以「虛空中的夢境花園」為主題,精選兩位藝術家創作中與植物花草相關之作品,不只充份展現當代水墨和鏤空雕塑相互輝映之美,更透過創作裡虛實與共的寫照,投射出彼此歷經半個世紀人生浮載下,不同生命經驗的起伏與心境變化。

由台灣藝術家許雨仁與李光裕聯手推出的首次雙個展「空境」,於6月17日至7月30日...
由台灣藝術家許雨仁與李光裕聯手推出的首次雙個展「空境」,於6月17日至7月30日在采泥藝術登場。 圖/采泥藝術提供

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下的虛實穿梭

1951年出生於台灣,1975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的許雨仁,擅以幾何造型組成水墨的基本構圖,透過極簡卻粗獷有力的視感,開創當代水墨獨有的嶄新思維;而1954年出生台灣,同為國立藝專畢業,後負笈西班牙深造的李光裕,長年以「鏤空」標誌性技法聞名,不只打開雕塑原先封閉的結構,同時亦藉由抽象、解構、穿透、鏤空等表現方式形成獨特的「東方空境」。

展場一隅。 圖/采泥藝術提供
展場一隅。 圖/采泥藝術提供

左為李光裕作品〈花供〉,右為許雨仁作品〈彩墨系列之六十八〉。 圖/采泥藝術提供
左為李光裕作品〈花供〉,右為許雨仁作品〈彩墨系列之六十八〉。 圖/采泥藝術提供

在此次「空境」展覽中,許雨仁展示了早期「彩筆系列」如〈彩筆系列之十七〉等,以花卉作為生命或自我象徵的圖像,也透過「彩墨系列」如〈彩墨系列之五十五〉的呈現,讓人一睹藝術家如何將「粗筆系列」裡的粗獷筆觸,再融以更為細膩的墨韻,呈現迷人的東方根性。

左起依序為許雨仁〈彩筆系列之十七〉、〈粗筆系列之五十七〉,與〈彩墨系列之四十二〉...
左起依序為許雨仁〈彩筆系列之十七〉、〈粗筆系列之五十七〉,與〈彩墨系列之四十二〉。 圖/采泥藝術提供

同時,為了呼應許雨仁當代水墨的詩意氛圍,此次李光裕所展出的作品如〈福棲〉則是將一般水墨畫中常見的山水元素化為立體雕塑,並以近似屏風或掛軸的造型,體現平面之外的空間感;而作品〈松瓶〉則藉由一屋有花的鏤空意象,突顯其以火烤噴槍將色彩燒入銅材之中的純熟技法,亦體現線條與塊面之間獨有的美感語彙。

李光裕作品〈秘境 〉。 圖/采泥藝術提供
李光裕作品〈秘境 〉。 圖/采泥藝術提供

空境,照見有與無之間的邊際

長期投入藝術策展的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吳超然表示,「許雨仁和李光裕這兩位國立藝專的同學,各自經歷過半個世紀的人生浮載,終於同台演出。『空境』,對他們兩位歷盡風霜的創作者而言,其實不是『空虛』,而是他們擁有一種特別的能量,能自在的穿梭在『飽滿』與『虛空』之間。」

左為許雨仁〈彩墨系列之六十三〉,右為〈彩墨系列之五十四〉。 圖/采泥藝術提供
左為許雨仁〈彩墨系列之六十三〉,右為〈彩墨系列之五十四〉。 圖/采泥藝術提供

左為李光裕作品〈天瓶〉,右為〈福棲〉。 圖/Chris Chen術提供
左為李光裕作品〈天瓶〉,右為〈福棲〉。 圖/Chris Chen術提供

特別是吳超然在三月拜訪許雨仁工作室時,曾看到藝術家正在將自製炭筆創作實驗於一批廢棄的宣紙及壓克力片上,充份展現藝術家骨子裡所認定「萬物都會毀滅」之本質。不過,相較許雨仁在圓山頂工作室的廢墟美學,吳超然走訪李光裕位於汐止山上所建構的花園時,不只驚嘆這座近似19世紀歐洲植物園的幽雅,也意外發現到李光裕近期作品,出現了較多具象如花卉與昆蟲的圖像,同時也嘗試將色彩融入作品之中。此外李光裕這次展出的作品,相較過往的人物造型或佛像頭部系列等,更能突顯出一種輕盈與穿透的美感。

