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境」李光裕 x 許雨仁展覽登場!呈現當代水墨與鏤空雕塑之虛實對話
台灣藝術家許雨仁和李光裕的首次雙個展「空境」於6月17日至7月30日在采泥藝術登場。此次展覽以「虛空中的夢境花園」為主題,精選兩位藝術家創作中與植物花草相關之作品,不只充份展現當代水墨和鏤空雕塑相互輝映之美,更透過創作裡虛實與共的寫照,投射出彼此歷經半個世紀人生浮載下,不同生命經驗的起伏與心境變化。
兩種藝術表現形式下的虛實穿梭
1951年出生於台灣,1975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的許雨仁,擅以幾何造型組成水墨的基本構圖,透過極簡卻粗獷有力的視感,開創當代水墨獨有的嶄新思維;而1954年出生台灣,同為國立藝專畢業,後負笈西班牙深造的李光裕,長年以「鏤空」標誌性技法聞名,不只打開雕塑原先封閉的結構,同時亦藉由抽象、解構、穿透、鏤空等表現方式形成獨特的「東方空境」。
在此次「空境」展覽中,許雨仁展示了早期「彩筆系列」如〈彩筆系列之十七〉等,以花卉作為生命或自我象徵的圖像,也透過「彩墨系列」如〈彩墨系列之五十五〉的呈現,讓人一睹藝術家如何將「粗筆系列」裡的粗獷筆觸,再融以更為細膩的墨韻,呈現迷人的東方根性。
同時,為了呼應許雨仁當代水墨的詩意氛圍,此次李光裕所展出的作品如〈福棲〉則是將一般水墨畫中常見的山水元素化為立體雕塑,並以近似屏風或掛軸的造型,體現平面之外的空間感;而作品〈松瓶〉則藉由一屋有花的鏤空意象,突顯其以火烤噴槍將色彩燒入銅材之中的純熟技法,亦體現線條與塊面之間獨有的美感語彙。
空境,照見有與無之間的邊際
長期投入藝術策展的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吳超然表示,「許雨仁和李光裕這兩位國立藝專的同學,各自經歷過半個世紀的人生浮載,終於同台演出。『空境』,對他們兩位歷盡風霜的創作者而言,其實不是『空虛』,而是他們擁有一種特別的能量,能自在的穿梭在『飽滿』與『虛空』之間。」
特別是吳超然在三月拜訪許雨仁工作室時,曾看到藝術家正在將自製炭筆創作實驗於一批廢棄的宣紙及壓克力片上,充份展現藝術家骨子裡所認定「萬物都會毀滅」之本質。不過,相較許雨仁在圓山頂工作室的廢墟美學,吳超然走訪李光裕位於汐止山上所建構的花園時,不只驚嘆這座近似19世紀歐洲植物園的幽雅,也意外發現到李光裕近期作品,出現了較多具象如花卉與昆蟲的圖像,同時也嘗試將色彩融入作品之中。此外李光裕這次展出的作品,相較過往的人物造型或佛像頭部系列等,更能突顯出一種輕盈與穿透的美感。
因此藉由此展,不只能看見兩位藝術家彼此相互映照的東方底蘊,同時也能感受到兩人如何將各自不同的生命歷程,轉譯成創作裡虛實與共間的微妙詩意。
「空境」許雨仁 x 李光裕展覽日期:2023年6月17日至7月30日
時間:10:30~19:00(週一公休)
地點:采泥藝術
2023展覽
最新文章
-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