因此藉由此展,不只能看見兩位藝術家彼此相互映照的東方底蘊,同時也能感受到兩人如何將各自不同的生命歷程,轉譯成創作裡虛實與共間的微妙詩意。

左為李光裕作品〈松瓶〉,右為許雨仁〈彩墨系列之五十六〉。 圖/采泥藝術提供
左為李光裕作品〈松瓶〉,右為許雨仁〈彩墨系列之五十六〉。 圖/采泥藝術提供

「空境」許雨仁 x 李光裕展覽

日期:2023年6月17日至7月30日

時間:10:30~19:00(週一公休)

地點:采泥藝術

最新文章

國漫館東側園區夜間點亮示意圖。 圖/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提供

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臺中刑務所!東側園區率先迎12月金漫獎大展

2023/11/29
202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第四季駐村計畫聯展「我們與自然之間」邀集來自世界各地六位...

「我們與自然之間」2023寶藏巖駐村聯展12/2登場!六位國外藝術家以創作貼近土地

2023/11/28
麥可.基根-多藍✕舞蹈之家 《界》。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Ros Kava...

「2024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集14國團隊、藝術家之作呈現劇場多重宇宙

2023/11/28
勸世三姊妹把「牽亡」橋段搬到火球祭舞台。 圖/躍演提供、攝影:林育全

《勸世三姊妹》登火球祭!原聲帶募資計劃倒數中、2024北中南巡演搶先預告

2023/11/27
位於中央草溝區與棚架,在彩霞映天時的草溝區帶來戲劇性張力,其向斜的棚架型態,則與...

2023桃園文博「超有種」五大亮點搶先看!新地標中原文創園區首開放

2023/11/24
2023 Camping Asia開幕式學員合影。圖/臺北藝術表演中心提供

2023 Camping Asia 11/20展開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院

2023/11/24
袁廣鳴,《日常戰爭》,同展名新作。 圖/ 袁廣鳴提供

2024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日常戰爭」展名公佈!袁廣鳴以藝術揭開超現實預言

2023/11/23
第二期《+1+1+1》封面及部分內頁由知名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 圖/平凡製作...

嘉義《+1+1+1》第二期亮相!攝影師濱田英明操刀封面、匯集「博覽小城的日常百科」

2023/11/22
展覽以沉浸式影像、生態箱裝置和多重敘事的手法,呈現藝術家們對生態發展史及未來樣貌...

「串流群落:溫室中的溫室」國美館展出!陳普:可被描述的事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生態系

2023/11/22
《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photo by Stephane ...

《我是紅》2023 Camping Asia開幕秀!肯亞萬吉魯卡穆尤挑戰主流審美

2023/11/22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 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北美館展出!集58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我們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2023/11/19
島作市集。圖|島知讀提供

台中島知讀市集11/18登場!40+獨立書店、工藝攤位帶大家走進書的多元宇宙

2023/11/17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弱書道」作品展場照。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弱書道」雙展11/16登場!從古典底蘊探索當代新可能

2023/11/15
新加坡藝博會(ART SG)強勢回歸!將於2024 年 1 月 19 至 21 ...

2024新加坡藝博會1月登場!三大主展區亮點搶先看

2023/11/14
「光跡」展演的起承轉合中,透過黑白光影的交織和擾動、交疊、碰撞的燈光手法,象徵以...

2023南村有光11/13光跡開展!黑川互動以光與能量點亮四四南村

2023/11/14
左為泰國藝術家Gongkan作品《Freedom》,右為比利時藝術家Lauren...

一睹富藝斯香港「New Now及設計」拍賣亮點之作探索藝術新星

2023/11/13
美食家及美學家陳泰銘之顯赫窖藏即將於蘇富比上拍。圖/蘇富比提供

陳泰銘珍藏本月將登蘇富比 史上價值最高葡萄酒窖藏

2023/11/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